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先生经常出国,是去中国银行办理购汇业务的常客。上周公司派他去德国,因此张先生再次来到银行购汇。这次银行购汇可让张先生又喜又忧。踏进银行的大门才想起除了身份证,其他资料都忘记带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柜台人员核实了身份证,并联网核实了一下他的个人年度购汇总额后,就给他办理了。张先生不禁窃喜。然而,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取号时他看了一下牌价是卖出价100欧元=1008.96元人民币,半个多小时后轮到他办理时,牌价却成了100欧元=1009.91元人民币。张先生购买了4000欧元现钞,这样,等待半个多小时后,他白白损失了38元人民币。 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2.
《适用技术市场》2011,(15):78-78
彭国启2001年任嘉鱼县中天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2004年在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进修学习,企业当初注册资本50万元,固定资产40万元。经过几年的打拼发展,现在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员工72人,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利税达15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开发了6个填补省内空白的新产品.1个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10年前,他卖过手机、贩过菜;10年后,他落户田间当起了"农场主";2012年,他地里韭菜卖出了每斤78元的天价,销售额超过800万元。他是谁?又是怎么做到的?韭菜特辑眼光超前卖白菜赚了60万元张庆涛,今年31岁,山东省莱西市人。2002年,因为读书不好,张庆涛辍学了。20岁的他进入一家手机店打工。仅用3个月,就成为公司12个门店销售业绩最高的职员,因业绩良好被调到了旗舰店做主管。2006年,他年薪达到了五十多  相似文献   

4.
<正> 王汉臣下岗后看到市场上猪肉价格看涨,便决定去养猪,大干一番。他拿出多年积蓄的3万元,贷款16万元,又向亲友借了4万元,在农村租了块地盖起猪圈,并买了一百只仔猪养了起来,还雇了三个人帮助饲养。养了十个月,等猪出栏时市场猪肉已经下跌。原来7元多的一斤肉现五元钱还卖不动,只好降价成4元5角一斤销售。卖完猪一算账:买猪仔他花了3万元,饲料  相似文献   

5.
<正>他原是蒙牛的首席财务官,年薪百万元。2009年他辞职,从城市来到"火焰山"。5年时间,他的企业在香港上市,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31亿元。他就是姚同山——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每年花5000万元招待游客"免费游"每年的七八九3个月,姚同山要陆续从全国各地邀请1万多人,来到乌兰布和沙漠旅行,每天有100多人。今天是2016年到来的第一批客人。  相似文献   

6.
2004年。闫全成和30多个河北老乡来北京打工.3年多时间过去了。但是他手头还有41756元欠款一直没有了结,真的成了马拉松。他谈起这几年的经历,钱没拿到,学了不少东西。像什么法律程序.法规等等,几乎成了半个讨薪专家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靠向加盟商卖概念开出第一家店。短短两年时间。一个叫吴佳宾的全国优秀军转干部。将他的“老磨坊”连锁店。从上海开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加盟店达到260多家。年零售总额超过了7000万元。他凭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正>"发现机会,赚钱不累。"这句话在郭起民身上真的灵验了,3000元的本钱,四个月的时间,存折数字变成了47600元,让一辈子都没赚这么多钱的老郭笑得咧开了嘴。这一切,缘于他捕捉商机的敏锐眼光。  相似文献   

9.
亢连发,密云县陈各庄村一个普通泥瓦匠,1983年创业时只有两辆破自行车和100元流动资金,而现在他已成为县内外闻名的百万富翁。 不向困难低头 1983年春天,耐不住贫困的亢连发,想外出寻找一条致富路。于是,他凭自己一手瓦工技术,承接了一处居民楼室内外装修工程。80多人干了5个多月,结果却赔了5400元。工人的工资不能兑现,气得小工到老亢家要拆房砸锅。这是老亢始料不及的。他只好求亲靠友拆借  相似文献   

10.
<正>一、转换营销发力点危局之中强势出击1989年,李志民用3500元起家,建了个山楂加工作坊,做果丹皮生意。2000年,他的企业——怡达食品集团已经年销7千多万元,还涉足了罐头和饮料行业。然而2007年末,很多网点的销售额突然从200多万元降到50万元;4个月内,走了40多位经销商、7个大区经理。原来,2008年起,原材料的价格上  相似文献   

11.
<正> 小张在街上与一个自称北京根雕艺术研究院的老刘相遇。老刘说他刚下车,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想请小张帮助他收树根。每个树根不论大小,给小张手续费2元。小张只需按他开的尺寸收购。为了让小张相信他确实需大量树根,老刘还表示预付1万元货款。小张想:山上树根那么多,只要发动民工上山去挖一天也能挖它个三五十个,自己的手续费就有几十至上百元的收入,而且还不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雄县胡各庄的赵新华,去年看到别人都养猪,自己也买了5只小猪饲养.他家里有现成的3000斤玉米。买回猎料精与自己家的玉米调配成饲料喂养,当时玉米市场价格每公斤0.56元-0.60元。赵的玉米是自己家产品,配合成饲料每公斤也不过0.80元左右。经过三个月的精心饲养,获纯利一千多元,赵喜不自胜,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大干一番,多养几头猪。他又投资2000元盖起了两个猪舍,购进了15只仔猪,但当时猪价暴涨,每公斤7元,每只仔猪比上一次多花100元,赵想今后猪价格也会上涨,赚钱不成问题。但是,市场是无常的。今年七月,玉米价格飞  相似文献   

13.
睿雪 《致富时代》2012,(6):46-47
十几年前,河南周口一个名叫周艳兵的小伙子从老家坐火车到大连独自闯荡。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艳兵在一处居民区的农贸市场里租下一个小摊位,批发来10元每公斤的调料,然后以16元的价格卖出去。因为热情又勤快,小伙子的小摊很受欢迎,他在短短五年多时间里攒下了20多万积蓄。有了这笔积蓄,周艳兵干脆在市场租下两个柜台专门批发散装调料。为了招揽客户,周艳兵在市场里降低价格便宜销售,别人挣一毛,他就挣五分,别人挣五分,他就挣二分。不过,薄利多销的做法为他招来了  相似文献   

14.
<正> 华先生自幼是个书迷,家里小人书(连环画)装了满满几大纸箱。一天,他逛市场,见有一书摊,就驻足观看,突然他一阵惊喜,原来牌子上写着"文革"前出版的(未再版)单册连环画收购价100元以上。一听到他有这么多的"小人书",小贩疑是天上掉下个财神,马上许诺高价收购。仅"文革"前出版的连环画套书《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就开价6500元。他说:"炒  相似文献   

15.
老雷,浙江义乌人,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只能摆地摊糊口。一天他最多赚100元左右,有时收到50元或100元假钞,心痛得他吃不下睡不好。每次有人掏出大钞让他找零,他就心跳加速,摸了再摸,对着亮光照了再照,才收下。尽管十分仔细有时还是收到假钞。他想买个验钞机,但一台验钞机便宜要几百元,贵的几千元,而且要插电,因此作罢了。  相似文献   

16.
钱之苦     
在一般人眼里,他是个富人——钱多的人;但在自己眼里,他是个穷人——为钱所困,为钱受苦。他还不到30岁,去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旅游,在一家豪华宾馆包了一个高标准房间,这个房间曾住过西哈努克,房价一夜600元,加上其他开销,他每天在这里消费1000余元。他还准备继续住下去,直到将前些年挣来的钞票统统花完,然后再找个机会进厂挣工资度日。他,是温州个体户。“钞票多了又有啥大意思呢?我决心让它尽快离我而去。”他斜倚在沙发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中华”,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说。天底下还真有这等任事!“开头两年,我当然也是拼…  相似文献   

17.
<正>多宝鱼,让他1年亏了500多万元,让他3个月卖了500多万元,让他成为当地业内的领军人物。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小标签。果断投入500万元,年轻的老江湖赔得精光因家庭贫困,李盈初中没毕业,就跟随亲戚到天津做服装生意,多年闯荡让他积累下500多万元积蓄。2011年7月,朋友们的几句话让李盈对多宝鱼动了心:一条鱼能卖  相似文献   

18.
i黑马  王方 《创业家》2014,(12):22-23
正谁说夫妻店长不大?王文钢、冯轶夫妇告诉你,他们怎样在慢行业做出一家快公司。i黑马:成立于2011年的优曼家纺,3年把销售额做到了2亿元。这个数字看似不大,其实很珍贵。国内家纺行业有个怪圈,每年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但大企业不多。老大、老二发展二十几年,销售额也仅在20亿元级别,其余多在5000万元以下。优曼家纺走出了魔咒。它的创始人有两位——王文钢、冯轶,他  相似文献   

19.
<正>5年前.他1万元钱起家;5年后。他的易修公司成为笔记本电脑芯片及维修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国内有80多家加盟连锁店.覆盖18个省市。如此传奇,他是谁?成功为何如此轻易让他触摸?三年摸索发现商机小本生意起家李浩第一份工作是安装电脑。月工资300元.身在异乡.这点钱连吃饭都得算计。这日子.他足足过了一年。同样摆弄电脑,老同学徐健月薪3000元——卖笔记本电脑。李浩义无反顾地第一次跳槽.卖了两年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金子成有了20万元的积蓄,他决定着手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对多个行业的了解,金子成认定在这个还不算很发达的城市里,二手钢琴有很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也能够承载他"义利商家"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