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佳丽 《魅力中国》2013,(14):207-207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2.
马学明 《魅力中国》2014,(5):208-208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历史学法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历史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手段。本文就历史学法指导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孙峰 《魅力中国》2010,(14):222-222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J.J.S chwab.1909-)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陶福江 《魅力中国》2010,(22):218-218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后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思索得来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许多物理现象,观察教师做的实验,还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自己动手做实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体会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的,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兰锋 《魅力中国》2010,(34):283-28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中学物理.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陛很强的学科。物理学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求索、探究、纠错、发现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学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被动接受了多少物理知识或结论,而在于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而物理教学过程就应该是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现就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来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王洪伟 《魅力中国》2013,(28):172-17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7.
李金柱 《魅力中国》2014,(16):239-239
导学式教学,是一项在班级授课制下,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突破性的试验,其核。价值和意义在于: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学方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套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赵薇 《魅力中国》2010,(20):273-273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混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教育,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也成为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学法(即阅读方法)指导有效途径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9.
王盈 《魅力中国》2013,(6):22-22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新年  郭树海 《魅力中国》2013,(26):135-13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调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化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下,养成自主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进而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姬彦东 《发展》2009,(6):90-90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还要求学生自己在探究实践中逐渐积累。 一、掌握操作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探究实验尤为重要,学生必须熟记、掌握。  相似文献   

12.
李清宇 《魅力中国》2014,(26):201-2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视频,看实验视频不如讲实验”,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窦永民 《魅力中国》2014,(9):196-197
学法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钥匙。好的学习方法能促使其现在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而且是他们未来学习与创造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本文就生物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张春霞 《魅力中国》2013,(11):267-267
分组合作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对传统教学活动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因此,分组合作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来雄 《魅力中国》2010,(4X):90-90
<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指导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罗敬明 《发展》2009,(10):91-9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而修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对学生作文不但要“详批”“精批”,还要改错别字。结果呢?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是手忙脚乱,学生却仅仅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而已,对下次的作文几乎毫无作用。那么,作文批改的权利能不能交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陈鹏 《魅力中国》2010,(16):216-216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对学生进行学法培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要达到上述目的,需“对症下药”,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仅对物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文进 《魅力中国》2010,(18):76-76
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又调节着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基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好起始课.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兴趣切入点,使师生彼此心理相容;善于设疑,激起学生兴趣点,以问题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引导,拉长学生的兴趣链,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应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新颖别致的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兴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师的教法领域问题,又是学法指导领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旨在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指导着整个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也为大学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现从注重"生本教育"、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前沿三个方面去实现大学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改革。以期大学物理教学既要体现教师重要的指导作用,又要加强"生本"教育;既要实现物理学中理论知识的传递,也要注重物理前沿知识的引入;既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更要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