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财税政策的促进和扶持。通过考察世界上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不难发现,财税政策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国家的财税政策支持模式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这些国家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这些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本文简介了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深入分析西藏现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有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是有进一步发展满族文化产业的条件和能力的。从运用SWOT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来看,辽宁省发展满族文化产业既存在着优势和劣势,也有机遇和挑战。发展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辽宁省满族文化产业政策,调整满族文化产业结构,制定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增强满族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满族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都市圈空间一体化的趋向日益明晰。都市圈内各城市自然禀赋的相近、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产业集聚性以及消费市场的集中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六大特征和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呈现出市场导向带动政策支持、产业链拉长的新格局。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各城市应制订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资源优化组合、产业集群升级,以提升整个都市圈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深度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价值,整合文化资源,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经济大发展,需要加强文化产业意识,深层次开发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做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做大孙子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业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黄河三角洲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桂西资源富集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再加上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为该区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因此,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发展,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进行关联度的实证分析,从政府主导、人才科技支撑、资源依托、产业融合带动四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合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就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解决措施。即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健全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发掘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是文化资源丰富;劣势是文化企业小与散;泉州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外在挑战是文化资源被共享和文化产业激烈竞争,内在挑战是泉州许多市民逐渐淡忘泉州文化的人文州直;泉州发展文化产业的机会得益于实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和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政府一企业一社会”分工协作,不断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处在起步、探索和培育阶段,总体实力较弱,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政策和区位等优势。随着产业基础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广西农村文化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广西本土的文化消费潜力凸显、来桂旅游人次的高速增长,都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般模式"和"曲江模式"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两种主要模式。前者没有能够充分开发利用陕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后者则是由于前者处于窘境下而进行的一种改革与探索;前者长期运行效果不佳,而后者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却较为明显。在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运用文化产业理念,"曲江模式"将升级换代,不断趋向"理想模式",予以大力推广运用,使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形成陕西历史文化产业遍地开花的局面,从而实现陕西文化产业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陕西是一个文化生态极为多样的省份,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淀,更蕴涵着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发展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目前最要紧的是提升和扩大民俗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抓住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实现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升级。为实现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合理有效的升级,首先应通过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实施品牌发展策略;最后要加大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2.
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机制总体上来说就是工农互动机制。表现为人力、技术、自然资源、环境、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两大产业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促进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机能,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政策是工农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保证,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鼓励农村走内含式城市化道路和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等。通过推动二者相互促进机制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实现陕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斐 《西部金融》2013,(11):37-39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陕西省及国家财政与金融协调配合的各项政策法规,总结全国部分省市财政金融配合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研究财政金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突出积极探索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协调配合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支持作用,促进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机制总体上来说就是工农互动机制。表现为人力、技术、自然资源、环境、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两大产业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促进两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机能,陕西工业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政策是工农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保证,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综合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鼓励农村走内含式城市化道路和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等。通过推动二者相互促进机制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实现陕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不仅地下经济规模较为庞大,而且由此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文章在对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收支差异法对陕西省地下经济规模及由此导致的税收流失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并研究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对陕西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治理陕西省的地下经济税收流失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陕西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抢占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现实意义。针对陕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应实施中心战略、重点战略、特色战略,并采取制定规划、构建市场机制、发展三个支柱产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投资、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作为西部大省的陕西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的。虽然陕西在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但陕西并没有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和学习先进文化,继承秦文化的"大气"风范,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搞好陕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依托关中,利用省会西安的桥头堡地位,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关中城市群,从而带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源税变革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酝酿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改变计税方式、提高税负是资源税改革的必然选择。作为资源大省,资源税是山东省各地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源税变革,将为山东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会对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既是应对资源税变革的有利措施,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9.
陕西祭祀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陕西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但目前开发很不到位。应该通过陕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充分参与,大力宣传营销,努力打造陕西祭祀文化产业的品牌,从而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向"文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化实践成就显著。进一步发展应重视解决人才、特色、规模和文化市场核心竞争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