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次出差路上,我的一个属下突发急性肠炎.我带他到医院去的时候,属下跟那个医生说:"大夫,你看是不是要吊盐水?"没想到那个医生的回答很轻松:"想吊盐水还不容易吗?"结果我那个属下就去吊盐水.你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那个属下到药房去领药的时候,领的是个篮子,里面装了十二瓶盐水,属下又回去问那个医生说:"大夫,要吊这么多盐水吗?"那个医生说:"你不是喜欢吊盐水吗?"  相似文献   

2.
我小时候是在店里"泡"大的,我出生那年,1987年,父母就在做音像店的生意.我小时候就在那个店里边待着. 那个时候的店都挺小的,可能就二三十平米.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时候所有卡带店都在门口立两个大音箱,也不知道算不算扰民,反正即使你离很远,也能听到它放的各种最流行的歌,最开始是周华健的、小虎队的,后来又是什么九月九啊.  相似文献   

3.
又回西藏     
从小我就喜欢西藏.说不清为什么,是因为它神秘?还是因为它美丽? 我曾无数次想象自己在西藏独行的样子,肯定特别巾帼.可当我真正站在布达拉宫面前,我居然哭了.  相似文献   

4.
又回西藏     
韩叙 《经济月刊》2009,(4):114-117
从小我就喜欢西藏。说不清为什么,是因为它神秘?还是因为它美丽? 我曾无数次想象自已在西藏独行的样子,肯定特别巾帼。可当我真正站在布达拉宫面前,我居然哭了。  相似文献   

5.
无上至宝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多年前就听闻过这样的说法:到西藏而没有参观布达拉宫,等于没有到西藏;到拉萨而不去朝拜大昭寺觉卧佛像,等于没有到拉萨朝圣。  相似文献   

6.
虽然离开西藏已经六、七年了,但那戴在头顶的晴空、披在肩上的云彩、缀在胸膛的海子,还有那些朴实的人们,一直令何建军难以忘怀。"这就是留在我身上抹不去的西藏烙印吧。"何建军说道。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工作的这家外企公司派我去欧洲总部开会,我是会上公司代表中唯一的中国人。 因这家公司是个跨国大公司,前来开会的代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大家往会议桌前一坐,颇有点像个联合国会议。白天,大家用英语研讨着公司的业务问题,晚上下了班,便自动分化成各自的小团体去消磨时间。几个欧洲人自然扎成一堆儿,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也扎成一堆儿。这个会上的亚洲人只有三个,除我之外,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泰国人。那位泰国小伙子约了我之后便去约那个日本人,没想到那个日本爱答不理,径直走到一个法国人面前,没话找话地搭讪,还抢着帮人拎包。我看得出,那个法国人相当的傲慢,根本不想和这个日本人为伍,只是那个日本人压根儿不管那一套,一个劲儿地「套瓷」,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8.
唏嘘一声     
正有些心情不敢触碰,恐惧那种感觉:心头紧缩一下,然后万般惆怅。好比说去昆明,那样的蓝天白云,大理的洱海跳荡着碎碎的阳光。我家乡我幼时也有蓝天白云,有大河,大河上泛着碎金。它们都去哪里了呢?读《西藏王统记》,西藏,那样神奇的一方土地,阔大寥落、大开大阖的自然景观,天象恢宏,星辰于世界屋脊的山巅缓慢运转。藏王安达·赤热巴坚崇佛,王律严苛,境域属民皆守十  相似文献   

9.
史玉柱 《商周刊》2011,(2):29-29
未来的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我觉得需要两个:第一是他个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话你应该去打工,不一定去做一个创业者;第二,他要很勤奋能吃苦。这两个加起来,我觉得他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到深圳是1988年,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最高的大楼就是国贸大厦,香蜜湖算是很遥远的地方,更不要说蛇口了,简直觉得和深圳属于两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广东话的香港电视台,可以去中英街,感受狭小的马路对面的香港,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舶来品.最重要的,这单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生意人,谁都显得很有把握地在做着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生意.虽然来自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深圳,这个夜晚总是显得特别热闹的城市,让我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1.
特别待遇     
蔡天成 《经济》2006,(1):12-12
我去看望在乡下工作的好友。下了火车换汽车,到好友家还有几十里。 我来到汽车站。好像看出我是外地人.售票员很热情地招呼我上车。看得出.这里就像我家乡一样.县城和乡镇间的公共运输都承包给了个人。看着售票员阳光一样的笑脸.我很高兴地上了车。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改革》2014,(10):79-79
日前,一个微友把我当成了恋爱专家,询问我爱情到底是什么?是该嫁给一个爱她的人,还是该嫁给一个她爱的人?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很久前看过的一则相似的禅语。我对她说:如果心贪,就嫁给那个爱你的人;如果心纯,就嫁给另一个你爱的人。她惊讶地问,这个有区别吗?我告诉她,区别大了去了,陷入三角恋的人往往会陷入这种悖论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3.
李彬  巴山 《经济纵横》2004,(3):36-37
我是个职校生,父母都是没权没势的下岗工人。我在电脑操作上颇有一套,不过在重庆秀山老家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里,高科技的玩艺儿派不上什么用场。我1996年毕业后见上班无望,便带着家里仅有的5000元钱去了深圳。有位问乡在梅林打工,最初我就住在那里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个中专生求职,艰难和冷遇不用说也谁都明白。经过许多周折,我  相似文献   

14.
八卦英伦     
颜夏 《经济》2007,(6):123-123
"五一"访友,去了一趟英国.去英国那个地方颇有些好处,其一是,如果申请英国签证成功,以后去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就相对好签一些.因为英国签证难度大,生活费用高,又是恐怖主义分子心仪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我爸爸妈妈在我4岁的时候就去南京打工了,他们走的时候,我哭得很伤心,可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无助而留下来。”江苏省海门市三河镇新沙村9组的祁思颖说,“今年我已经12岁了,可以为你们分担了,爸爸妈妈,你们赶快回来吧。”  相似文献   

16.
陈晓萍 《经济纵横》2009,(11):20-21
<正>到北京出差多次,路过天安门时,看到那个像大鸡蛋的半圆形建筑,一直都很好奇地想进去体验一番。今年暑假总算找到了机会,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女儿决定去听一场音乐会,领略一下在世界上最时尚、最富特色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听音乐的滋味。为了保证能够听成音乐会,我提前几天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正好周末有一场纪念门德尔松200周年的专场音乐会,其中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是女儿的最爱,于是想在网上订票,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订票  相似文献   

17.
周阳 《经济》2006,(10):92-93
倒不是因为EMBA太多了,所以才有人沦落去烤红薯,而是只想烤烤红薯的那个人根本就不需要EMBA[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2009,(6):72-73
话题背景:这是一家小公司,30多人,成立不久,我担任人事经理。面试我的行政经理很年轻,根本没有面试经验,问的问题我就不说了,给我录用通知后叫我千万别迟到,结果我去了大门紧闭,等了20多分钟,她才到。这位经理首先是给我上了人际关系课,  相似文献   

19.
走过街边,有女人迎面搭讪。以为是问路,随口就来了一句"去哪里?"对方答:"随你便,大哥,50块钱,很便宜的。"我顿时无言,紧走几步离开。继续走着,心里却想,自己似乎很无耻,明明没有什么想法,却张口就给了人家一个容易产生歧义的信号;同时觉得很失落,我怎么在站街女眼里就变得像个嫖客?大约20年前,《中国旅游报》在海南岛召开记者会议。晚上无事,伙计们结伴上街去站街女最多的街区试探。一行人拉开距离走过,看谁会被拦住搭讪。前面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受到热情的招呼,走在后面的我却始终无人问津。眼看就要转过另一个街区,做记者的我不服气地停下来和站街女主动交谈。谁知刚一搭话,对方即刻告饶:大哥,别逗了,就算你不是便衣,也绝不是生意,咱别耽误时间好吗?  相似文献   

20.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民生,就是关注民族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我爸爸妈妈在我4岁的时候就去南京打工了,他们走的时候,我哭得很伤心,可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无助而留下来。江苏省海门市三河镇新沙村9组的祁思颖说,今年我已经12岁了,可以为你们分担了,爸爸妈妈,你们赶快回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