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村改居"社区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出现的,它是有别于村委会和居委会的一种过渡性质社区模式。由于其产生时间较晚,"村改居"社区的改制工作仍在摸索中,其财务管理及经费保障也相应滞后。本文着重分析探讨近三年来昆山市高新区"村改居"社区财务管理及经费保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指示精神,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期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中情况的研究,分析“村改居”社区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其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城镇的基本单元,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关乎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推进。社区党建在城市发展和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组织架构有待健全、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党建动力有待激活三个方面的发展困境。为此,应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思想引领、优化党建设施为着力点,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党建的困局。文章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和社区党建的内在联系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总结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社区党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村改居"社区作为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产物,有着"亦城亦村"的特殊性,此种转变会使得管理体制、群众思想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而这势必就会加大"村改居"社区工作的难度。有鉴于此,从"村改居"社区的概念和独特性出发,探讨其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城镇化的根基,文化的认同是城镇化的粘合剂,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遗产城市、美学城市、生态城市和人本城市为文化维度,为全球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加强顶层设计,秉承文化自觉,传承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为文化语境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优化产业路径,加强城乡配套,实现创新驱动的探索和实践,是寻求城乡认同,消弭城乡心灵距离,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有益方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5,(27):213-215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把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有利于新型城镇的"旅游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将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型社会"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先行先试的重大优势,抓住新型城镇化机遇、加速发展长沙旅游产业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参与社工机构的社区教育项目情况并非如社会工作者预期一样乐观。评估老年居民对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社工机构开展项目之前必须认真做好的功课;同时还应了解"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与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区别,找出影响"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意愿的因素。对这些问题的准确判断是顺利推进社工机构"村改居"社区老年居民教育项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乡村发展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数字乡村"概念被提出以推动乡村各级建设。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握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产品策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乡村"人工智能化"特征,推动江西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将为江西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展现乡村价值的社区营造——日本魅力乡村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魅力乡村建设实现了乡村产业、人口、社会、土地的同步城镇化,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文化、景观风貌得到了传承,成为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回顾日本魅力乡村建设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日本乡村建设重视政策引导、法律制度建设、资金援助、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保障性制度设计,同时,把"人"、"文"、"产"、"地"、"景"五类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通过"村民主导,政府协作,社会支持"的组织方式,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营造模式,集合本土居民的建设热情和智慧,从根本上提升乡村的产业、文化、景观生态等多元价值,转变村民对乡村的固有认知,最终社区营造带来的这种可持续的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从根本上促进了魅力乡村建设愿景的实现,这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本土城镇化和乡村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应结合贵州当地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正确选择城镇化建设模式和文化定位,创新文化注入城镇化建设的手段,做到现代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相似文献   

11.
杜永道 《秘书工作》2010,(11):57-57
古代印度人用梵文字头表示数目,这种数字几经演变,传到阿拉伯帝国。12世纪阿拉伯人将其传入欧洲,故而欧洲人黎之为阿拉伯数字。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才变得和今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江苏远东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于1990年由蒋氏兄弟二人及其亲戚朋友投资180万元共同创办.15年来,已由只生产民用硬电线产品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产业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下属12家全资和控股企业,资产达20亿元,员工3600余人,主要业务涉及电线电缆、医药、新材料、投资、证券、管理咨询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劳动法也在不断的发展.每一次的立法进步皆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每一次的立法进步都是因资本升级而需要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我国的现实选择是继续推行“希克斯标准”进行劳动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而“帕累托最优”只能作为我们今后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不断进行城乡、地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到未来某一时期,行业与地域结构调整到位,以“帕累托最优”方式来保护劳动者权益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5.
16.
无"人"则"止"     
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时说:企业的“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念“企”。无“人”则“止”。在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特别是没有能人,企业就不能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能人,或者有了能人却留不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足发展。 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各类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呼唤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 记者:近几年,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曾经辉煌的民营企业在走下坡路,甚至顷刻间轰然坍塌.对于这个现象,您是怎样看的?  相似文献   

18.
不战而胜 蒙牛一创立.学习的便是“不战而胜”的思想。《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蒙牛文化基本上是“反战”的.我们推崇的许多理念体现了这一思维。比如,“与自己较劲”,“调整自己最简单.改变别人难上难”,“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要自责.不要指责”.“放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别人的灯”……在容易发生人际冲突的地方,我们竖起这样的牌匾:“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一场马拉松,参与其中的"队员",耐力比爆发力更关键,在两个十年的交汇点上,西部各城市都设计了一套新标签.例如在金融领域,重庆提出要做"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成都亮出了"典型中国西部之心"的城市定位,打造"西南区域金融中心".其它西部内陆省会城市,如贵阳、昆明、兰州,已不在第一阵营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陈方建 《物流技术》2004,(3):J001-J001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高投入低产出”式的低效增长模式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这与我国提倡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是背道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