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价的持续走高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几经调控之后,房价还是居高不下,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资的介入。由刚进入中国时的投石问路,到前几年的大举进攻,再到近几年的深度介入,外资一直以多种方式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为房价飙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一部分外资机构恶意炒作中国房地产的行为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外资炒房行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危害,揭示外资在华炒房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首次披露,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比例约为15%。此前,人们盛传进入中国房市的外资达几百亿元甚至是几千亿元。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是房价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吗?  相似文献   

3.
言实 《浙江经济》2004,(9):44-45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现象——炒房。从去年起关于温州购房团的种种说法就不绝于耳.很多人将上海、抗州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温州购房团的大举进入,眼下.长三角地区反“炒房”的政策频频出台.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不约而同地祭起了交易、税收等政策调控的利剑.以封杀“炒  相似文献   

4.
未来房地产销售状况主要取决于政策调整情况和市场因素,如严格实行二套房贷的政策,将对贷款炒房投机行为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房价问题比较复杂,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征收物业税是其中之一。物业税不可能大幅降低目前的房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都不可取。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真正的影响,是通过其具有的功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从而对理顺房价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毅  颜白鹭 《特区经济》2010,(1):264-266
自2002年起,外资基于人民币升值及中国资产回报高的预期而不断流入我国。这些资金多数涌入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自金融危机以来,外资开始有计划地撤离中国市场。对依赖于外部融资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外资的流入与流出有较大的影响力。外资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银行业也有着间接的影响。本文从以房地产市场为传导渠道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14,(13):34-35
正房产税在国外运营经验丰富,考察他们的征收原则与效果,有助于找到中国的方向。上海、重庆等地的房产税试点已经开展2年,但房价依然在上涨,北京的房价还拿下了全国冠军的宝座。当初呼吁通过征收房产税抑制投机炒房的专家学者们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呼吁加大征收力度。房产税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国外的运行机制如何?在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能否抑制房价的上涨?这些都是中国房产税开征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了20多年,在市场与行政力量的干预之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状态。中国房地产有着鲜明的特点,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比如房价增速过快、炒房现象严重、金融风险扩大、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等。为此,需要构建房地产税收体制、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减少房地产短期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引导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外资掘金烂尾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宏观调控以遏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为外资逐鹿中国房地产市场铺下了“红地毯”。近期来中国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的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基金,一批著名的海外基金投资机构纷纷活跃在烂尾楼市场。而外资之所以钟情“烂尾楼”市场,是因为烂尾楼交易及开发速度快,适合基金快进快出。事实上,近两年上海、广州、重庆等地的烂尾楼收购市场,早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余凯 《北方经济》2012,(21):53-55
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价飞速上涨,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空置率等反映房地产泡沫的指标远超过国际警戒水平,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我国房价飞涨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也影响到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甚至危及经济安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对飞涨房价加以遏制,通过宏观调控促使房价理性回归挤出房地产泡沫。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加强对房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4,(13):10-10
2004年的楼市,房价仍在上涨,同时是政策的不断收紧、炒房行为被不断约束打压。在繁荣、涨价、感叹和争论声中,不光是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房产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浙江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推动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经济学逻辑,认为社会各界对房地产市场的普遍误解,即混淆了房地产市场中一般均衡与分离均衡的概念,是导致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  相似文献   

13.
林华 《上海经济》2006,(3):31-34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微妙的趋势是,前赴后继的外资机构在对一手房市场集中火力的一番猛攻之后,已逐渐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尚未完全发达的二手房市场。  相似文献   

14.
袁燕 《西部大开发》2010,(1):48-48,44
2009年三季度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异常升温,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房价也快速上涨。外资对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也重现增长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小城市外资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原因,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宗连 《魅力中国》2010,(26):322-322
目前我国住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房价的调控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也关乎百姓利益,尽管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税收调控政策,但是收效甚微。房产开发商捂盘、投机者炒房、市场供非所需等非理性现象严重仍然充斥整个房产市场,在此背景下,该采取什么样的税收政策以应对不断攀升的房价,这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通过分析长沙市房地产市场价格趋高的原因,探讨应对高房价的税收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06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国家从最初的调控到前一年的“国八条”,再到当年的“国六条”,以及在此基础上细化的“国十五条”,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因此有所缓解,但房价过高问题却更显突出,消费者期待的房价回落并没有出现。2006年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畸高的房价、过快的涨幅、膨胀的利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桀骜”与“任眭”让社会公众饱尝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正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次级债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和大量贷款炒房。对于中国的炒房者来说,也要“盛市思危”,警惕房地产投机中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徐超 《东方经济》2004,(11):12-13
正当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商以及炒房大军在全国各大城市四处出击哄炒房产的时候,国务院果断下发了一道通知,将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及以上,与此同时,银监会也加强了对房产信托的监管力度。中央欲实施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软着陆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而作出的这些调整也势必会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会放松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适当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因为房地产投资减速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房地产投资减速,那么与房地产相关的钢铁等部门会受到较大影响。2005年下半年之后,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希望放松对房地产调控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