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范剑平  丰雷 《消费经济》2000,16(5):38-41
国际经验表明,恩格尔系数与住宅消费支出比重成反向变动关系,一般当恩格尔系数下降至0.4-0.45之间,住宅消费比重为18%左右,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0.445,但居住消费比重为9.43%,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从恩格尔系数下降已经提供的消费结构变动空间看,今后一段时间城镇住房消费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将住房消费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的主要着力点是(1)清理各种不规范收费,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可持续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住宅消费生态化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客观要求,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的实践,在国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态住宅消费是一种节能、环保、“人本主义”的消费,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明显的绿色性特征,其健康性标准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生态住宅消费的内涵,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生态住宅消费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住宅消费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新世纪住宅消费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7.
过去的2002年,国人瞩目的房地产业市场兴起了一股豪宅热,不仅普通市民望房兴叹,好多开发商也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住宅的生产和消费对建筑筑、建材、冶金、纺织、机械、仪表、森工等50多个部门,有一定的诱发带动作用,据权威部门测算,住宅建设每投入1万元,可诱发相关产业产出1.93万元,诱发系数为1.93.并直接影响到家用电器、家具、装饰产品及金融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初步测算,今后五年,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平房改楼房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孝感市城乡年均新增住房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年需投资约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出约38亿元.  相似文献   

9.
传统住宅存量—流量模型隐含新建住宅数量极少、交易以存量为主的假设,得出存量价格领先流量的结论。中国住宅市场以新建住宅为主,研究发现北京一手住宅价格领先于二手住宅,上海一、二手住宅价格互为因果,广州和深圳的一、二手住宅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领先—滞后关系,与传统模型不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市场状况下住宅存量和流量价格关系的一般性假说,即存量和流量住宅市场的份额大小将决定存量和流量价格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促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中价格障碍与其对策●冷崇总(一)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整个“九五”期间乃至到下个世纪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消费需求的选择性、个性化增强,一般消费品不...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住宅消费已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力军。据统计,仅2003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达2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从居民消费趋向分析,今后几年,住房消费仍将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住宅消费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造成了我国当前住宅市场供需不均衡的现象。一、我国目前城镇住宅消费市场不均衡的现状(一)从住宅需求上看,发展空间大与现实需求水平低并存首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个阶段,城镇化、城…  相似文献   

15.
16.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体为因居住而产生的与住宅相关联的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本罪客观要件中的非法表现为违反住宅权人许可或没有法律授权,侵入行为既可以通过暴力行为也可通过非暴力行为来实施,拒不退出属于侵入的不作为形式,他人住宅的确定标准为他人享有住宅使用权;本罪主体为非法侵入者;本罪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不包含犯罪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后小康是指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到富裕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更加注意住宅环境和住宅功能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的研究,探讨了后小康时期的大都市人居模式的变革,并针对这种人居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杰 《大经贸》2002,(1):84-86
当你出门在外,而家里的灯却忘了关掉;下雨时,窗户没有人关;小偷入室,你无从知道……,对于这一切,你是否感到非常的懊恼呢?而今,智能住宅系统会让你轻松地对付这一切,这也是智能化住宅日益成为商家卖点的最主要原因.作为支撑智能化住宅的系统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20.
刘建光 《上海商业》2004,(12):46-47
住宅配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单位在开发过程中一道较为棘手的难题,解决不及时或者不彻底都将直接影响到住宅的交付和居民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