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今年两会代表的提案来看,无论是两会代表,还是专家学者,对主要由富人购买、使用的豪宅别墅征收物税是一致赞同,但对主要由中产阶层(或工薪阶层)购买、居住的普通住房该不该征收物业税与如何征收则存在很大分歧。笔者以为应率先向大套型住房开征超标物业税.这样可降低开征物业税难度,又有助于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颖  陈彦旭 《企业经济》2015,(1):173-176
深入推进房产税改革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个人住房合理有效地征收房产税,发挥其在增加地方收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提高住房持有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对促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我国税收体系、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从物业税到对个人住房征税的改革历程,阐述了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必要性,通过对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改革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性地对我国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制度设计进行探索,力求破解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所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王瀛 《英才》2010,(7):108-109
从房产税推进到物业税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对各地征收对象很难衡量、征收细则也并未明确,在全国范围内的具体实行.恐还有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4.
正房产税自2011年上海和重庆试点开征以来,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经常出现混淆房产税、房地产税及物业税等税种的现象。为此,本文对房产税及相关税种进行辨析,明确各税种内涵,再结合我国国情,论证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物业税。一、城市房地产税以房地产为对象进行征税,最早可追溯至周朝的"廛布"。新中国建立后,政务院在1950年颁发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确定征收房产税和地产税。此后合并二者为  相似文献   

5.
锐声音     
“我的观点是国家应该征收物业税。如果第一套房子不收物业税,那么,第二套房子应该收物业税。物业税将提高房子闲置成本,如果一个人有多套房子,不用的话,就会转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丙森  四海 《英才》2005,(7):104-104
最近,政府又出台了调控新招,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一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原因是,《意见》中的某些规定对老百姓房屋理财有较大的影响:自2005年 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 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相似文献   

7.
何时开征物业税,已经议论了好些年。2005年我在一篇介绍新加坡住房制度的文章中,就曾建议借鉴新加坡征收物业税的办法。今年,在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的“工作意见”中,已把研究开征物业税列入工作计划,说明出台物业税的日子可能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8.
最近,以税收平抑房价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先前传出物业税要征收了,再是住房特别消费税和住房保有税,近日又传新型房产税即将试行。这些成了股市做空地产的幌子,也是地产股连续领跌市场的兴风作浪者。如果房产税开征,就意味着物业税、住房特别消费税和保有税被宣告死亡。保有税是物业税的新变种,物业税面临着公有地权与70年有限使用权的矛盾,因此,开征房地产财产税在法理上行不通。严格来说,房产税是财产税的一种,在法理上有问题。至于房地产消费税,面临着房地产属性的难题,如果将房地产视为消费品,明显与国际标准违背,也必须修改GDP的内核,既然住房不是消费品,没有理由对其征收消费税。鉴于此,立  相似文献   

9.
包宗华 《上海房地》2009,(10):52-53
何时开征物业税,已经议论了好些年。2005年我在一篇介绍新加坡住房制度的文章中,就曾建议借鉴新加坡征收物业税的办法。今年,在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的“工作意见”中,已把研究开征物业税列入工作计划,说明出台物业税的日子可能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我国的物业税可能会在一些小城市试点开征。通过开征物业税,可以让多占住房资源的人合理付费,来遏制炒房行为。”7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桓在“新时期纳税服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发表的言论引起了媒体对物业税由“空转”走向“实转”的再次关注。目前,全国有6个城市和地区开始对物业税征收进行试点,但试点仍处于“空转”阶段,即模拟运转,在各个城市分别采用不同的改革方案进行试点。同时,有关部门对物业税进行实际征收的“实转”试点城市选择正在进行当中。但是,记者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了解到,…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9):24-24
“用物业税抑制‘多套房’。”——经济学家樊纲近日表示,通过物业税来调节市场对大户型住房需求和多套住房需求,也是来调节长远需求和当前需求,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效果是”一箭多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地产》2006,(3):70-7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对第二套住房征物业税的说法给予了澄清,“不管你有几套住房,几十年前买的还是刚买的,只要你持有房产,就都得交物业税。”  相似文献   

13.
1月18日京城某媒体刊登了一则《住房公积金拟征收个税》的报道称,北京市地税局局长王纪平表示,住房公积金拟征收个税。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不仅北京的百姓、专家、媒体议论纷纷,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也对此事极为关注。因为住房公积垒如果征税涉及人群会众多,以致于当天迟些时候王纪平立即发表声明称,“关于《住房公积金拟征收个税》的报道严重失实,完全是宣传误导。”尽管如此,关于要不要对住房公积金征税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交通、通讯方式导致的人口流动性增强,富裕群体热衷于购买休闲度假和投资用途的第二住宅,多套住宅规模呈扩大趋势。多套住房可以分为转卖和暂时空置、购买后出租、自住用途第二住宅。从短期来看,在一个供求均衡的市场,第三类第二住宅的冲击会导致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下降,前两者不影响。供不应求市场和供求均衡市场结果一样,但影响更大。供过于求市场则没有影响。从长期来看,结论依然和短期一样。可行的政策有加强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征收物业税减少住房的空置和闲置等,并提出了改进中国多套住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05,(11)
6月1日开始,宏观调控新政落槌定音:个人购买住房2年内转让全额征收营业税;超过2年(含2年)转让,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非普通住房差额征收营业税。而2年的时间则是以楼盘交付后缴纳完契税为起始的。并且,购买非普通住宅时,征收的契税从原来优惠的1.5%回复到3%。和全国很多城市类似  相似文献   

16.
论物业税能否成为地方财政的主体税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征收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使之成为我国地方财政的主体税源,而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物业税的征收方案。针对不同物业税征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仅合并房地产保有环节税种不足以使物业税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物业税的征收,才有可能使物业税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主体税源。  相似文献   

17.
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明确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对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并转手交易者,征收差额营业税”。同时,列出普通住房的三大原则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  相似文献   

18.
物业税是一种定期评估,征收财产税的方式。如果实施物业税征收方式,毫无疑问会使新房屋购置价格大大降低,这也是最为普通市民期待之处。然而,法律的出台必须要考虑周全,要考虑调控对象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现实,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要慎重考虑和解决的,否则必然会带来极大麻烦,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业税开征的必要性及难点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一词最早在我国被正式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中。该文件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对房地产征收物业税,并以财产的持有作为课税前提、以财产的价值为计税依据,而在我国,物业税仍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只在几个试点城市空转运行,关于物业税开征的利弊争论一直存在,是否开征物业税以及如何征收都是尚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老百姓拥有自己的房子才几年?现在征收物业税不现实。"当问及物业税时,这样的回答并不在少数。开征物业税,是又一次"虚惊",还是改革的步伐已经渐行渐近?国务院转发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沉寂了两年的物业税改革,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