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产品营销渠道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违约率高、稳定性低和绩效差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海南、湖北、河南等6个省份共57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治理"挤出效应"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客观存在传统社会规范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Ⅰ和关系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Ⅱ;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负向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定性,而关系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却正向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定性;农户法律意识显著负向调节渠道复合治理I"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而对渠道复合治理Ⅱ"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则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农产品营销渠道稳定性对提高交易弹性绩效和交易销售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生产者与龙头企业之间发生的违约行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等维度将农产品交易分为6种交易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研究认为: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影响契约的稳定性;公司+农户之间经常发生的非专用性交易经常出现机会主义行为,适合采用市场治理模式;其经常发生的专用性交易,适合采用双边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渠道的稳定性是营销渠道管理的重要课题,"农户?龙头企业"的农产品渠道模式是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主流模式,探讨这种渠道模式的形成与稳定机制是解决目前我国农业领域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方面。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龙头企业"渠道关系稳定的因素,并运用Logistic模型检验了这些因素对渠道稳定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渠道关系稳定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阶层线性模型这一分析工具,利用来自34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与之合作的554家农户的数据,同时从企业与农户两个层次研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关系治理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层关系治理直接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企业层关系治理中的信任与互惠通过影响农户层关系治理而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供需错位是突出矛盾之一。文章基于304份问卷调查数据,剖析兵团第五师葡萄产业融资现状,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农户融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种植时间、收入及规模大小对其融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生产信息的作用效果具有差异性;加入农业合作社和参与龙头企业订单对农户融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且能够有效缓解葡萄种植的资金短缺问题。农户的年龄、性别及学历对其融资需求的影响不显著;选择亲戚朋友、银行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对其融资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升农户自身金融素养、保障金融供给及促进金融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户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农产品收购市场中企业对农产品制定差别收购价格现象,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制定农产品差别收购价格契约行为,揭示了企业与农户不同主体对农产品差别收购价格形成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改进农产品收购价格契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果农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监测)成本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中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及不同经营规模农户销售农产品时面临的约束。研究发现:①信息成本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都有较强约束,农户都缺乏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较高;②谈判成本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销售行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③执行(监测)成本对较大经营规模农户销售行为的负面影响明显小于对中小经营规模农户的负面影响;④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对其销售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应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鼓励私人部门投资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以增加农户参与市场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文章分析了新疆昌吉市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善治格局的形成。方法 基于新疆昌吉市微观调查数据,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心理认知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并揭示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 (1)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总体呈现出“意强行弱”特征;(2)参与意识、效益感知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较小,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3)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意愿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较大,主观规范影响较小,效益感知和参与意识对农户参与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即通过农户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4)政策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存在,表明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结论 要保护农户环境权利,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要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要提供参与机会和拓宽参与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渠道联盟作为一种相互合作的网络组织,其建立与成功运作是建立在信任机制基础上的。博弈分析显示,盟员企业和核心企业采取信任的联盟总收益与不信任的收益之差随着信任度的增加而增大,信任机制实现了对联盟整体收益的提升作用。由于中国农产品渠道联盟中存在参与主体力量极不平衡、组织化和契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信任程度不高集中体现在农户和公司之间的脆弱关系上。温氏集团的案例揭示了相互认同、互惠、灵活性、声誉机制、有效沟通等关系治理手段对提升农产品渠道联盟信任水平的重要作用。构建农产品渠道联盟信任机制包含信任评审机制、信任形成机制和信任保障机制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亚玲  莫申生 《南方农村》2011,27(1):70-74,79
本文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信贷违约问题,在对信贷参与主体之间的违约行为进行了机理性描述之后。结合一次静态博弈模型、重复动态博弈模型对信贷主体之间的决策行为展开了研究。同时,将模型的均衡解置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利率异化现象对博弈双方的决策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探讨了缓解农村信贷违约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高昂的核查成本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信用社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农户违约行为引发道德风险和信用社核查行为降低道德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信用社选择核查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贷款利息和贷款期限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农户选择违约策略的概率临界值与贷款额度和核查成本存在正向相关性,与惩罚力度存在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农业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的关系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视为一种特殊的供应链关系:多个农户个体与单个企业组织分别为供应链的上游与下游;双方的关系治理由企业主导。借鉴国外供应链关系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试图探讨在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特殊情境下关系治理的作用机制及对企业合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的关系治理包含信任、互惠、互动强度和伦理4个因素;其中,前3个因素直接促进了企业合作满意度的提高,而企业对农户伦理感的增强则将增进信任与互惠,从而间接影响其合作满意度。总体来说,关系治理对合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式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产品营销渠道普遍存在营销效率低下、市场应对能力弱、对渠道成员的可控性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主体发展不成熟、结构不合理、成员之间关系不稳定以及政府支出不到位等方面。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必须以质量安全、高效运行、渠道安全、客户满意为目标,并从政府支持以及渠道主体、渠道结构、渠道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司与农户契约行为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公司 农户”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契约关系,但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公司与农户之间经常发生相互违约行为。本文以委托——代理和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公司与农户之间演化博弈的各种情况,分析了公司与农户违约行为的根源与规避这种行为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户林地未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实证角度论证了农户未流转行为的三方面关系。其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所得出的结果显示林地经营规模影响农户对林地的需求,但不影响农户对林地的供给,且与农户的未流入行为为非线性关系;资金状况显著影响农户的未流入行为,而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并不显著影响农户的未流出行为;林业服务状况对未流入和未流出行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为促进林地的流转应主要解决好资金和服务体系建设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8省1047个农户样本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就农户市场预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市场预判能力相对较弱,价格预测与实际吻合度在70%以上的农户仅占样本总量的18.53%,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农户市场预判能力高于西部地区;第二,养殖经历、养殖年限、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政府培训、金融借贷对农户市场预判能力影响为正;第三,养殖合同、同行竞争关系、鸡蛋销售难易程度、培训次数对农户市场预判能力影响为负。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加强农户培训、调动农户主观能动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 ,通过与农户的契约关系 ,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 ,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相脱节、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的状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但是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已处于过剩状态 ,温饱型的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状态下 ,不少龙头企业步履维艰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难以同农户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也无法起到“建一个企业 ,活一片经济…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北省790份稻农样本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食品安全观念与市场信任对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与市场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不断提升,但对农产品市场信任度不足,其食品安全观念提升与市场信任度缺失存在的现实矛盾是导致农户被迫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发现,身体健康程度较高以及有老人与小孩的家庭,更倾向于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且市场信任缺失导致的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土地市场的退出。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经济协会的四大功能 (一)协会促进农产品“卖难”问题的有效解决 表现一:通过协会之间及协会与农户之间的大联合,为农户提供组织货源、包装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引导等服务活动,极大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现二:拓宽了农产品销售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反思我国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失灵,提出第三方参与缺失或不到位,是造成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的重要症结所在这一假设,并对食品安全治理第三方的概念、特点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侧重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消费者与食品企业间的双重博弈行为及其导致的食品安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困境,然后通过MATLAB6.5模拟实验,比较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与不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时各利益主体间的行为选择和收益,进而得出结论: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情况下可以实现各个主体收益的显著增加,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必须要积极鼓励引入第三方参与。最后,对如何规范、培育和引导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