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艾 《时代经贸》2007,(4X):5-6,8
2007年3月14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规定,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法定税率由33%降低了8个百分点。外资实际税率要从15%变成25%,内资要从33%下降到25%。大多数的声音是,这项政策对外资企业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国民待遇,对内资企业则是一种重要的激励。这将会使市场竞争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税改政策出台的背景、影响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并归纳整理了该政策出台后理论界、业界的不同观点,为新税制的发展提供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一、现行涉外税收优惠制度  我国现行新税制统一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流转税,但在所得税方面仍然分别适用两套税法,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象仍然存在。  1、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优惠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3%,如果企业年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则享受18%的税率,所得额在3—10万元之间则享受27%的税率。也就是说税法只照顾经营规模小的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虽然基本税率也为33%,但外商投资企业可按区域或企业性质不同分别享受15%、24%和10%的低税率。因此,从实际税率看,内资企业要比…  相似文献   

3.
林绍绾 《当代经济》2009,(19):26-27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最大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一个过渡",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并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33%、24%和15%统一确定为25%,统一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相似文献   

4.
税率为什么定为2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企业所得税税率被确定为25%,该税率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此次企业所得税税率之所以被确定为25%,主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1.税率的制定要考虑各类企业对税负的承受能力。为了能使外资企业在此次企业所得税改革中受到的影响减至最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除了将税率确定为25%之外,还规定了对新法实施前享受低税率的特定企业采取的过渡期办法。对于外资企业,将在5年内逐步“消化”因企业所得税改革而增加的10个百分点的税收负担。2.税率的制定要本着有利…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经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现行的33%、24%和15%统一确定为25%。二是取消了对生产性外资企业实行的“免二减三”政策,及对出口型外企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三是新《税法》公布前实行15%和24%等低税率的老企业,享受低税率过渡照顾并在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新税率。  相似文献   

6.
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负效应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涉外税收制度上采取了分地区、有重点、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措施。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 ,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的某些负效应已逐渐显现出来。因此 ,分析研究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取向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问题之一 :税收优惠导致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首先从所得税看 :一是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存在差异。目前内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3 % ,对微利企业实行27 %和18 %的税率 ,外资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正在审议并拟将表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一部事关企业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的重要法律。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四个统一标志着“异税”时期行将结束。为了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我国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采取了区别性税收政策,现行税法在实际税率、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等政策上,对外资企业偏松,对内资企业偏紧。对一个…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企业按内资、外资性质不同,在缴纳所得税时适用不同的税法和税率.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县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00—2006年县级企业所得税税率和营业税税率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县级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县级政府在其辖区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营业税税率上都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第二,县级政府在外资企业税率上的空间竞争程度要明显高于它在内资企业税率上的空间竞争程度;第三,县级政府与地级市外邻县之间的空间竞争程度显著高于它与地级市内邻县的空间竞争程度;第四,位于内陆省份的县相对位于沿海省份的县,其对邻县的税收政策更加敏感,说明前者在与邻县的竞争过程中更加注重税收上的竞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初旺  唐秀 《经济论坛》2009,(19):107-110
本文分别从纳税人、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三个方面比较了国际上对非寿险公司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并分析各国税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非寿险公司企业所得税执行的政策,提出完善我国非寿险公司企业所得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毕竟,这部税法的修订会牵动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利益,并将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及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趋势,就企业所得税法对新税率水平的评价、新税率对吸引外资的影响、新税率的宏观调控作用等谈一些看法。以使我国企业所得税工作的进行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2.
内外资税收差异较大,既不公允,也不符合世贸组织惯例.两税合并是大势所趋,合并内容主要包括: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两税合并后的过渡期最长不宜超过5年;对内资企业工资实行据实全额扣除;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对公益性捐赠的比例限制.在过渡期制度安排下,并税对外企影响甚微,两税并轨已是箭在弦上.本文基于公平视角对两税合并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适当减税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偏高。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若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而大部分国家则低于20%。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33%,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税率水平相近,但由于我国企业盈利水平很低,相对而言这一税率也偏高。如果考虑到我国税前扣除项目少和企业经济效益低等因素,更显得我国企业税收负担重。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席卫群 《财经研究》2005,31(5):83-9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动力.为了扩大投资规模,我国政府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动员内资、吸引外资,尤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也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扭曲.为了分析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实际效果,文章根据建立的投资课税模型从宏观角度测算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计算资本实际承担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关键的是得出"资本课税重于劳动课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在研究重庆市外资企业税负变化前,我们先调查一下在现有税法下外资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7,21(3):33-33
2006年,连锁零售业主力企业完成了40多次兼并重组,为2007年零售业大规模的IT系统整合埋下了伏笔。2006年12月24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明确规定: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税率确定为25%。若审议通过,本土零售企业的利润率将显著改善。其在IT建设方面的投资比例也有望提升。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是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这一特殊的制度背景是否会影响企业所得税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本文基于2007年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一外生政策变化,在检验西方企业所得税与劳动力需求关系的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的基础上,就不同控制权的性质是否会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税收敏感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和"就业税盾"增加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需求,但这种税率和"就业税盾"的变化对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要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这表明税收是影响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重要因素,但国有控制权使得这种税收敏感性变弱。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文献,而且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制定具有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资讯     
01广州:12万户小微企业有望减税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额10万元以内扩大到20万元以内,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备受社会关注的新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时内资、外资企业将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中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模式始自15年前。从199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施行,由此形成了被专家称为“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并存的所得税制模式,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