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制度、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受限于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宅基地制度不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不规范,阻碍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确定土地产权主体,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3.
曹昱 《山西农经》2015,(3):26+28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的土地资源需求有增无减,因此土地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效率显得至关重要。农村的土地流转现状反映了农民非农就业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情况,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密不可分。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有助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地区稳定发展的经济问题。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手,以西部地区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当地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这种城镇化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受制度、政策、城市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不彻底性。这种转移方式,一方面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并弱化了城镇化质量;另一方面,不彻底的转移增加了转移成本,且压抑了消费需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在于将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苏南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走内涵式城镇化发展道路,取得明显成效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研究苏南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施路径和绩效表现,对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苏南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  相似文献   

7.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滁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从完善城镇规划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推进城镇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普遍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我国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有利条件,也带来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城镇,从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和谐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探讨农村劳动力构成变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矛盾尖锐期、利益诉求多元化,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十分紧迫。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主要危机表征及其特点,揭示新型城镇化在治理方式、规划发展以及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危机,从而提出社会组织化解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危机的策略,即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功能,实现社会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新台阶。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同时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应当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体育事业向来为我国所重视,全民健身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视。城市地区的相关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建设都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反观农村,对于体育建设的重视程度仍有不足,资金投入也不够充裕,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势必会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也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调整。当前,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立足于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通过就地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与现有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一个大战略,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大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难题,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据和前提。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项目和模式、原则及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经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在为社会资源供应结构提供优化契机的同时,又向教育资源配置提出资源结构均衡的要求。均衡配置城乡中小学的教育资源,紧迫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夯实资源均衡配置的经济基础;二是拓宽乡村教师的来源渠道,改进乡村教师的供应结构,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山区贫困地区提出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和战略的选择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由于少数民族间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想尽快完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必须要将城镇化问题和战略选择结合在一起。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侧重研究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如何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全国的城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展进程受到人口、土地、资金、资源与环境等因素制约,因此,应采取大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产权不明晰、征地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农村集体土地的一部分,此举不仅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的开端,也为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注入新活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措施,研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能弥补现阶段征地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前端,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手段。与此同时,政府和市场也要注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之后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以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