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美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即“以抵押贷款为后盾的证券”。它以抵押债权的未来现金收益为担保发行证券,从证券市场吸引资金用以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以证券化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向证券投资者支付本息。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潘德布雷夫债券的介绍及对德式证券化和美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作用机理是在房地产高涨时期。商业银行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债券,发行到债券市场。众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基金以为证券提供担保或者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到这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特征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2月15日,首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MBS)和建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BS)在银行间市场顺利发行,这是我国首批政策规范下的资产支持证券,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次试点推出的两只证券均以信贷资产为突破口,即开元证券和建元证券分别以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公司贷款和中国建设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资产,统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相似文献   

4.
剥离抵押担保债券(Strippe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SMBS)是一种衍生的住房贷款抵押证券。其做法是将由房地产抵押贷款本金产生的现金流和由利息产生的现金流相剥离,并分别以两类现金流为基础发行贷款本金债券(PO)和利息债券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主要功能是为借款人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信用支持,即降低购房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建立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构,为广大中低收入者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还可根据住房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鼓励、引导和扶持商业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学峰 《金融纵横》2003,(11):15-1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对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进行拆分整合并销售的过程。即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其持有的抵押债权汇集重组为抵押组群,经过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的担保和信用加强,转化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而通过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流通,完成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抵押贷款由债权变现的过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及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及担保债务权证(CDO)。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类:优级贷款市场、次优级贷款市场及次级贷款市场。同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市场,二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为了回收流动性,将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将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发行MBS。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MBS又连同其他资产被重新打包,发行CDO。本文还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存在诸多障碍,为此,应加快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建设;加强专业性的立法工作;制订、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合理解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税收问题;建立住房抵押担保证券的发起人体系和特设目的实体;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设立担保系统及信用评级机构,完善证券评级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欧洲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设计者所面临的挑战是,既要设计出一套框架以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工具,又要能够控制担保性的按揭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一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通常被设计成具有不同期限和不同风险特征的几种债券,以迎合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主体是三家政府特许的机构,它们只对符合规格的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而其他不合规格的抵押贷款只能由私人机构代理其证券化业务,并需要进行一定的信用提供,这称为非代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本文对这类贷款的信用质量及其所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简单介绍了评级机构计算信用提高程度的方法,以期对非政府支持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给予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