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才》2000,(11)
据悉,MP3.com 公司是美国加州圣迭戈的一家网络新秀,老板罗伯逊是加州大学毕业的一名学哲学的本科生。他于1997年11月创立 MP3.com,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打下了一片江山。到目前,网站访问人次每日达到50多万,公司上个季度总收入为2000万美元。MP3.com 公司的生意火了,名气响了,但遇到的麻烦也大了。许多传统唱片公司认为  相似文献   

2.
埃利奥特·温曼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企业家,在过去的12年里他创建了两家快速成长的公司,而且这两家公司年收入都达到了数百万美元,但最后由于资金不足,这两家企业都被迫出售给了其他公司。1989年,温曼在他的家乡创建了第一家公司——软件产业集团。“我们主要发行杂志,承办会议,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许可 《经营者》2000,(7):17-18
在美国那斯达克,他用"概念上市",股票从最初每股不足1美元,迅速突破10美元大关。几乎在一夜之间,股票市值达到上亿美元,公司资本增值上千倍,他也摇身变成亿万富翁。关于梁舜钧,本刊在去年12期曾作过概括性的介绍,但此文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他作为股票投资商的"域外风采"。  相似文献   

4.
梁冬梅 《英才》2006,(9):32-32
结束了对中国5天的访问,辉瑞制药公司CEO汉克·麦金内尔(HankMcKinnell)回到纽约刚一周,公司就发生了“政变”。2006年7月28日,董事会决定汉克提前退休,由公司副总裁、毫无制药业经验的杰弗瑞·肯德勒(JeffreyKindler)接任。谁让麦金内尔惹了那么多麻烦呢?别的先不说,光是围绕他的薪水,就引起了美国上下的各种讨论。自2001年上台至今,虽然通过并购使辉瑞公司成了制药界龙头老大,但是公司股价却跌了46%。麦金内尔本人的薪水却高居不下,每年尽享6500万美元的高薪。即使退休,他也可以拿到每年650万美元的退休金,或者一次性拿到83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1977年,一个对哈佛大学的文凭不屑一顾的年轻人毅然决定从哈佛辍学,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和朋友一起创建的公司--一家当时小得没有几个人知道名字的公司.正是这家公司,上世纪80年代后半叶,在这位怪杰的领导下,股价由1986年的2美元一路飚升到105元.1998年9月16日,这家公司打败了当时美国的巨无霸--通用电气,以262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成为全美社会最大的公司.这位怪杰也成了世界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这家公司就是由比尔·盖茨一手经营打造的微软公司Microsoft!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微软公司2003年列137位,2004年列130位.  相似文献   

6.
梁冬梅 《英才》2007,(5):37-37
在担任阿什兰石油公司CEO的16年间,他将公司年收入从4.45亿美元带到了96亿美元,进入财富500强。但在公司扩张过程中,他也因触犯法律,被判入狱。  相似文献   

7.
在他对外公布要用291亿美元收购主要竞争对手的同时,他给他的前任发出了一封邮件:你相信吗?我们做到了!2011年年末,美国《首席执行官》杂志将年度最有价值CEO颁发给了乔治·帕兹,美国快捷药方公司CEO。这是个不为人所熟知的CEO,而在他的带领之下,这家公司从默默无闻成长为行业巨头仅仅用了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8.
泰·沃纳在2003年福布斯排列的全美400名大富豪中,位居第30名,但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因为他太不爱"出名"了.多年来,他只接受过两次采访,也只是大致谈谈他的事业,其他方面任凭大家去猜测.1 986年他自立门户,成立了泰股份有限公司.他一面自己设计绒毛玩具,一面思索公司将如何发展.那时,市场上的绒毛玩具大都是10到20美元一个,而价位低的玩具却"无一不是垃圾".  相似文献   

9.
看到同事大刘在公司群里留言要来公司上班,我们顿时如临大敌,都纷纷劝老板,有的说:"千万不能让大刘来上班,如果他来了,我们就麻烦了。"有的说:"大刘来上海,我不反对,但是我反对他在我们公司上班。"更有的说:"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别叫他过来上班了,在外面又不是招不到人,再招一个就是了……"  相似文献   

10.
尹龙  伏昕 《中国企业家》2013,(17):34-35
本期做客"变量"的,是民生银行股东筹建的电商公司总经理尹龙。过去十多年间,作为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分管过电子银行、支付、理财、衍生工具领域。新趋势下,他认为金融改革不要永远停留在虚的探讨当中,要真正去探索实践。目前,公司还在筹备阶段。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投资人,经营管理团队还在协商阶段,这个平台未来可能叫"合一行"今年6月下旬,我们开始组织筹备发起一个电商公司,但这个电子商务公司本质上不是银行投资成立的,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民生电商"这个名词。为什么呢?一方面,银行投资办电子商务公司会有很多麻烦,并且银行越大越麻烦,因为银行的决策链条是既定的,不可能为了办电子商务公司把银行的决策链条全部推翻。互联网有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公司(GE)前首席执行官,被誉为"全球第一CEO".自1981年接手GE以来,在20年时间里,他使GE的市值达到了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10位提升到第2位.  相似文献   

12.
因为漠视、欺诈消费者等原因,一些曾经辉煌的大公司被大企业病击中,命运悄然转变,继而消失,令人唏嘘。"电脑大王"王安美籍华人王安博士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也曾是蜚声中外的"电脑大王"。据公开资料,王安194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5年赴美,1951年他除了哈佛大学的学位和600美元积蓄之外,一无所有。但他以惊人的魄力,在美国办起了第一家华人经营的高  相似文献   

13.
高露洁公司是以经营牙膏为主的企业。创业的头几年,尽管其产品质量不错,但销量总上不去,因此业绩平平。公司的决策者虽然绞尽脑汁,但一直想不出一种有效办法。后来老板横下决心,公开征集良策。他在媒介上登出告示:"谁能想出使高露洁牙膏销路激增的创意,即赠送10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14.
零钱兑换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名叫默巴克的普通学生,他利用闲暇时间承包了学生公寓的打扫工作。默巴克在墙角、沙发缝、学生床铺下面扫出了许多沾满灰尘的硬币,他将这些硬币还给同学时,谁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情。默巴克给财政部和央行写信,反映小额硬币经常被人丢掉的事情。财政部很快给他回了信:"每年有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全国市场上流通,但其中的105亿美元正如你所反映的那样,被人随手扔在墙角和沙发缝中睡大觉。"看到这  相似文献   

15.
贾西 《新远见》2008,(2):122-127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临危受命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国务卿时,其首要使命是如何"引导"石油输出国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结算货币。基辛格成功了,他通过沙特说服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最终使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在此后的三十年里,"石油美元"在成就了美国金融霸权,给石油输出国带去无数财富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风险甚至灾难,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运动中,上演了一幕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16.
火拼到家O2O     
创业者、大公司都杀入"到家"服务,希望聚合最后一批还没有被互联网改造的线下人群。这注定了是一场拼钱的战争"我每天都是被阿姨叫醒的。"58到家CEO陈小华这样调侃自己。新身份给陈小华带来了新麻烦:作为把控用户体验的管理者,他家门铃每天被维修工、美甲师、钟点工阿姨按响……做产品出身的陈小华,很看重这一点。陈小华虽未领到58同城的"硬性指标",但他认为"58到家是58同城的未来"。互联网圈儿的战火永无停息,电商大战、百团大战,如今烧到了offline。O2O被纸上谈兵一年多后,终于找到了第一种切实的落地模式,创业者、大公司都杀入"到家"服务,希望聚合最后一批  相似文献   

17.
这个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他的公司在成立的最初十二年中,有十一年的软件销售额实现了百分之一百的增长幅度。他的公司以两干美元起家,最初只有四名员工,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他成为了硅谷首富.二零零六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他排名第四,身价一百九十五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商事     
摩托罗拉二季度恢复元气2004年第2季度,摩托罗拉公司的销售额为87亿美元,较2003年第2季度62亿美元的销售额增长了41%。依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04年第2季度,摩托罗拉公司实现税前收益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12亿美元的税前收益增长了614%。但摩托罗拉在本季实亏损2.0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9美分;摩托罗拉的经营业绩中包括了为配合摩托罗拉的控投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上市带来的8.98亿美元的非现金税务费用。本季,摩托罗拉公司实现了9.94亿美元的正现金流,公司在第2季度末实现了18亿美元的正现金额。全球财富500强HP排名跃升在7月份新近出炉的《财…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亿万富豪蔡志勇先生是蔡氏管理研究基金公司总裁、美国制罐公司总裁、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同时,他还兼任PB银行、ZN保险公司、RA集团、P公司、T公司的董事,并持有巨额股权。蔡氏公司一年内就获利数十亿美元;保险公司4年间增值1.3亿美元;制罐公司年营业额高达48.64亿美元。如今,蔡志勇先生已成为美国金融巨擘,有“华尔街新一代教父”的美誉。他的保险大厦位于纽约曼哈顿柏丽大道一侧,在豪华而巍峨大厦内,可以俯瞰纽约全景。他在棕榈滩拥有一幢豪华奢侈的巨宅。他在格林威治亦有一幢豪华别墅,占地十余亩,可观茫茫大  相似文献   

20.
张延陶 《英才》2015,(1):112-113
尽管黄金的下行仍未停止,保尔森却始终坚信黄金将帮助他收复失地,为此他也付出了不断赔钱的代价。1994年,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挤着数家对冲基金公司。对冲基金的名头虽大,但这间公司人数不过两人——保尔森和他的助理,经营着规模不过200万美元的保尔森对冲基金Paulson&Co)。苦心经营了6年,保尔森的对冲基金资产终于增长了10倍,然而这一成绩在当时的华尔街可以忽略不计。但随后的10年,保尔森开启了封神之路,在每一次经济灾难中,他总能独善其身,甚至赚的盆满钵满。"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