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度,奉贤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47.3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1457户规模企业完成产值749.39亿元,同比增长了22.7%,规模企业产值比重达65.3%,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规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5亿元,同比增长40.1%。预计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0.18吨,比上年下降5%以上。我区工业经济能出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是近年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石河子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喻明惠汤小田自改革开放以来,石河子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总量和实力有较大提高。199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7.82亿元,...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2,(4):58-58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  相似文献   

4.
1999年1月份,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步良好。一、一月份经济运行主要特征1.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第二产业增长领先1月份,上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0.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11.3%。第二产业增长最快,当月实现增加值132.69亿元,增长13.9%,高出GDP增长率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落后于第二产业,当月实现增加值134.01亿元,增长7.3%,其中金融保险业与上年持平。2.工业生产增长加速,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1月份,上海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4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23.4%。这个增长率比上…  相似文献   

5.
工业生产继续稳步增长,产销衔接水平正常。1-11月全兵团完成工业增加值39.56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增速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高点。预计全年可超额完成46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计划目标。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2。5%,与上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宏观经济发展呈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7.8%,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1.5、6和10.3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南汇作为上海大都市的郊县,根据市对郊县的功能定位,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近年来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重点行业的发展步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至1996年底,南汇县三次产业结构比按“二、三、一”序列排列为58.6:30:11:4。工业经济在南汇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增加值占GDP一半多。根据南汇县提出的“增量调整为主、存量调整为辅、增量与存量调整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峨山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峨山县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完成了11911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50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46714万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45455万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5.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上年增加417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10045万元,比上年增长42.2%。  相似文献   

9.
奉贤区立足区情实际,坚持二、三、一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比重。据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区GDP比重的3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4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3.1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实现三产税收8.5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8.7%,其中三产地方税收占到了全区地方税收的51%。第三产业的税收已成为奉贤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食局大力弘扬“以机制创新推进改革,以发展创业搞活经营,以服务创优转换职能”的“三创”精神,壮大了企业实力,促进了全区粮食经济长足发展2005年完成粮食经营总量57万吨,实现销售收/23703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58%;粮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214万元、利税6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5%、16.8%;招商引资总额达10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2,(5):32-33
2001年,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计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54.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增长10.7%。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49.6:35.5变化为14.4:49.3:36.3。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0465元,比上年增加91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3,(4):42-43
2002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测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1055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这标志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新的台阶。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0.0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09.5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52.52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4:49.3:36.3变化为13.2:50.3:36.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0和0.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4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相似文献   

13.
经济运行概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286.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7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9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845.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1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5.5%、37.0%、27.5%。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特点 1、工业快速发展,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宝鸡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8户,产品销售过亿元的企业76户,过10亿元的企业1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6.9亿元,增长25.1%,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1.7%。工业增加值与2000年相比净增145.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7%提高到57.8%。  相似文献   

15.
《齐鲁粮食》2003,(4):42-42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市辖工业总产值实现27.77亿元,较2003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3.47%;工业增加值实现9.75亿元,较2003年增长68.68%,年均增长13.96%;在工业经济的有力带动下,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3.26亿元,较2003年增长54.8%,年均增长11.5%;人均GDP实现884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  相似文献   

17.
1.在全市工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2009万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4.84亿元的35.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亿元的3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359万元,占全市33.4%;规模以下实现工业增加值19650万元,占全市4亿元的49.2%。在全市十县区中率先实现了县域经济由农业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6.4%,比上年同期回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投资所占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戬浜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加1.73亿元,增长44%;实现工业利润4892万元,比上年增加1629万元,增长50%;第三产业利润1110万元,比上年增加860万元,增长3.4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70万元,比上年增加2300万元,增长2.7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880万元,比上年增加5500万元,增加45%;外贸解交额实现7800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增长63%。以上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说明:全镇的经济工作结束了连续几年步子不快的局面,是多年来的第一次较大飞跃,是撤乡建镇后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胜仗。作为镇的主  相似文献   

20.
《齐鲁粮食》2010,(8):36-37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