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表演专业中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对学生的训练与舞蹈专业的形体课要求有所不同,它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感,所以必须通过解决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问题,以逐步建立学生的舞蹈感觉和舞蹈意识,为今后的表演形体学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辉 《魅力中国》2011,(9):261-261
舞蹈艺术是以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而存在的。而在中国舞中,“腰”的运用又有着核心作用。从单一的舞姿造型,到复杂的转、翻等复合性动作,从简短的舞旬到完整的剧目,都必须用训练有素的腰部来展现动作的稳定性、流动性、以及掌握各种节奏的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飞 《魅力中国》2013,(19):104-104
舞蹈是通过简化的身体动作向外界展示荚的艺术。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经过平时日积月累的舞蹈训练,在掌握了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或群体的艺术表演。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舞蹈的艺术。舞台下的观众在欣赏到栩栩如生的舞蹈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人体动作的美丽展示。因此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舞蹈表演。对舞蹈的形象塑造很重要。而不同的形象需要在典型的舞蹈环境中塑造典型的舞蹈表演形象。舞蹈演员是舞蹈表演形象塑造的根本。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形象塑造是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借此表选出所要塑造形象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以及达到所要塑造的人物气质,从而使观众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所要塑造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本篇文章就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形象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45-45
人的生存和活动都离不开呼吸,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表演中呼吸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更好的表现舞蹈者的情感,而错误的呼吸方式不仅让舞者的身体疲累感加剧,还会影响舞蹈表演的形象塑造。本文通过对呼吸在舞蹈训练以及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分析,对舞蹈训练以及舞蹈表演中如何把握呼吸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125-12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给予人们视觉盛宴,以及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安慰。它展现了舞者内心深处的世界。“情动于衷”,就是舞蹈的源泉,只有以“情”作为出发点。通过肢体语言.再加上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技巧,才能够表迭出舞蹈作品的内涵,才能够构成舞蹈艺术的核心,才能够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然而,现如令的许多舞蹈都不能称之为“舞蹈”了,因为这些舞蹈中没有投入舞蹈者的感情,只是机械的肢体动作表演。本文章将通过讲述情感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来证明情感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再论述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王正安 《魅力中国》2014,(11):93-93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动态艺术,连接舞者和观众之间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一个综合的意象。舞蹈以传统文化为建构基石,通过外在肢体形态、动作传达内心情感,因此,这种外在形态、物质载体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郑松林 《魅力中国》2013,(16):239-239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是创造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过程是痛苦且残酷的。为了促进美的达成。舞蹈训练必须严格、科学,才能培养出舞者超人的柔韧和力量,同时降低训练的艰辛程度。如何来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呢?我在这几年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总蛄了以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人类生存、劳动的积淀,是文化经验的传承,是一种视觉研究的双重艺术形式,是人们内心情感表现出的一种行为艺术。情是舞蹈美的灵魂,舞蹈动作和情感具有辩证关系,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舞蹈是将肢体动作和内在情感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高林 《魅力中国》2013,(16):386-386
舞蹈是舞者通过艺术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艺术行为。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美化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以及情感的代入来塑造人物角色,使得舞蹈感情得以传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者的中心目标是为了表现角色的情感,舞蹈技巧、舞蹈动作只是辅助手段。本文主要对舞蹈表演过程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威 《魅力中国》2014,(23):119-119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人类情感,表达人们的思想及感情,而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是贯穿整个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舞蹈作品喜怒哀乐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动活泼地体现了舞蹈形象内心的情感以及烘托了整部作品所要展现的主题,有助于舞蹈表演艺术效果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张霞 《魅力中国》2014,(19):96-96
舞蹈服饰与舞蹈表演同属视觉艺术,舞蹈服饰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舞蹈中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在中国舞蹈发展的历程中,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舞蹈服饰形象,既与舞蹈艺术交相辉映,又成为中华服饰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服饰和舞蹈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两者有着相通的艺术语言。舞蹈与服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要靠舞蹈服饰得以升华,而舞蹈服饰只有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充溢生命。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舞蹈剧目排练课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入手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心理学在舞蹈赏析与排练课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以期引导学生准确判断表情与肢体动动作背后所蕴含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领悟舞蹈作品背后的深层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舞蹈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表达形式之一,在众多的舞蹈技艺中,旋转动作是舞蹈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集约复合式无支撑的空转技术是舞蹈实践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研究以沈音舞校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人体筋膜链入手,剖析舞蹈空转四个技术环节,针对技术环节设计辅助训练任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辅助训练,并利用“Star-Excursion Balance Test”偏移平衡测试及评估方法对学生训练前后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辅助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比训练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语言和文字都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古人类通过一些表情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和传达一定的情感,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就是舞蹈的雏形。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形式--舞蹈。  相似文献   

15.
王镝 《魅力中国》2010,(3):236-236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必然是一件“创造品”,因为舞蹈作品的完成必须先通过舞者的想象,思维空间。所谓想象,在此不只是意向召回和舞蹈肢体文化的经验再现,它包含了编舞者个人复杂而深邃的心灵作用,此种心灵作用,可以称之为“想象的创造”。设定一个舞蹈主题,你可以充分调动你的思维。你想表达什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了舞蹈类选修课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张扩大舞蹈类选修课的影响,以舞蹈技能的训练为主配合以理论讲授,加强舞蹈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靠肢体活动形态传递人类思想的艺术,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在,我国的舞蹈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阐述了作者对创新发展的认识,并提出了创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人的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可是我们至今对其仍没有足够的认识.舞蹈可以使人进入一种集音乐、美术、肌体、情感和生命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情境,对于人的从肢体到灵魂的塑造起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远不是专门从事舞蹈表演的演员们的事,而应该是大众教育中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实际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以人为本改革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教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幼儿舞蹈教育就是通过舞蹈获得不断的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情操和品德。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着重视舞蹈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幼儿成长的错误教学:文章对我国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幼儿舞蹈教育在幼教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斌 《魅力中国》2014,(20):120-120
舞蹈是一门通过演员肢体动作传达语言的艺术形式,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对舞蹈演员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最好诠释。因此。舞蹈演员是舞蹈灵魂的传递者.也是也是艺术形态的塑造者,并且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对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考验非常严格,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还要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而每种能力都需要演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出色的发挥出艺术的美感。本文主要针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具体分析了心理素质对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舞蹈内涵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