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理财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 ,做好广西理财工作的关键 :一是集中一定财力 ,做大、做强支柱财源 ;二是鼓励中小投资 ,不断增大财源群体 ;三是树立依靠市场建设财源、促进发展的观念 ,充分发挥市场对财源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财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之基、发展之源,财源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力快速增长良性互动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抓好财源建设工作,有利于拓宽生财聚财渠道,做大财政规模,壮大财政实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税制改革推进,财源建设一直是地方政府重视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实施分税制以来广西财源建设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矛盾、问题,并就提高广西财源建设成效提出了对策建议,认为分税制机制的完善对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地方财源建设成效,形成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良性互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时莉洋 《中国经贸》2014,(3):180-180
随着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行,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财源建设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努力克服传统财源建设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强财税政策改革的力度,充分的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从而在当前形势下国,加快财源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确保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确保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应该加快地方经济和财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培育地方财源,从而推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琳 《湖南经济》2001,(12):26-27
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财源建设是理财之本,从发展战略高度考虑,无论哪一级财政,都应该将财源建设放在首位,作为长期的根本之计来抓,特别是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对于县乡来说,财源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发展农村经济,培植地方财源,实现财政振兴是摆在我们慈利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大田 《特区经济》2009,(6):216-218
培植有效财源,优化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是解决贫困山区县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山区县的永寿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了该县财源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壮大贫困山区财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培育财源,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仅是确保地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可靠保证。有效解决当前地方经济与财政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培育地方财源,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天津市经济与财政发展状况,对地方财源建设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经济进程中出现了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发展壮大却没有带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状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一些主要做法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杜卓君 《新疆财经》2001,(1):15-17,2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自治区政府确定了"扶优扶强"、重点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以乌鲁木齐市为核心,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的重点区域,将乌鲁木齐市建成中亚最大的商贸城,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带动整个新疆的发展.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由于财政是一个地区经济的综合反映,其财源状况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培植财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是地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新疆财源状况一直不容乐观,赤字额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疆内经济发展的优势地区--乌鲁木齐市则财力较为充足,如何保持乌市财政收入的良好势头,并不断巩固、加强其财源建设,以保持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将是乌鲁木齐市各级领导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的体制、新的形势,贫困地区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创新理财思路,扎实抓好财源建设,实现县级财源规模、财源结构、财源质量的整体提升。顺应市场经济,创新理财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源结构、财政收入渠道以及政府、财政与财源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地区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强化市场观念,正确处理好传统生产要素与新兴生产要素、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努力从多种生产要素、多种市场、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多种经营方式中拓宽视野,研究和发掘经济增长点,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对农业县财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由试点到全面,农村税收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财源建设,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是县一级特别是农业县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湖南省东安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与大多数农业县一样,芝当县经济结构不太合理,缺乏工业支撑,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有效地转化为财源增长点,财源体系属单一型、粗放型、传统型,农业提供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对大多数农业县财政收入影响比较大,据测算,东安县税费改革后,农村这块将短收2500万元左右,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业县的财源建设,我主为应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康新阶 《湖南经济》2001,(11):38-39
当前,不少地方尤其是贫困山区,县乡两级财政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发展资金明显不足,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甚至连干部教师工资也难以保证,因此,加强县乡财源建设,已成为县乡两级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战后,在民主化和中央、地方分权要求下,日本的新宪法和地方自治法同时在1947年公布,从此地方政府自主权获得法律地位,自治权限比以前巩固。但因财政体制的制约,地方自主财源开拓空间有限,以致于不能适应战后百废待兴的建设,地方财政问题产生,1945~1950年度,国税附加税占地方税总额比重均维持在50%以上,1945年达69%。显然地方独立税源有待拓展,1946年地方税只占国民收入的1%,而1949年骤升为5.2%,大幅度增征税负可能性极低。因此,地方的财政需要,只能依靠 中央的补助来支持,如地方分配税自战后起便扮演调节地方总体财富不均匀的角色,该税来源于特定的中央税目如得税,法人税及入场税等税收的一部分,这一数额1945年起便逐年扩大,占地方收入比重由1945年的12%增长到1948年的18%。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警察及福利事务帮助很大,此外,面对土地改革,粮食增产及急增的中央委办事务等政策所需财源,具备此机能的国库补助金数额也逐年攀高,但是,地方分配税与国库补助金的不断增加,使地方独立税源比重从战前占七降为四成左右,对中央财源的依赖性增大,形成战后强化地方自主权的反讽现象。  相似文献   

14.
道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992年全县财政收入2628万元,累计赤字1200多万元,从1993年起,财政收入连续快速增长,每年以10%至20%的速度递增.不仅消灭了赤字,而且基本做到工资按月发放,财政年年平衡。1997年实现财政收入8246万元;1998年首次过亿元.达到10097万元;1999年再攀高峰,地方财政收入首次过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1154万元。我们的体会是:培植财源是财税增长的根源。突出农村产业,夯实基础财源。一是在财源建设项目上培财。每年,我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筛选100个潜力大。增税快的财源建设项目,尽量做到了…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区划调整以来,雨花区财政收入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翻一番,四年大突破”的目标。今年增速更快,1~11月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可达1.45亿元,比区划调整时(1996年)净增近1亿元,这个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源建设为重点,确定了“大开发带动大招商,大招商带动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全面繁荣第三产业、重点突破第二产业、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经济工作思路,采取了“四抓”等得力措施,为财源建设开辟了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省多措并举狠抓深度贫困县财源建设工作,县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涉农财源培植日益壮大,县级财源支柱不断充实,非税收入管理日渐规范,新兴财政增收潜力形势可期。但依然存在经济基础薄弱,骨干财源支撑不强;产业结构不优,税源结构不合理;项目配套“包袱”沉重,财政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需从提高财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对贫困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倾斜政策以及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相似文献   

17.
产业是经济之基,也是财政之源,支柱财源产业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可持续财源建设的基础。离开支柱财源产业的振兴和结构升级,财政增长、财源建设犹如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因而,要实现湖南财源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财源,夯实基础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时期是我们茶陵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强大,稳固的县乡财政做保障。而财源建设是财政收入增长的源泉动力,是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创新生财格局,壮大县乡财政。  相似文献   

19.
财源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乐清市是浙东南沿海的一个县级市,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财源建设成绩斐然,经济与财政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展望“九五”乃至21世纪的发展,其财源建设也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而提出符合乐清实际的财源建设的思路与战略。  相似文献   

20.
庆云县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市(德州、滨州、沧州)中心,县域小、人口少、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是典型的县域小县、财政穷县。近年来,庆云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财源建设这一重点,通过骨干企业培植、重大项目建设等措施,巩固提升现有财源,引进培植新兴财源,多方努力涵养税源,财源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2010年实现2亿元。2011年完成2.85亿元,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财源建设的“庆云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