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嫄  武一 《商场现代化》2006,(11):125-126
物流中心是物流业的载体,建设物流中心的需要投入之大,使其的发展规模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状况。因此,各地区在建设物流中心时应充分考虑区域间物流中心功能的差异性,而对物流中心所处等级的正确划分有助于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本文依据“点-轴”理论,对广东省21地市的物流发展规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物流等级分布是以广州、深圳分别作为全省、物流配送中心和沿海各地市口岸物流信息处理中心的双核心,通过佛山、东莞这两个二级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全省其他地、市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刚琼 《中国市场》2013,(38):20-21
物流产业的发展正逐步趋向于战略学的地位,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又是一个地处四省交界的中心城市,有着重要的物流业发展潜能。本文从襄阳市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优势及目标,再对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进行基本的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金妍 《北方经贸》2009,(12):64-6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物流业也发展的有声有色,而物流中心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商品流通的基本设施,而城市物流中心的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中,要求物流系统服务水平更高;要求物流系统响应更快;要求企业物流提供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4.
马骊 《商场现代化》2006,(34):124-125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西安是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使其成为西部物流中心,与成都等市构成西部物流圈,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决定作用。一、西安发展物流的基础条件1.区位条件优越从全国来看,西安位于我国腹地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李树鑫 《北方经贸》2014,(11):91-92
作为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如何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建设,加快郑州机场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推动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将是下一阶段全省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焕青 《市场论坛》2008,(11):28-30
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区域性轴心。重庆要大力发展中央商务区,加强地区合作建设西部最大物流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7.
于淑娟  石静 《中国市场》2008,(28):81-83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流通效率高低,资源配置的优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是我国经济的中心和骨干,而物流对城市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物流的迅速发展将大大地提高城市在该地区的物流中心、经济中心地位。本文针对当前张家口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抓住城市发展的历史机遇,及时发展张家口现代物流业的观点,对发展城市物流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8.
物流中心绩效管理中信息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流中心作为物流业的平台,对物流企业增加利润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物流中心进行绩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成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此论述了信息系统对物流中心的绩效管理所起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和创造规模效益,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烟台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烟台物流业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阐述了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对烟台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业的需求与规模在现在与未来几年的发展是构成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其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南昌市作为江西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随着工业企业、商品市场、制造业、农产品、外贸等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必然成为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1.
李义 《市场周刊》2005,(32):9-9
近日,陕西省政府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抓紧制定全省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整合物流存量资源,引进培植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省政府将成立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协调物流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即将出台加快发展陕西现代物流业的意见,对物流业用地、税收、资金、信贷等相关政策,及规范物流企业前置性审批,简化货物通关程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等,做出相应规定,营造有利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能力与带动效应,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三五"以来,第八师石河子市(以下简称"师市")经济由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工业经济加速转变,工农业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但是因师市物流业起步较晚,目前师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物流业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物流瓶颈显著。近年来师市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把石河子建设成为北疆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2013年师市制定并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意见》,并且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发展师市出台了《石河子市发展服务业优惠政策(试行)》等政策,并明确指出师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为推进物流企业重组和物流园区集约化建设,要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现代联动物流园,努力打造国家级重点物流园区。"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深入地对师市物流业发展进行研究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学琴 《商业研究》2006,(21):180-18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物流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高起点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但是,我国物流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在规划建设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似虎 《商业研究》2003,(18):156-158
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已逐步形成,而中小城市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的重点。针对中小城市物流的发展建设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因为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建设发展对于我国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针对中小城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物流产业是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巨大引擎,物流中心城市的打造是驱动物流业有效科学运作和活跃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文章研究表明,南阳市当前具有构建物流中心的良好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和优越区位条件,但在分析其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也指出其存在的不少不足和劣势,同时提出其发展对策,即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学规划与整合物流资源、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加强物流企业管理创新与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集约化程度、创造规模效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南通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南通物流业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阐述了区域物流中心对南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与金陵船厂只有一墙之隔的幕燕金属物流中心,靠收购停产的南京船舶修造厂起家,经过4年多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专业金属物流企业如今的南京幕燕金属物流中心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拥有10条5000吨钢材专用船舶、日吞吐量2万吨码头、年加工钢材140万吨生产能力、全省首座钢铁交易数码港综合大楼……借助该中心被列入南京市现代服务业十大重点项目的东风,中心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中心将启动新一轮扩容改造计划,总投资87亿元的11个子项目完成后,这里年钢材在线和现货交易量将达到1000万吨,年交易额5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贸易集散地之一,成为区域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管理和技术最领先的现代金属物流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物流中心建设影响因子及各项指标对比,研究石家庄物流业在全国的地位及作用,透视石家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限制因素并探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的物流业主要集中在宝山区和浦东区,这里也是重卡销售企业的必争之地,随着政府对区域功能的调整和对浦东区物流行业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物流中心逐渐由宝山向浦东转移。可以说,看未来上海物流业的发展就要先看浦东的发展;看上海重卡销售企业的发展也要从浦东着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长三角物流中心布局的现状着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和若干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空间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严重、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增长的状态。提出从战略的高度对长三角多物流中心整合的构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