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乘以任何数等于零",这个小学课本里的乘法原理,如今已经被演绎成一则"健康数论":如果身体是"1",后面挂的"0"就越多越好;如果身体是"0",那么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税能否化解土地利益分割的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淮 《财经科学》2005,(1):159-163
本文认为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立足点不是刺激"房地产泡沫",而是长远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因为征收房地产税的目的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抑制腐败"、"打击投机"和"平抑房价",过分夸大房地产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因此,虽然征收房地产税的意义重大,但用于短期调控是不妥的,只有完善经济制度建设,才能切实化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益分割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因素,如人机操作、使用物的功能与结构、形态的人文特征等等,都反映了人-物、物-人交流的途径与方式.而设计的核心是"人".以前的人机界面是研究人-机矛盾,适用于物、理分析而缺乏创新分析,相对研究人-物-环境-信息关系的"设计艺术"则显得较为片面.所以探讨设计界面,即人-物、物-人界面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陈莉 《资本市场》2007,(9):118-119
有句话被重复了无数遍:"个人的身体健康是1,而财富、感情、事业,都是这1后面的0,只有依附于这个1,0的存在才会有意义。"事业、投资、理财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健康,健康也需要我们自觉地、一步一步地积累。如果可以把这种积累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健康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商业化模式下也要重视价值 娱乐界有相当一批人,出发点是为了名利,当然名利也不错,但质量是根本呀!戏好,老百姓喜欢,才有长远的名利.大家现在都搞快餐,都觉得"花无百日红",抓住当前的机会,走哪算哪,抓住今天的钱再想明天的事.钱现在成为了惟一标准.有收视率、票房,赚到了钱,就成功了.综观我们现在的文化现象,不管什么艺术、什么行当,都在高喊着"金钱万岁"、"向钱冲",我们还要不要留一席之地,给真正的本土文化留点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在我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说驳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宋代经济史的学者常说宋人曾说过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其实,说宋代"田制不立"者,是<宋史>的作者脱脱等人,不是宋人.宋元时人论"田制",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专指"井田制",这种意义的"田制",不独宋代没有,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也都没有."田制"的另一种涵义是指各种土地政策、土地法规,这种意义上的"田制",不仅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有,宋代也有.宋人王应麟等的意见就是如此.宋人王钰只是说宋初"置转运使于逐路,专一飞挽刍粮,饷军为职,不务科敛,不抑兼并",而不是说整个宋朝政府机构都"不抑兼并".实际上,抑制兼并的传统思想仍是宋代政坛的主流思想;宋代政府还是实行抑制兼并政策的.宋代抑制土地兼并之力度与效果皆不及此前的北朝隋唐.但不能因此就说宋代的基本国策是不抑兼并,甚或说宋代实行促进土地兼并政策.如果不是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宋代土地兼并的势头必将更猛.  相似文献   

8.
论诚实信用原则的税法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现代民法的"帝王条款",而在公法上特别是税法上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却不相同.诚实信用原则有必要适用于税法,对税法的适用起到评价、补充与解释、降低成本的作用.诚实信用原则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必要补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信赖利益.由于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这决定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可适用性.在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值得保护的情况下,诚实信用原则可对税务机关适用.而税收法律关系中只存在纳税人对征税人一一政府的信赖,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不能对纳税义务人适用.  相似文献   

9.
吕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02-203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是在立足中国当代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而提出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新形势.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人为本".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和精神需求,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人力资本理性配置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低人力资本者和高人力资本者都可能成为价值侵蚀者.只有个体将知识和人力次本更多地配置到价值创造的生产性领域时,才能在降低增长成本而实现个人财富"理性增长"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增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掠夺性激励制度"激发了人的"掠夺性侵蚀行为",如何纠正激励性制度偏差,降低价值侵蚀行为效率是实现成本节约基础上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但何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体来说,就是指生化武器与核武器.对于核武器,大多数人都是"谈核色变",究其原因,恐怕是如出一辙,那就是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谁拥有先进的武器谁就可以挺起腰杆说话,而核武器正是先进武器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丁德秋是个不甘落后的人,无论是干会计还是做主管,她的敬业和成绩都备受好评.当她跨进45岁的门槛时,单位改制,她离开了热爱的岗位.而这次离开,反而让一直都有创业念头的丁德秋"如鱼得水",她选择了一个并不为大家所了解的却又非常古老的产业--为产妇熬制催母乳的月子汤.她坚信,只要是热爱的行业,通过不断学习和执著的努力,哪里都可以是施展才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在近20年内,我曾四赴厦门. 厦门,曾是内战时期的前线;现在,它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四次到这里虽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但所见的人和事以及厦门金门的"两门"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升华,所谓"落叶知秋",仍感到海峡两岸关系的主流向良性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和商朝的发祥地.王亥曾在此进行商贸活动,被尊为"华商祖先",商汤在此创建了商王朝,故有"华商之都"之称.同时,商丘也是火的发源地,有"火都"之称.在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背景下.利用"商、火"文化来打造商丘"商都"和"火都"旅游品牌有丰厚的资源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搭建过程中,如何摆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直到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上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或分级监管",这种体制低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中央和地方两端都不匹配.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一方面坚持了"国家统一所有",一方面从原来的"分级管理"深化到"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向最终解决出资人到位迈进一步.但是中央保留的对地方的指导、监督权力如何行使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最终应该是建立起"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投资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投资环境的视野也逐渐展宽,不仅重视硬环境,也更承视软环境.在软环境研究中,经济结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等,都在探索改革和完善的措施.而软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办好"三资"企业应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三资"企业同其它任何企业一样,是靠人来治理的,每个企业不论大小,总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劳动,从事经营管理.他们在工作中,在相互分工配合上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常常表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新的道德理念与之相适应,才能避免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错位.而把握并正确认识"经济"与"道德"的辨证关系,其切入点是做到"三个协同",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其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与内涵 1.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一部人类思想史就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探索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念,西方古代历史上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生活",乃至现代马斯洛的人的欲望需求层次理论等,都是人类贤哲对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及理想社会美好生活境界的构思和憧憬.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主体)、关系(客体)和实践(中介)."关系"是社会存在的"本体",但"实践"居于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是辩证决定、区间决定、"半决定"的"弱决定"关系,二者之间的运动具有相对自主性;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包括归根结底地决定、直接决定和有中介地决定等多种路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决定性的反作用"是以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的,在旧的生产关系解体和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之间存在"生产力的临界点".正确认识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必须自觉地批判机械决定论、因素论、多元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