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烁言 《光彩》2014,(10):38-39
正从1999年成立阿里巴巴,到2014年成功上市,马云是阿里的名片也是阿里神话的缔造者美国东部时间9月19日早9时30分,随着纽交所一记清脆钟声,这家证券交易所史上最大IPo正式挂牌交易,同时也标志着阿里巴巴忙活了一年多的赴美上市终于尘埃落定。1999年至2014年,阿里巴巴从杭州湖畔花园  相似文献   

2.
9月,世界目光空前关注中国,聚焦在一个中国企业身上,它的名字叫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市值达到2000多亿美金,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上市公司。马云也借此上位,成为中国新首富。西方甚至有人说马云能够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3.
罗诺 《华商》2014,(9):52-53
任何故事在拥有辉煌结局后,往往都会被包装成传奇。孙正义与马云之间那些有关阿里巴巴的往事,同样如此。2014年5月,阿里巴巴赴美IPO的新闻,搅动着国内电商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两池春水。一边厢,众多市场人士纷纷在其披露的招股书中用“放大镜”深究阿里巴巴上市资产,另一边,更多投资人士在轻拨心中的小算盘,如账房先生般计算多少个富豪将由之诞生。  相似文献   

4.
2014年9月上市的阿里巴巴完成了最大海外上市,而它也是采用VIE模式海外上市。VIE模式存在一定风险,却受到如此大的追捧,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及VIE进行更多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商界》2013,(11):20-20
阿里巴巴:四处碰壁只为IPO 阿里巴巴近日正在为上市忙活,虽然最终上市地点还未确定,但近期密集的信号显示,阿里赴港上市困难重重,考虑到内地上市时间的紧迫1生,美国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最有可能的上市地点。  相似文献   

6.
孙冰 《华商》2013,(11):48-49
阿里巴巴究竟在哪里上市?美国、港交所还是回归A股?这个疑云一直被市场揣摩。而马云并不在乎阿里巴巴究竟在哪里上市,他在乎的是“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阿里巴巴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而能够传承这种”文化”的就是阿里的合伙人。这就意味着,阿里的上市其实质是一场意在捍卫公司管理权的融资游戏。  相似文献   

7.
李志起 《浙商》2008,(9):91-92
3月18日那天,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应该是郁闷的一天。当日,阿里巴巴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财报:2007年营收比2006年增长59%、净利润暴涨340%。优异的成绩加上当日恒指大涨316点的大盘,却换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行隋:当天,阿里巴巴股价下跌22%,以12.2港元收盘,跌破了13.5元的发行价,与阿里巴巴上市当日39.5港元的报收价比较,市值已严重缩水。  相似文献   

8.
正阿里巴巴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于美国东岸时间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之前,曾经尝试申请香港上市,但最终告吹。最主要的原因是包括香港联交所在内的香港监管机构坚持同股同权理念。那到底同股不同权对公司而言存在哪些风险呢?本文旨在梳理以往学术界对同股不同权影响的研究,希望借此推动市场对同股不同权的讨论。一、基本概念平等对待股东,作为保障投资者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相似文献   

9.
彭信之 《商界》2015,(2):82-83
当知识工作者成为组织最大的资产,如何让年底辞职、年初跳槽不再成为"常态"?2014年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成为美国股市史上最大的IPO,一时无人能出其右。但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阿里巴巴"五年陈"的员工群体离职率高达20%~30%。毫无疑问,这类员工的大量流失对任何一个公司的打击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各行业平均离职率高达21.4%,比2012年增长超过4个百分点。日益加剧的员工流动性往往造  相似文献   

10.
方烨  徐岳  胡苏 《华商》2013,(6):22-22
市场对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整体上市的传闻一直不断。最近,有关阿里巴巴将会在香港市场整体上市的消息再度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1.
风青杨 《光彩》2014,(4):6-6
正阿里巴巴向美国提交申请文件可能是为了向香港监管者施压,以便让阿里巴巴获得它期待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一种经典的监管套利行为在经历了与港交所一年的谈判后,16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启动上市事宜。尽管该公司尚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时间和交易所,但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最早可能在三季度实现IPO,或成美国最大的IPO。但这条消息公布后,也被互联网业内的评论人士所质疑:马云真的打算在美国上市吗?赴美上市一直是阿里巴巴IPO的B计划。因为美国不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最佳选择,美国对阿里巴巴的最主要吸引力来自对控制权的保证,美国二级市场的"双股权"制度可以支持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管理层在控制权上占有更多席位。但美国监管较香港更为严格,如果选择美国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13,(5):201-208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对B2B子公司阿里巴巴的私有化,并从集团股东雅虎手中回购其一半股权。根据协议,假如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年前能完成整体上市,阿里巴巴将可再回购雅虎的持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28日,在阿里巴巴2007企业年会上,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业务已经正式启动上市程序”。至此,一向口无遮拦的马大嘴,也开始三缄其口了。  相似文献   

14.
阿里巴巴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于美国东岸时间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阿里巴巴在赴美上市之前,曾经尝试申请香港上市,但最终告吹。最主要的原因是包括香港联交所在内的香港监管机构坚持f司股同权理念。那到底同股不同权对公司而言存在哪些风险呢?本文旨在梳理以往学术界对同股不同权影响的研究,希望借此推动市场对同股不同权的讨论。一、基本概念平等对待股东,作为保障投资者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O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为香港联交所的主板《上市规则》所采用。根据这一原则,赴港上市公司的股东在持有股份相同的情况下,投票权力也应该一致。这就是所谓的“同股同权”概念,也称“一股一票”。  相似文献   

15.
苏旭 《浙商》2007,(17):48-49
阿里巴巴于11月6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前,阿里巴巴首度公开财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巴巴B2B业务2006年总营收为13.6386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19938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净利润将增长近两倍至6.22亿元人民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商》2013,(18):12-12
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内在香港上市已经没有可能,而来自香港的最新消息称,港交所曾同意阿里巴巴以合伙人制度在港上市,前提是阿里巴巴必须接受港交所开出的若干限制条件,但相关建议被马云拒绝,致使阿里巴巴上市进程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17.
1《财富》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9日 封面故事:玛丽莎的真实一刻 正值玛丽莎·梅耶尔任雅虎CEO二年之际,也正当雅虎的最大资产--阿里巴巴准备上市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位前首位谷歌女工程师的身上。  相似文献   

18.
资讯·视角     
《市场周刊》2014,(8):12-12
9月8日,阿里巴巴在纽约启动上市路演,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的众多阿里巴巴高管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进行路演时,探讨了众多话题,吸引了800名投资者参加。  相似文献   

19.
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宣告了一年来的第三次互联网公司上市热潮,也告诉我们: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终究要与代表了真实需求的传统行业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此前公布的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经超过香港富豪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而自2012年4月5日以来,李嘉诚一直是亚洲首富。数据显示,马云的超过一半财富来自他所持的6.3%阿里巴巴股份,这部分股份的价值达到163亿美元。此外,他还持有蚂蚁金融的近一半股份。2014年以来,马云的财富增加了25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后股价大涨。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截止到去年12月12日,马云的财富总额达到286亿美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