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Jacques Melitz 《Open Economies Review》2010,21(1):159-161
3.
从长期视角评价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经常性进行的以抑制经济过热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以及争论中的以减少贸易顺差为目的的外汇政策为例,讨论了长期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意义。本文尝试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提供一个长期视角,指出中国的宏观周期问题,主要在于长期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和高储蓄率,以及一系列体制因素导致资本价格偏低,进而形成不善投资。这种倾向在比较优势出现变化端倪的情况下,更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以有利于解决不善投资造成的结构问题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入世的挑战归根到底是如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即体现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化趋势.目前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化改革远没有完成.加入世贸之后我国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如何改革作些战略性、长期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的讲话内容主要是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看法,短期由于各种调控,股价上下波动很正常,但是从中长期趋势看是向上走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将中国现在的情况和日本七十年代进行对比,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方面是产业和出口结构的升级当然还有消费结构的升级;另外,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决定了中国的走势和幅度和日本相比可能有所不同;最后,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率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事关新世纪中国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规划制订的全过程,“着力做好这件事情”。制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中长期规划关系中国今后20年的繁荣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不能实现,是十六大指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事情。从总结我国过去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7.
8.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效率,区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合作内容是重要的。本文认为,在目前阶段,东亚地区仍应将金融货币合作的重点放在地区最后贷款人和紧急援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中期合作的重点是发展地区资本市场特别是长期债券市场,而东亚货币汇率合作只能留待更长远的未来去实现。一、时间视角下的金融货币合作1997―1998年东亚货币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一股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热情。这种热情的主要背景是东亚货币危机的教训和防止未来货币危机再次发生的意愿。此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也激发了东亚各国金融与货币合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产业约束效应与转型期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产业约束效应紧密关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种问题最终都可以用产业约束效应来说明.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约束效应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和低级化、产业组织的行政垄断及基于行政垄断基础上的用户垄断和产业政策上的政府错误干预.产业结构高级化、可竞争的产业组织环境和正确的产业干预政策是突破产业约束效应的重要条件.而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在一定的产业组织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干预下实现的,所以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要完善政府的产业政策功能,积极进行产业内干预,打破行政垄断,推进企业改制和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世界经济研究》2017,(3)
为什么日美两国量化宽松对于各自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文章基于preferred-habitat theory(偏好习惯理论)探讨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影响因素——投资者风险规避度。根据偏好习惯理论,文章认为减少长期债券的供给的确能够降低中长期利率(文章称之为供给效应),但供给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风险规避度。文章运用两种方法计算比较了日美两国投资者风险规避度,结果发现各自量化宽松期间日本投资者的风险规避度远小于美国投资者。进一步地,文章的实证检验证实,量化宽松的供给效应存在于不同国家,且与投资者风险规避度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证明了偏好习惯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文章发现美国量化宽松的供给效应显著高于日本,这说明投资者风险规避情绪确实是造成两国量化宽松的中长期利率效应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比较小,整体国际竞争力较低,而我国服务贸易各行业竞争力状况却不尽相同。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从国内环境方面深入研讨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作者在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研讨会(2003年6月23-25日)发言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充实和较大的修改。文章对制订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虑到篇幅较长,文章发表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以来,政协委员们围绕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委员建言》栏目中选登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大会上的发言,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 《中国科技产业》2009,(9):26-30
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008年度引进人员名单揭晓,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在园企业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洪流博士、北京易路联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洪博士,清华科技园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榜上有名。这次北京市入选的创业人才共四人,海淀区风光无限。独占三人。海淀创业园更是独占鳌头,二人入选。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8.
19.
对国民经济而言,机场随着地方经济均匀分布最为理想,如此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费用最低。随着上海GDP结构逐步高端化,与高端GDP相联系的航空客运市场将获得长时期的高速发展,远期的上海客运市场需求将大于现有规划能力。而伴随着制造业的天然低成本追逐特点,与航空货运相对应的GDP将在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蓬勃发展后逐步从上海西移,尤其是浦东机场本身地理位置远离货源市场,而上海的商务成本节节上升将加速这种转移运动,在周边机场航线资源日渐完善的情况下,十年以后的上海机场货运市场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回顾与反思上海航空枢纽战略,提出上海未来三个机场的布局构想,并进一步完善虹桥和浦东两机场的中远期功能定位,同时提出通过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解决上海和苏南地区第三机场的规划选址问题,使上海机场能更好的融合并服务于长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