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3月18日,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无疑给寿险保单的销售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潜在消费者会因为存款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对寿险保单的购买,而在契约期内的寿险保单持有人也纷纷兴起退保转而将资金投向高涨的股票市场的念头,使得来自债券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竞争也分流了部分本可能流向寿险业的资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大众标准化》2014,(4):24-24
正每年年初是一年一度保单年检的时候。有些保险营销人员借机促销,打着"保单升级"、"保单年检"等幌子怂恿保险客户再投保甚至退保后另买新保单,不少消费者因此吃亏。近日,北京保监局特别提醒,切勿轻信"保单升级"和"保单年检"服务。张先生最近就遭遇了这样的不快。据了解,张先生数年前买了几份某寿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近日他接到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的电话,称"以  相似文献   

3.
1992年,美国友邦将寿险营销引入中国大陆、迄今已经14个年头了。这14年中,寿险营销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寿险行业的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大陆寿险业最主要的销售方式之,更是寿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赢利方式,也因此它对保险行业乃至老百姓的保险意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寿险营销人员,我们每天都在和客户打交道,在和客户的接触过程中,首先把自已推销出去,销售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客户接受你,使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呢?  相似文献   

5.
寿险个人营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寿险业经营模式尤其是销售方式的变化和革新:银行保险异军突起:电话营销、网络销售、门店保险等纷纷登场亮相,在不断创新的销售模式中,寿险的个人营销是否还能辉煌依旧成为从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对寿险营销员看法不佳。除了社会上对寿险营销员的偏见之外,根本原因是许多营销员本身素质较低、展业方式单一,一味地采取死缠乱打,强行推销的方法,所签保单多数是人情单、热情单,没有真正地把寿险理念传递给客户,加之不注重售后服务,签单时紧追不舍,签单后不见踪影,因此引起了客户的反感。如此做法,不但影响了营销员的形象,而且营销队伍中很多人有自悲感,把展业当成压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那就是把寿险行销艺术化,让展业过程充满色彩,使营销本身变成快乐营销,让客户轻松接受寿险理念,愉快地签单。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6,(4):84-84
及时送保单给你的客户 保单是保险契约的凭证。就整个寿险推销过程而言,只有在客户签收了保单回执以后,推销才告段落。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业务员,你一定要知道,签约保单并不意味着推销终结,而是真正意义上“服务”的开始,也是“销售过程的延伸”。就客户的购买心理而言,也只有在客户拿到保单,并进行初步研读后,购买才真正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8.
寿险营销,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12年,风吹雨打,大浪淘沙,一批批寿险精英成长起来的同时,一批批寿险营销人员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9.
有不少人喜欢大客户,签大保单,不屑于小客户。然而,大客户的争夺有时让我们“头破血流”,结果呢?当希望落空时,打击与损失也越大,签不了大保单,有时连小保单也签不到,真有点顾此失彼了。想签大保单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这一点没错,但大保单往往是从“小”客户做起来的。在寿险展业中,别忽视小客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10,(10):78-80
核心问题:如何增员客户?有何注意事项和技巧?当事人档案:谢欣欣,某人寿保险深圳分公司福田营销服务部,从事保险业近半年。疑难陈述:增员一直是寿险营销的一大课题,对组织的壮大发展十分重要。前几期在贵刊上看到了增员亲戚、朋友等熟人的文章,颇有收益。随着我在寿险行业从业时间的增加,我发现增员对象远远不局限于亲朋好友中,在展业或保单服务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非常适合从事保险营销的客户。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变化而谋变,产险营销在沉积中蕴蓄喷发之势。产险营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蜕变的过程不是简单模仿寿险营销,它的攻守进退全仰仗于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本期承接上,从组合产寿险种捆绑销售、代理公司与经纪公司并进、专业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继续探讨产险营销险种思路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寻找客户是销售循环的起点,一个成功寿险业务员首要工作是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许多寿险业务员往往忽略这些基本面的东西,以致逐渐丧失活力,默默引退。 在日常的寿险营销过程中,我们寿险业务员一定要明白,无论你身处何处,千万不要忽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忽视交际中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注意把握住开发准客户的四大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寿险营销管理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业务推动。因为不同的人对寿险营销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业务推动方式。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以较小的投入做到比较大的产出呢?现就提供笔所做的“幸福家庭每一刻”方案,并予以说明,期望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下保单"也称为"走私保单"或"黑保单",即指港澳地区的保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而在内地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通常是港澳地区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到内地向内地居民宣传、介绍港澳保险公司的产品并教唆内地居民到港、澳签署保险单的行为."地下保单"涉及财产险、人身险,但以人身险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分红保险的发展历程 分红保险是指在寿险合同中订明,当寿险公司在经营中出现赢利时,保户享有保单红利分配权的一种寿险产品。它是一种介于传统寿险和投资型寿险之间的中间产品。分红险是兼具保障和理财的险种,投资渠道多样化,国债、协议定期存款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等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在港澳地区注册的保险公司私自进入内地,非法从事寿险业务推销活动,这种销售活动违反了《保险法》、《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具有服务走私性质,因此被称为“地下保单”或“地下保险”。由于地下保单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具有极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电话营销在寿险业的发展,以及电话营销激励方案的现状,并结合销售激励方案设计的具体方法对电话营销销售激励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寿险公司设计电话营销销售激励方案的指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而谋变,财产保险的市场推广由直销型向营销型蜕变的过程不是简单模仿寿险营销,它的攻守进退全仰仗于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本从产险市场的现实出发,从抢占销售渠道的制高点、组合产寿险种捆绑销售、代理公司与经纪公司并进、专业风险控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产险市场营销险种思路转型的问题。本期刊登章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将在下期刊登。  相似文献   

19.
销售总监郑韫瑜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寿险)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寿险子公司。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设有37家分公司、267家中心支公司及地市级营销服务部、1839家支公司及县级营销服务部(营业部)、1455家乡镇营销服务部。2010年9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资为  相似文献   

20.
很多寿险营销人员,在进入行业初期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习惯于佣金制。特别是和其他拿固定工资的工作相比较,总觉得心里没有底,因而产生做保险营销没有保障的感觉,有些人就是在这种感觉中离开了,也许他是个非常适合从事营销工作的人才,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解或一种感觉上的不习惯,而失去机会,其实是很遗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