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钢铁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对钢铁的大量需求,国家铁矿石开采量供应不足,因此近几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加的现状,分析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国家和进口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针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提高现象和铁矿石价格变换等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矿产资源安全视角构建一个包含进口铁矿石价格冲击的动态CGE模型,系统研究进口铁矿石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对我国GDP、投资、就业、社会福利和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利影响;CPI在进口铁矿石价格冲击下的变化不确定,但在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过高时,CPI上升;采矿业是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的直接受益者,而农业、钢铁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各部门均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金融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铁矿石进口价格出现了剧烈波动,商品属性逐渐减弱,金融属性日趋明显。本文首先从分析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金融性表现。检验分析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与美国利率、汇率和投机等金融因素的关系。最后,通过研究得出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进口铁矿石定价呈现出较强的金融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白明 《中国物价》2006,(8):27-32
一、从铁矿石的涨价到纳什积的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国内铁矿石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铁矿石的进口规模也相应扩大,而进口价格也水涨船高。因此,2003~2005年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增加85.8%,而金额则增加353.9%。金额的增长明显超过了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杰  程思 《价格月刊》2022,(3):29-35
研究干散货运价与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溢出效应可以分析跨市场间的价格信息传导,进而规避风险。以BDI、BCI、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日频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引入Granger因果检验,探索三者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构建VAR-MGARCH-BEKK模型,研究三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BCI与进口铁矿石价格互相存在均值溢出效应;BDI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持续性逐渐增强,BCI对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持续性逐渐减弱;航运市场居于跨市场系统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叶菁 《市场周刊》2006,(4):40-41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口铁矿石年年大幅度增长。当前。国内港口进口矿库存将近有4000万吨。远远超过中国平均一个月的铁矿石进口量。港口矿石的堆积。造成了进口矿市场的萎靡不振。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钢厂和贸易商加大进口量。造成了需求旺盛的假象。非常不利于正在进行中的国际进口矿价格谈判。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数据,构建协整检验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定价机制改变对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显著影响,会导致进口数量波动性显著增加;中国钢铁产量对其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澳大利亚铁矿石相对价格、海运费及其工人罢工损失工作日等对中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数量具有反向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加快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提升海运市场主体地位、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大废钢有效利用、努力打造有利定价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及走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现行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简要分析了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状况,并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铁矿石的供需态势,对2009年国际铁矿石谈判进行了推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钢铁企业一直受铁矿石进口价格连年上涨的困扰。但是,从2008年8月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出现下降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苄跌的原因,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带给我国钢铁企业更多的是机遇。  相似文献   

10.
刘清江 《中国市场》2010,(36):44-46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却屡战屡败。本文通过比较铁矿石价格与石油价格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金融属性,并就此给出了提高我国应对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与全球铁矿石进出口量、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美元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是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运输费用和汇率。  相似文献   

12.
国际铁矿石价格剧烈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2003年加入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却长期存在着"大市场悖论"。一方面,对铁矿石的进口规模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正不断丧失话语权。这种困境既与铁矿石国际市场的垄断有关,也与国内产业环境和谈判的"系统失灵"有关。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钢材价格下降、出口需求减少、效益低等问题逐步凸显,尽管近期国际铁矿石价格有下行趋势,但仍高于四大矿山完全成本价格;我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急需解决钢铁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以及铁矿石进口话语权缺失、贸易依存度过高等问题。为此,分析了当前我国铁矿石进口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提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向"供给管理"探寻持续经济增长动力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钟经 《市场周刊》2005,(31):6-6
人民币升值,其对钢铁行业究竞带来了哪些实质影响?就此问题,记采访了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马忠普认为,从近期情况看。进口铁矿石价格高涨、进口低价钢材冲击国内市场和出口困难增加依然是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的三大压力,这三大压力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三大矿山急切地缩短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时间跨度,使得铁矿石价格上升频繁。对于主要依赖进口矿的中国钢厂来说,只能默默地接受。这给中国钢厂戴上了一个隐形的紧箍咒。处于微利时代的钢铁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2月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2010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勃然大怒,指责媒体恶意炒作,给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添乱。也许是因为上一年度中钢协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谈判未果而恼羞成怒,媒体成了出气筒。不过,尽管中钢协的高官失态,迁怒于媒体,仍然改变不了中国在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关山阻隔,坎坷依旧。  相似文献   

17.
铁矿石定价长协机制被打破后,相关机构纷纷推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指数,铁矿石定价金融化和衍生品化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价格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田丰 《中国海关》2010,(2):44-44
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日益成为我们亟待了解的“大象”。一些研究将铁矿石进口看作是一个关于具体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问题,其中价格又处于核心地位。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本身就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商品市场中的商品价格,外汇市场中的汇率,借贷市场中的利率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铁矿石进口方面,近年来价格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对铜铁业而言是形势多变的一年,价格从强劲上扬走向疲软、进口铁矿石意外回调、出口从强劲增长到逐月回落、供需失衡、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面对一系列的问题,2006年中国的钢铁业是否能突破重围走出困境呢?[编按]  相似文献   

20.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54-54
2008年11月,众所注目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展开,而令中国钢铁企业头痛的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有望在2009年终止。 近日进口铁矿石市场又迎来了“弱势运行”,63.5%印粉报价630~650形t,62%印粉报570~600元/t。“低迷”现已成了曾经一度十分火热的铁矿石现贷交易最常用的形容词。这恐怕是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铁矿石供应巨头所没想到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