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2003年12月11日,法国欧莱雅集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宣布,欧莱雅完成了对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收购.欧莱雅集团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还包括其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小护士"的分销渠道.  相似文献   

3.
“欧莱雅”和“宝洁”都是多品牌家族,在中国市场上,它们旗下的品牌都可谓“星光灿烂”。目前,“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有“兰蔻”“赫莲娜”“碧欧泉”;中端化妆品品牌有“薇姿”“理肤泉”“欧莱雅”;低端化妆品品牌有“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  相似文献   

4.
63岁的欧莱雅中国"创始之父"盖保罗,4月13日在意大利因病去世。盖保罗1996年赴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17年来,他引入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薇姿等众多品牌,收购小护士、羽西完成本土化整合,拓展男士护肤全线产品……一路过关斩将,在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实  相似文献   

5.
欧莱雅化妆品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化妆品企业,旗下拥有兰蔻、欧莱雅、美宝莲、薇姿等500多个不同品牌。欧莱雅于1997年正式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分公司总部,此后又相继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设立办事处。目前,欧莱雅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最知名的跨国企业之一,其物流运作在化妆日化行业堪称典型。为了解国内化妆品物流的运作和发展情况,本刊访问了欧莱雅中国营运部销售物流总监孙炜先生。  相似文献   

6.
丁琳  毛晖圆 《企业文化》2004,(12):65-67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一位赛车的狂热爱好者。曾经与欧 莱雅集团董事长兼CEO欧文中打赌:如果欧莱雅中国未来5年 的业绩再增长5倍,欧文中就奖励他一部法拉利跑车。 现在看来,盖保罗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大奖"。 今年7月上旬,欧莱雅集团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其在 华销售增长速度仍然高居欧莱雅全球榜首--较去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7.
李谊 《经营者》2007,(15):72-75
百年来,支撑欧莱雅经营业绩岿然不倒的,是它屡试不爽的品牌"金字塔"战略。无论是处于塔尖的兰蔻,中层的欧莱雅还是大众的美宝莲,都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客户群。这也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不断细分市场、划分目标客户群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尊重个体差异,以多样化产品和品牌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在欧莱雅近百年的历史中,化妆品始终是它专注的领域和专长所在。力争完美,持续开发创新产品、提升品牌组合,并在产品品质和安全上始终达到最严格的标准要求,是欧莱雅的企业价值观。欧莱雅的专长技术推动着她在化妆品世界中,不懈探索和发现创新成果。欧莱雅的企业文化强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族品牌的大宝,曾一度在国内日化市场上风光无限,甚至连宝洁、欧莱雅等国际巨头也不敢小觑.从1997年开始,连续8年夺得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然而,就是这样的品牌,在其成长的路上却遭遇到了瓶颈.  相似文献   

10.
在欧莱雅,人人都有犯错的权利,而敢于说"不"的员工更能获得嘉奖。对于这个百年品牌,保持青春的秘方就是创新的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欧莱雅化妆品是全世界爱美女性心中永恒的梦想,因为它象征着美丽、时尚、品味等等女士们所梦想拥有的一切!欧莱雅化妆品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的优质品牌,其中女士们耳熟能详的品牌,除了巴黎欧莱雅外,还有纽约美宝莲、兰蔻、薇姿以及碧欧泉等等。其众多的品牌源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有法国的,如  相似文献   

12.
"健力宝"中国味道和第五季 健力宝--神奇的"中国魔水",国内第一家直面对抗可口可乐的饮料企业,第一家摆上联合国安理会办公桌的国内饮料品牌,在市场的海洋里几番起伏,几经生死,气息奄奄.  相似文献   

13.
在刚过去的7月份,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负面新闻就接连不断。先是被温州工商局查出欧莱雅旗下兰蔻品牌标识不合格。继而又被媒体曝光了“兰蔻5年3检不合格”的新闻,随后,香港消委会又指出欧莱雅水感保湿面膜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这一观点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内行业巨头的认同,日前"中国真皮鞋王"奥康也整体形象大变脸--换下打了五年多的广告,推出新的品牌标识、新的广告词.这是继2003年4月联想集团换标、7月厦新更名和10月华旗资讯旗下品牌爱国者"变脸"后,在中国传统产业--鞋业界掀起的第一次品牌国际化浪潮,被认为是中国著名企业纷纷品牌大变脸加速国际化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欧莱雅与宝洁在中国市场的角力中,采取了不同的品牌战略。前惯于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用多产品同时切入,而后实施的则是大规模大品牌战略的运作模式。不过,显然,拥有兰蔻、薇姿、巴黎欧莱雅等众多品牌的欧莱雅目前并未在中国市场占到便宜,其销售总额还不敌宝洁旗下的玉兰油—个品牌。但是,在去年底收购  相似文献   

16.
残酷竞争中的星光点点 喜忧参半的本土日化业现状 张建国:日化企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多家曾经盛极一时的本土品牌都被外资收购,比如,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等等不一而足,本土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那么本土品牌为什么节节败退?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请到立白集团副总裁彭玉冰博士和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良文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公司》2004,(3):18-19
欧莱雅收购羽西 世界最大的化 妆品公司欧莱雅宣 布,已与美国科蒂 集团签定协议,与 其旗下的中国彩妆 及护肤品牌羽西 “联姻”。该收购将 在获得中国有关部 门批准后最终生效。欧莱雅集团不仅拥有了羽西的固定资定和无形资产,还拥有了“羽西”品牌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8.
法国欧莱雅集团,财富500强之一,创立于1907年,已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为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而欧莱雅在刚刚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时在分销系统方面非常糟糕,2000年初,菲利浦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中国的运营总监,并在中国开始变革欧莱雅的分销系统。2002年11月,欧莱雅DRP(分配需求计划)全部完成,这是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完成的一项重大的供应链改革。  相似文献   

19.
陈宇 《经营者》2002,(10):40-41
<正> 法国欧莱雅创立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公司,《财富》500强之一。目前欧莱雅集团在全球拥有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分公司及100多家代理商,近20年来,创造了销售业绩连续以两位数增长的纪录。如今欧莱雅已拥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等500多个品牌,以其卓越品质令全球女性为之倾倒。 2001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美国的《商业周刊》评出2002年度全球最佳企业领袖,上榜的有两大化妆品公司的CEO,其中之一就是首席执行官欧文中。入选的依据是:欧莱雅在200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加了8%,净利润增加了30%。同时,欧文中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大刀阔斧进行扩张,其在俄罗斯和中国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60%以上。媒体给予欧文中的最普遍的评价是:“他领导着这个法国味极浓的化妆品牌走向世界,他让欧莱雅升级为世界品牌。”当他1988年成为公司掌舵人时,欧莱雅年销售收入仅为37亿美元,而且只有西欧人知道这个牌子。现在,欧莱雅年收入达到了140亿美元,其麾下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