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沿革 1990年以前。北京的第三产业产值一直低于第二产业,保持着“二三一”的格局。1990年亚运会举行当年,随着运动会建设的完成,GDP增长出现明显回落。从GDP增长率与人均GDP增长率来看,这一年均是增长最低的年份。但此后北京的经济没有继续走低,反而出现了一波稳定的增长,一直持续到1995年。数据表明,这一段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正> 一、1999年世界经济特征199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扭转了上半年世界贸易减速的态势,使之下半年有了快速发展。但1999年世界贸易实际增长率与1998年相同,并且低于九十年代有记录的年均增长率。尽管1999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商品产出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但增长幅度仍小于1990~1997期间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灯影里的GDP     
1991年起,中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2013年后,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2015年,GDP增长为6.9%,跌破7%大关,2016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5%-7%。GDP整体增速放缓,全国各地表现苦乐不均。2015年,北京、上海GDP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广东省保持8%的增速,西藏、重庆则高达11%,而受重工业拖累,辽宁、山西、黑龙江、河北  相似文献   

4.
张磊 《消费导刊》2011,(7):16-18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在GDP核算支出法的恒等式中清晰囊括了消费和投资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本文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03-09年的数据计算出消费的增长率、投资的增长率、GDP的增长率并通过面板数据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投资的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逐渐降低低,政府应该依靠消费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山西省1979-2011年GDP实际增长率与能源消耗年增长率的脱钩弹性值并得到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对应的脱钩状态。山西省1979-2011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情形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波动较大;第二阶段(1991-2002年)趋于稳定,但"复钩"情形仍会出现;第三阶段(2003-2011年)基本稳定,全部为弱脱钩状态。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仍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存在"复钩"的可能。同时进一步对山西省脱钩情形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快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30年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速达9.8%。在1990~1997年期间,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低于同期人均GDP增长8.99%的速度。1998~2006年期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2.87%,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人均GDP8.36%的速度。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人工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一、我国长期人工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  相似文献   

7.
武平平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149-15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约9.89%的速度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高增长,低就业"局面持续存在,尤其世界范围遭受金融危机侵袭以后,全球经济下滑,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通过我国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就业弹性的比较分析,显示了我国自1990年以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像巴西,印度一样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一些新特点第一,逆全球化正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2009到2015年全球人均GDP的增长只有1.1%,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它证明了全球化退潮。第二,世界经济面临长期停滞的风险。根据IMF预测,今年全球的增长只有3.1%,1990年以来全球的年均增长率是3.5-3.7%。危机过去8年,全球增长仍然没有回到长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黑龙江省GDP总量增长较快,但存在内在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我们要全方位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真正从单纯关注增长速度转向重视社会生态效益,从单纯关注GDP总量转向重视GDP的增长结构,从单纯关注优势产业的发展转向注重弱势产业的发展,从单纯关注发挥本省先天优势转向注重发挥后发优势,从省情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衡量GDP增长的五个结构性指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地方经济增长率和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民营经济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国外     
<正>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9.5%房产投资贡献大增世界银行日前预测,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5%,经济增长结构将发生明显改变,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将大幅提高。尽管处于全球衰退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实现了8.7%的高增长。这一增长势头在今年头  相似文献   

11.
一、从"东亚奇迹"到"东亚模式"从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大体上出现了四次经济发展的高潮.第一是60年代的日本,1955~196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10.1%.第二次是70年代的"四小龙",1970~1980年四小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3%.第三次是80年代的东盟国家,1981~1990年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2%.第四次是90年代的中国,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到1994年一直以平均9.8%的高速度增长.在同一个地区集中了如此多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象接力赛似地持续高速增长,世人为之惊叹不已,称之为"东亚奇迹".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4)
我国经济增长从2013年4季度开始进入新一轮短周期的缓慢下降期,2014年经济景气再次进入"偏冷"区间,但近期已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并有望继续保持大体平稳的运行态势。预测2014年和2015年GDP增长率将分别达到7.3%和7.0%左右。从经济监测预警指数走势看,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结构优化、效益平稳的良好态势。且实际增长率2014年和2015上半年分别是7.4%、7.0%。2012年以来经济周期呈现出"微变化"的新特征,我国已经逐步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阶段。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博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此进行了解读。他建议通过稳投资、稳需求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稳增长就是把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稳定下来。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8.1%,与去年第四季度的8.9%相比回落了0.8个百分点。而去年第四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一整年才回落了0.8个百分点。这说明如今GDP回落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再者,今年第一季度8.1%的GDP增长率,对应的工业增长速度是11.65%,而4月份工业增长率只有9.3%,如果5月、6月持续这样的速度,那二季度GDP增长率肯定在8%以下,也就是说回落速度会继续加快。可以说,经济增长持续较快回落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要积极"筑底",不能任其回落,这也是稳增长最基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物价》2006,(4):28-28
阅读:《中国经营报》不久前刊登张明的章说,近三年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GDP增长率高于9%和通货膨胀率低于2%的“黄金组合”。然而从1997年至今,我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直低于GDP的增长率。这一现象在农村表现得更为严重。2005年,GDP年增长率达到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6.2%。收入增长偏低,将导致消费增长缓慢。我国的经济增长原本就具有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特征,但是目前我国的资本产出比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说明我国的资本利用效率很差;2005年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众矢之的,而一旦内需乏力,进口的进一步萎缩将导致贸易顺差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出口,在长期内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北方经贸》2007,(9):20-21
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就业增长的事实,出现了奥肯定律在中国发生变异的假相,但若充分考虑隐性失业和潜在GDP的增长率等因素,可以判断该定律在中国仍然有效。但目前缺乏有效手段准确计算我国的潜在GDP增长率,因此,以奥肯定律衡量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不尽科学,应以就业弹性的变化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0-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青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17年间,青海省GDP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达到6.44%,主要贡献来自劳动投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203.64%。反映出青海经济增长资本投入、科技进步、作用不明显,比重很低,整体产出仍属于外延式和粗放型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青海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7.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10):24-26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如果美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率的降低幅度则不到1个百分点。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下半年减速至0.7%,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以轻松保持在10%以上。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即使美国经济出现低迷,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其增长的势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一)GDP增长与增加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根本源泉。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必然带来就业的扩大和劳动力的更充分的利用。然而,不同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就业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通常考察GDP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考察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来考察GDP增长对就业促进作用的大小;第二种方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十大数字绘出2007年度经济表情数字演绎沧桑,这组数据或许反映了2007年中国经济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成长之路。数字一:全年GDP增速预计达11.5%。国家统计局局长预计,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约为11.5%,这明显超过了年初8%左右的目标,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张延群 《全球化》2022,(5):71-79
印度经济在过去30年经历了快速增长,1992—2019年GDP平均增长率达到6.8%;但2016年之后增速出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8.3%下降到2019年的3.7%。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2020年印度GDP大幅下降6.6%;2021年印度经济增长开始恢复,GDP增长率达8.9%。国际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从长期看印度经济正处于转折点,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本文在对印度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对未来增长的潜力以及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对印度2021—2050年长期经济增长潜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对未来印度与中国经济总量的差距进行分析。结论是未来30年印度经济保持在6%以上较高增长速度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经济总量仍保持很明显的优势,但未来两国GDP的差距会呈现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