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人文谈话节目,是近两年从电视谈话节目中衍生出来的、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人文学术前沿节目。然而,当其面对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却面临着人文谈话的生态环境营造、人文品格的追求与大众娱乐化现状的矛盾以及在消费时代如何重塑人文精神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力量的牵引下,娱乐化媒体广受欢迎,坚持理想的“深刻”则曲高和寡。如何拿捏把深刻主题进行娱乐化包装的分寸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电视还可以让我们深刻吗?”《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在名为“2005理想”的特别节目中,向他的受邀嘉宾,同为主持人的同行们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受邀的这些主持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大腕,都很有思想,也很有资本“深刻”,他们的节目也很受欢迎,却也同样面临一个问题:没有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意愿,总是受到收视率的压力。事实上,娱乐化程度很高的节目未必不能深刻,问题是如何拿捏娱乐化的形式和深刻内容之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电视娱乐化"背景下的高端严肃性节目的分析,从文化、商业、品牌、技术等层面论证高端严肃性节目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3,(7):94-95
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处在一个无处不娱乐的环境中,虽然中国的娱乐营销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但是这种轰炸式的宣传早在20O5年就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选秀节目霸占了电视荧屏的一大半,而且此伏彼起,一波又一波,新闻在娱乐化、人们的消费形态也在娱乐化。品牌,你准备好“被娱乐”了吗?  相似文献   

5.
新新栏目:《今日财经》 为了满足粤语观众对财经资讯节目的需求,广东电视台从3月23日起推出一档全新的财经节目——《今日财经》。节目时长15分钟,逢周一至周五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22:00播出。主要以记者采访和读报的形式报道全球财经资讯、分析国内外财经热点、关注本地财经动态,是珠江频道唯一一档财经资讯栏目。  相似文献   

6.
陈杰 《消费导刊》2014,(3):161-161
多年来,选秀以贴近现实、接近生活的特点而博得观众的喜爱。娱乐大众,是自电视这种媒介诞生开始就凸显的重要功能。中国选秀虽然在国内火了近十年,然而,相对于已经拥有成熟产业化模式运作的国外真人秀节目,我国的选秀节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选秀节目本身“短命”外,国内选秀艺人的经营也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03,(8):81-83
在中国经济稳步的宏观背景下,随着电视栏目的分众化趋势,财经节目的收视和广告状况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娱乐产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娱乐业的现状预示着其非常广阔的前景。电视娱乐以超越其他大众传媒的特殊品质在传媒娱乐业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电视娱乐不仅吸引了大众瞩目的眼光,更是成为各大商家企业追逐的对象,电视娱乐营销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营销工具。随着体验营销在全球的兴盛及普及,电视娱乐类节目也开始了体验化之路。本文着重阐述了体验式营销指引电视体验式娱乐节目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以及在制作此类节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津津 《广告导报》2004,(10):113-113
近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整合了旗下12个频道的节目资源和渠道资源,将其归口于刚刚成立的SMG五岸传播有限公司管理。公司将拥有新闻综合、新闻娱乐、生活时尚、文艺、第一财经、体育、纪实、音乐、戏剧、电视剧、东方卫视,以及最新成立的少儿频道的节目发行版权。  相似文献   

10.
尹娜 《中国报业》2020,(8):4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娱乐化趋势。很多媒体为了取悦观众,在节目制作中融入了品位不高的娱乐方式,如人为制造笑料、噱头等,甚至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在无形之中掺杂了娱乐的元素。泛娱乐化是近几年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以电视节目为例,通过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初步分析,阐述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将娱乐因素融入到节目中成为电视媒体赢得收视率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一方面使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把受众的本能欲望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尺;另一方面,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新闻成品又刺激了受众潜意识中的“暗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受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但在这丰富多彩的背后,却也潜藏着种种隐患:一、节目内容过度娱乐化,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等娱乐节目成为当前电前娱乐节目中的主流;二、节目形式无创新,各大卫视娱乐节目之间,要么一味模仿国外,要么相互照搬,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三、节目价值取向扭曲,一些娱乐节目为了迎合一定的受众群,刻意追求"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文化,产生了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四、节目过度娱乐化,造成电视媒介新闻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面对以上的种种隐患,笔者开始了一些新的思考: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娱乐节目应该怎样定位?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打造让观众喜闻乐见并同时具有"娱乐元素"和"道德内涵"的电视娱乐节目?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日趋走向趣味化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显,这不但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也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要求,可是电视新闻节目过于娱乐化会让我们的社会责任不能有效的承担,起不到电视媒体所能发挥的多种作用,为了防止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所造成的各种负面的作用,我们需要作出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广播电视的节目都开始走"都市化、娱乐化"的道路,对农节目的数量、时间在逐渐减少,质量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怎样结合所在地实际,办好对农节目,值得我们仔细考虑、认真策划。  相似文献   

15.
在娱乐经济的背景下,广告传播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了娱乐化倾向.广告娱乐化在近几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它能够消除受众对广告的排斥情绪,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模式,娱乐化广告的诉求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广告娱乐化特征与成因入手,分析广告娱乐化发展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娱乐化广告的发展作出分析性预测.  相似文献   

16.
罗丹 《品牌》2014,(12):116-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电视新闻从原来的强势地位不断的下滑,近年来受到了新媒体,娱乐化节目的冲击较重,其本身在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也不断的暴露出来,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外在竞争带来的困惑和内在创新困境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陈婕 《成功营销》2008,(2):132-133
网络剧集是互联网上首播的电视电影节目,观众可以采用流媒体播放或者下载的形式观看。作为品牌娱乐化的最新招数,许多美国品牌纷纷尝试这种网络影音娱乐形式,在博观众一笑的同时,品牌自然也留在了消费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2018年被业界称为中国本土网络综艺市场的"偶像组合元年",网络综艺市场相继出现《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青春有你》等系列化、流水线化制作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本土偶像养成节目陷入娱乐麦当劳化陷阱。本文在梳理我国偶像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基础上,从社会麦当劳化理论的高效性、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可控性4个维度,分析《偶像练习生》存在麦当劳文化现象的具象体现,并提出了偶像养成类节目发展的本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乾 《现代商业》2007,(23):16-16,15
本文通过对“电视娱乐化”背景下的高端严肃性节目的分析,从文化、商业、品牌、技术等层面论证高端严肃性节目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节目名称:《天天向上》 播出机构:湖南卫视 创新要点:节目反映了湖南卫视在节目创新方面的超强能力,将娱乐元素与社会主流元素、流行节目元素与健康主题元素相结合,适应了年轻受众对娱乐的需求和对社会主流元素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