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矿业迅速发展,年矿石采掘量已超过60亿吨,从业人员近1000万,固体矿产开发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矿业发展而崛起的矿业城镇300余座。但不可忽视的是矿业开发也带来一些环境污染和破坏。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实施及实践的归纳分析,针对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在分析甘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对补偿主体、方式、类型、标准等进行阐述,最后从矿山生态补偿的法制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基金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通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目前矿产资源和有关法律的设置中,尚未建设成立专门的资源开采不畅制度,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彭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12):252-254
当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缺乏环保意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出生态公路的特征,阐述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界定了旅游环境的概念,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水环境、土壤、植被和景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赤城县地处塞外,与北京市毗邻,历史上,其境内的赤城温泉享有“关外第一泉”的美誉,至今兴盛不衰,近年来,赤城县立足可持续发展,坚持依法办矿、科学办矿,全县矿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并涌现出了张家口铅锌(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全省闻名的科学办矿典型。各级领导及省内不少专家学者对赤城县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矿业开发环境多次予以高度评价。为此,本刊特邀赤城县委、县政府和县地矿县几位领导围绕如何开矿、管矿说说想法,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划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资源赋存、生态环境和产业链等方面,指标数量比较多,在运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愈发显得重要。通过加大政府宣传干预力度,加大教育发展,引导群众生态环境树立意识措施,开展国际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途径能有效解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陕西省凤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采是陕西凤县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矿产企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凤县经济以一个平稳、快速的态势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为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首先调查研究了凤县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原因,进而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经济地位、国防地位在资源短缺的形势下显得日益突出。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周边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矿业发展起步晚,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且与云南具有极强的地缘性,是云南矿业走出去的首选目标之一。矿区位于缅甸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缅甸")中北部曼德勒省皎施县东南100°方向。区内交通便利,皎施矿床不同于国内矿山,属于较为简单的地表露头矿,勘查及开采成本都较为低廉,根据目前地质勘查成果来看,石英脉沿倾向、走向延伸都较稳定,南北长约3000m,且未控制到尖灭,因此该铜矿床具有非常良好的成矿前景,在目前市场铜价格一般的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根据研究区投资环境的相关分析,曼德勒省是缅甸矿业投资合作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6.
镜泊湖风景区是黑龙江重要的旅游和度假圣地,具有丰富多彩的湖泊环境,奇特壮观的火山熔岩特点,国内罕见的地下森林景观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经济。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镜泊湖风景资源正在承受到潜在的危机,应亟待解决镜泊湖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开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的分析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在新时代地质工作中的需求,结合发展需求分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进一步总结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实施以来的重要成果贡献;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还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针对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提出几点建议。可为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当代人不能以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所以应结合我国各地域生态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