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融资压力大、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这里既有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发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笔者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经验,提出国内房地产企业应利用海外资金长期看好国内房地产业的良机,积极与海外资金合作;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加快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较小的资金流量推动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运转,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风险较大的行业,房地产的开发需以强大的资金为支柱。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其他的外部融资方式所占比例较低,从而增加了房地产业的融资风险,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本文对房地产业融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国内的房地产融资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房地产的"资金,市场,土地"三大要素中,融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与推动力。本文拟对房地产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国内房地产业的融资方式作了阐述;同时剖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勇 《当代经济》2006,(12):123-124
房地产业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下,资金瓶颈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日趋明显,传统的融资渠道日趋紧缩,致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前期资金运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从而融资渠道的拓展势在必行,如何把握时势并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最佳的融资途径应是每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亟需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属于高度资金密集型产业,拥有广泛的资金来源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房地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然而,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房地产银行贷款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国家收缩银根,使得严重依赖于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业的融资难度加大,加上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及其结构,并提出了现阶段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房地产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拓展房地产业融资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公司资金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如备 《当代经济》2006,(10):51-52
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资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好资金的筹借、运用、回收将是房地产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从融资角度简单介绍了房地产业资金现状,然后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资金运用管理和资金的回收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作为一种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下,资金瓶颈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日趋明显,传统的融资渠道日趋紧缩,致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前期资金运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从而融资渠道的拓展势在必行,如何把握时势并结合自身条件选择最佳的融资途径应是每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亟需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行业中的资金需求也变得更大,因为房地产业在正式的开盘售楼之前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土地购买、工程施工以及其他的工程开支,往往房地产企业自己是不能够支撑其庞大的数字的,因此必然通过融资的方式来继续工程.融资也是房地产企业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融资不够可能会导致工程中断甚至造成"烂尾",使得整个工程没有利益可言.本文将就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进行仔细的研究,探讨其融资渠道选择给房地产企业造成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对金融业有较高程度的依赖性,房地产业融资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融资成本和开发风险。因此,选择有效的融资渠道、确定较低风险的融资方式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客观问题是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据估测,80%左右的资金都是通过住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陛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来自商业银行信贷。这样,房地产业投资的市场风险和融资的信用风险都集中于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文件限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这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房地产企业备受房贷紧缩困扰。如果不能寻求到新的融资模式,众多抗风险能力弱的房地产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对金融业有较高程度的依赖性,房地产业融资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融资成本和开发风险。因此选择有效的融资渠道、确定较低风险的融资方式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客观问题是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据估测,80%左右的资金都是通过住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来自商业银行信贷。这样房地产业投资的市场风险和融资的信用风险都集中于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文件限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这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房地产企业备受房贷紧缩困扰。如果不能寻求到新的融资模式,众多抗风险能力弱的房地产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为了满足资金需求,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资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好资金的筹借、运用、回收将是房地产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从融资角度简单介绍了房地产业资金现状,然后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资金运用管理和资金的回收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1)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的开发资金需求量庞大,这使得融资对房地产而言相当重要,可以说,房地产融资是房地产项目成功的基础。文章从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属于高度资金密集型产业,拥有广泛的资金来源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房地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然而,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房地产银行贷款的相关政策,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国家收缩银根,使得严重依赖于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业的融资难度加大,加上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尚未完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及其结构,并提出了现阶段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房地产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拓展房地产业融资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特点是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慢,对资金的依赖度很高,因而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从分析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荣华  刘芬 《时代经贸》2006,4(12):77-78
房地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成为房地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武汉房地产企业具有数目众多。但是规模小、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因此,研究武汉市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探讨融资渠道创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国家和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实施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后,如何尽快调整房地产融资渠道,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运行每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程序都应该用大量资金加以支持。因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长、资金周转不够快,所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需求是内源融资的资金量所无法满足的。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通过外源融资的途径来得到资金,顺利进行开发项目流程,这样企业才可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议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之一的房地产业,资金瓶颈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日趋明显,如何解决好房地产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当务之急。这迫使房地产企业由过去热衷的“关系竞争”进入到“资本竞争”的新阶段,而影响房地产企业资本能力的关键在于恰当的融资策略。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融资问题关键不是资金的供给,而是融资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一、房地产业融资现状的分析 1.房地产业间接融资过多。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先以白有资金和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取得“四证”,再以开发贷款和垫资尽早拿到销售证,最后利用个人按揭贷款完成开发。按照以上的潜规则,房地产开发商只要有少数的自有资金就可以顺利地进行房地产的开发。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70%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造成了房地产业极大的金融风险。一旦商品房滞销,开发商资金周转不灵,就易陷入资不抵债和银行债务难追偿并成为坏账死账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融资成本的大小及开发风险.本文通过揭示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以间接融资为主,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成因,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融资模式的多元化选择与防范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