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91年的盛夏,叶天爱出生在上海。在我们的印象里.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一座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不夜城。但在天爱的儿时记忆里.留给她的不是都市的繁华浮躁.而是城市郊区的宁静:那里有村庄、田野.有小河、鱼虾.有夏夜的蝉叫蛙鸣.有可以捉迷藏的草垛……在这座后工业化时代的国际大都市里,天爱用文字封存这座城市最后的农业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
董晓 《商》2014,(25):109-109
“一桌二椅”是中国戏曲在抽象的舞台这一特定的困难条件下创造出来的,适应了传统戏曲舞台的格局,这凝结了中国戏曲家的智慧和创造力。戏曲做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舞台设计如果仍局限在传统的“一桌二椅”,那么,渐渐的会被市场所忽视,从客观上就必须要注重舞台美术。灯光、布景在戏曲舞台上使用,既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情,又可以美化舞台给观众以美的艺术享受。但是,运用现代舞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遵循戏曲艺术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3.
1984年,德国经济学博士葛礼慕从遥远的德国来到了中国上海.他看到的是一座孕育着无限生机、胸襟广博的大都会,一个个宏伟的计划自此在他脑海中翻腾汹涌着.他要在上海这个舞台上创造中德经贸往来的一个奇迹。如今,整整20载的光阴于弹指一挥间晃过,让我们共同追寻这位德国工商总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的人生足迹。回首往事,直面现在.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5,(3):156-157
忙碌了一年的广告人们。在新年年关时,也可以轻松一把了。在中国这个传统的节日到来之时,很多公司都会以各种方式卸下员工这一年的辛劳。而在各广告公司的年会上.广告人把创意带上了秀场,平时用来“娱乐”客户的聪明劲,现在也好自娱一下了。  相似文献   

5.
回顾上海商业二十年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在上海市委、市府正确领导下.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坚持走市场经济、国际化的路.开创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的雏型.实现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正如黄菊同志所说:“上海商业振兴之日,就是上海经济振兴之时”。可以说.上海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上海的商业功不可没。上海商业改革开放二十年.实现了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2004,(6):20-22
1993年,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在上海开张,从此这张崭新的面孔便走进了中国人的视线。夜阑人静之时,你依然能从这里买到一瓶清凉的可乐,那时,她是年轻人的新宠。随着时间的变迁,她是更加婀娜,还是盛颜不在?  相似文献   

7.
一进虞晨曦的办公室,就看到一只行李箱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放着,拉柄都没有收进去。心想莫非他下了飞机就直接奔回了公司?可是对达彼思141的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因为只要他们的老总在办公室,这只行李箱自然就会在了。不过,这只行李箱可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因为它的主人随时都可能拉着它从北京飞往另外一个城市,有时是上海。有时是台北,有时则是成都。在此可以形容虞晨曦是一位带着行李箱上班的广告人,  相似文献   

8.
筱奕 《国际广告》2010,(6):54-55
这是网络视频在世界杯舞台上的首秀。但可以预见。通过赛事节目,优酷出品.优酷牛人三方面的整合。优酷有望在本届世界杯期间为网友奉上一场立体化.更好玩.更具参与性的世界杯盛宴。  相似文献   

9.
“五四”惊涛拍岸,卷起千重浪。曾经叱咤上海滩、号称“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与副会长沈联芳,因为一言之失(主张中国派人直接与日本交涉),酿成有名的“佳电”风波,黯然辞职。1920年8月,作为上海乃至中国工商界重心的上海总商会举行换届选举,上届的33个会董中,只有穆藕初等两人继续当选,这在总商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这轮新旧交替中,41岁、风华正茂的聂云台当选会长,站到了工商界舞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孙琦琰 《浙商》2005,(7):126-127
在充满江南风情的明泉地产办公楼里见到张斌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很难想象,一位非常稳健而又富有激情的职业经理人,竟是这样和蔼可亲。1999年张斌进入明泉地产之时,正值上海楼市的低迷时期。进公司后,他参与主持了让明泉迅速饮誉沪上的“锦绣江南家园”。我们的话题也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11.
杨青 《国际广告》2010,(4):108-108
在老对手可口可乐继续通过超级碗舞台发力之时,百事可乐宣布:停止连续23年在超级碗比赛中播广告的传统。而将与消费者沟通的据点部分转移至另一个空间——网络。取代超级碗的广告计划是在网络世界中举办“刷新一切”的项目。  相似文献   

12.
在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张謇提倡尊孔,即提倡孔子的“人道”和“理性”内容,也就是包含在孔子学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从本质上讲,这对中国传统的皇帝中央专制独裁统治体制是一种批判。  相似文献   

13.
刘福民 《商界》2003,(11):68-69
这辈子,她在舞台上只饰演了一个著名的人物,还是配角——“倒霉大婶”。在生活的舞台上,她却成功地饰演了另一种人生的主角——商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表演”的天赋,关键看他有没有信念,能不能坚持……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意义非凡,奥运的到来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中国提供了很大的一个舞台.在舞台上表演的不仅仅是运动选手,企业、个人、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5.
提要: 黑龙江商学院为我开启了一扇求知的大门,让我选择了商业这一少人问津,且又令人震撼的行业. 上海商业是我终生奋斗的舞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海商"成为引领我国流通革命,使传统商业走向现代化,实现国际化接轨的旗手.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上海商业为这座城市创造繁华,增添活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22款新车.跨越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三大子品牌,囊括微型车、小型车、中级车、豪华车全部领域…… 这是吉利汽车亮相上海滩的庞大阵容.在整个行业迎战金融危机的当口,整个上海车展似乎都变成了李书福一个人的舞台。这样澎湃的气势让人回想起这个台州人初涉江湖时的豪情:  相似文献   

17.
九月 《市场周刊》2011,(5):98-101
1858年7月31日,上海的《字林西报》上.出现了这样一条启事:“蒙董事会之许可,渣打银行本日在上海设立分行.行址在北门街(今河南南路的延安东路至人民路一段)”。从这一天开始.从上海开始.渣打开始了其在中国的历程。150多年来渣打和中国一起历经风雨,见证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未间断过自己的业务。渣打由于其跨越三个世纪在中国的经历,堪称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上海商业改革开放二十年.这是很有意义的。我在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主持市财办工作,回想起来,在这段时间里上海商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曾经历了五个重大转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对现代化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在即之时,一座新的国际博览中心在上海浦东拔地而起,将为上海会展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一群摆地摊的农民.却成立起一家“大型固有企业”,做起了动辄百万美元计的外贸跨国生意,这是一种奇特的商业盈利模式.利润来自于觥筹变错之间,来自于酒酣耳热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