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0,(15):6-6
“表面看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是负面因素,但从实质上看,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调整的表现之一,中国经济接下来将经历非常关键的经济转型调整时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哈继铭  相似文献   

2.
本刊 《新金融》2014,(10):4-12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论坛主席、国务院参事夏斌先生主持了此次会议。论坛理事长连平先生以及兴业、瑞穗、广发、光大、华泰等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参加。论坛以"新常态与稳增长"为题,探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及未来展望,讨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和特点以及促改革与稳增长之间的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参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各抒己见,提出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速览     
《金融博览》2013,(8):50-51
01IMF: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发布评估报告表示,近期中国面对的挑战是保持金融稳定,控制信贷增长和非常规形式贷款。金融、财政和房地产脆弱性不断积累,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报告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在7.75%左右。7月早些时候,IMF首席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表示,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效投资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6.
摘要: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7.
扎实的调研数据、冷静的模型分析之后,国富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刘海影先生的结论显得独到而悲观: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终将回落至5.5%,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期货》2014,(4):60-63
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变化,牵动着整个市场。但对于增长前景,却有着冰火两重天的预判,乐观者认为还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悲观派却认为国内外环境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蕴含着极高风险甚至可能崩盘。对于经济前景和改革动向。中银国际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6,(3):39-39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由于政府正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和一系列促进内需的政策.中国200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将从8.4%调高到8.6%。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房地产建设活动会进一步下滑,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2014年中国第四季度GDP数据显示其增长7.3%,与三季度持平。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服务业超预期增长所致。然而,房地产建设活动进一步下滑,受此影响,中国经济环比增速仍明显下滑。在汪涛看来,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她的理由是,从去年四季度房产销售面积数据来看,其同比  相似文献   

11.
以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与NTA 消费水平和劳动力收入数据为样本,测算中国人口红利的起止期,比较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与澳大利亚等代表性国家收获人口红利期间与人口红利消散后的经济增长。结果显示,在人口红利消散后,这些国家无一例外进入了经济低增长时代。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同样面临有效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需调整人口政策与劳动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2.
李迅雷 《新金融》2023,(3):10-14
近年来,世界形势变得愈加复杂,新冠疫情更是增添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诸多不确定性。分析与研判当下外部经济环境与未来走势,对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客观清醒的认识十分必要。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低增长、高震荡时代,而中国经济也会因低消费、人口老龄化而不容乐观。没有一种模式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未来,唯有持续改革、调整方向才能在逆水行舟中乘风破浪前行。本刊摘编此篇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09,(3):31-31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近日表示,保持中国经济增长要依靠改革,而发放消费券也许是见效最快的手段。哈继铭建议多管齐下刺激经济,在财政政策方面,除了降低增值税和营业税率,还要允许个人按揭贷款利率支出抵扣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有言,对于一种经济现象,一百位经济学家给出一百零一种经济解释。但对于中国经济现象,一百位经济学家给出同一种经济解释—不懂。巴里.诺顿先生是个例外,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以转型之笔诠释了中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正>外媒报道称,尽管国际环境充满变数,但是不少经济学家与企业领袖们仍然一致认为,中国将继续扮演世界经济增长引擎这一重要角色。由于出口下滑、投资降温和工业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但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鼓励创新和经济结构升级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对此,标普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经  相似文献   

16.
观点     
《证券导刊》2009,(3):8-8
哈继铭:09年GDP增幅或仅达7.3%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日前表示,中国经济今年要实现增长至少8%的政府目标有困难,料全年增长率仅达  相似文献   

17.
过去20年支撑增长的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终结与逆转,下一个5年的增长动力在哪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靠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从三个角度研究未來5年中国的城市化、科技产业链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数字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会增加城市对经济和人口的承载,因为每10年数字经济都会由于新科技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传统的巨型机到微型机再到个人计算机,以及桌面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2013,(10):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过去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现在和未来仍是最大的红利。今后若干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方面是由于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新的动力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争鸣     
《金融博览》2014,(22):10-11
“中国经济的形势正在实质性好转,2015年将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之一。”——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现实情况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由恢复性增长因素、学习性增长因素和领先性增长因素混合构成。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由软性制度、强制制度和契约制度三层制度因素决定。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变迁和制度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本文提出新供给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侧重供给侧的制度供给,从供给侧研究供求均衡问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并以此测算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是因为实施了解放供给约束、推动供给创新的制度变迁。如果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进一步释放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侧活力,以制度供给进一步创造制度红利,将人口红利升级为智力红利,中国的经济就能从学习型进步提升到领先型进步,就能为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继续做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