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布洛 《政策与管理》2008,(6):116-117
在法国,银行、邮局、药店星期天是绝对不开门的,就是超市、商店、饭馆也全都闭门谢客,所以一天星期天,街道上冷冷清清,有的地方宛若“空城”。刚到法国的时候,总是因为忽视了这个“传统”而误事,而法国人的回应总是一句“是你自己没有做好安排”。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挪威的登纳有一条中心大街,街上有百余家商店,但没有一家商店经营的商品是相同的。因此。在这条大街上无论买什么商品,无须去几家商店挑选。所以人们称这条街为“无重复商店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位经济学家讲的一个生动而有趣有事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而中国人却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3.
赵文家 《财会月刊》2010,(12):I0007-I0007
有一家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层下发的管理规范文件也很少被下面的员工所了解。当然上班、下班、吃饭都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公司员工认为这就是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是跟着老板干就好,没有那么多规矩。只是到了后面,发出去的样品连客户是否收到都没有人过问;销售签回来的合同到了车间就多了一个零;送出去的外协品回来也没有人确认数量。员工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岗位有什么要求和规范,只知道上级交代怎么做就怎么做。  相似文献   

4.
赵凯 《乡镇论坛》2009,(29):37-37
医学院毕业生曹金华被分配到莲花社区医务室。他是不情愿来的,觉得到农村社区工作没有好的发展,希望去城镇医院上班。他抱怨自己没有当官的亲戚,自己家又没有钱。上班三天了,没有来医务室看病的人。社区刚剐挂牌建立,一切工作正有待开展。乡亲们虽然知道有了个新的医务室,但遇到头疼脑热的,还是习惯去村里老赤脚医生丁大夫家里。  相似文献   

5.
朱贺 《人力资源》2014,(2):65-67
笔者的一位同行报怨,最近几个月,每逢周一都要接到几个员工请假电话,理由五花八门,有时候明知对方在说谎,却不好直接去揭穿.诸般理由归结为简单四个字:不想上班.尤其到年底时,这种“怕上班”的感觉更甚.而“编故事”请假,则反映出他们潜意识里对上班的排斥. 美国著名动画明星加菲猫说:“星期一是用来给你快乐的一周加点失落感的.”加菲猫不需要工作,却道出了众多神情疲惫、精神倦怠的职场人的心声.对于令人无力的“倦怠”,“喵星人”给出的对策是:“星期天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把闹钟定到星期二!”当然,这不是一个恪尽职守的职场人该有的态度,那我们到底能为这些可怜的职场“倦鸟”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飞沙 《新前程》2006,(3):86-87
蒋颖,35岁已经是德勤税务合伙人;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和她一同生活在上海。蒋颖说平时忙得脚不着地,现在掰指头一算,才发现从1991年出国到现在,自己也做了不少事。同事说她是个“什么都想要的人”。蒋颖则说自己是个从不耽误时间的人,“享受工作与生活,每天上班不能缺少新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有孩子的时候生孩子。没错,这些都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7.
瓜子、花生、玉米籽,这在中国农村,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副产品。然而,一位同样如这些农副产品一般普通的谌雪花,自开办了湘西南第一家炒货店后,不仅将这些山里土货“炒”到了国外,而且将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自己,“炒”成了一个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的私营企业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回想起1992年,那个时候,安化到南方去打工的人不少,也有人赚到了大把的票子。谌雪花也曾想外出打工,但转念一想,自己没有什么特长,还不如开个小店,也许还能养家糊口。谌雪花,实在想不出开一个什么店好,便坐车到了省城长沙。当她看…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自己的方向,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你就去做一个决定。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永远是要你自己去做决策,你永远是孤独的,这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孤独”并不是说你不需要自己的团队,你的团队也是孤独的,总是要带着自己的“船”往前开。  相似文献   

9.
职场也像商场一样,其实我们也是商品。我们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去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达成一个好价格,把自己“卖”得实惠点,这没有什么不光彩。不过,怎样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呢?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彼时不少人的眼中,进了工厂就算是捧上了“铁饭碗”,如果没有门路,寻来找去个把月也未必能进得了厂。然而如今“进厂上班”却成了不少年轻人打趣时的调侃,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进厂”二字,与之相关的内容大多是唱衰制造业或进厂前辈们分享的“血泪史”……整个制造业与它的工厂仿佛呈现出一幅“风光不再”的光景。  相似文献   

11.
崔鹏 《中国新时代》2004,(12):80-81
万骊华,中体倍力公司总裁,一个会比光华长安大厦的保洁员上班更早的人。早上9:00上班,万骊华一般会7:50到,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需要做的是了解新的国家政策变化和发呆似的沉思。等到9:00大家都到了,就没有时间想这些事了,那时候他的办公室会像个市场一样热闹。"在和你聊天的这1个半小时内,平时会迎来送走10拨人。"万骊华说。万骊华的办公室是开放的,而他也承认,自己本不是个非常外向的人,而作为中体倍力的总裁,却需要更开放一些,他也就尽量去这么做。我渴望"蜕变"万骊华时时提醒自己现在已不再是一位政府官员了。"…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长达8天的中秋国庆假期后,“上班族”们又要从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假日综合症”也不请自来。不少人在重回岗位后无精打采、昏昏沉沉,一上班就焦虑厌倦、哀声连连,更有甚者还带病上班,不是感冒,就是肠胃炎。专家表示,“假日综合症”既是身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不可轻视。那么,“上班族”应如何摆脱“假目综合症”?又该如何尽快使自己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3.
淘金者说     
本来,我什么工作也没有。结果,老婆就开始跟我唠叨了:“你也出去上班吧,先找个地方干点什么,以后慢慢就会升职,然后换个好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旧有的物业管理体制模式,正遇到难以绕过的瓶颈“改革”是引领物业管理体制“发展”的“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灵魂,他就是一具僵尸。那么,一个体制,如果没有了“魂”,它会是什么7大家不妨去想像。  相似文献   

15.
锡壶王     
高博达 《英才》2008,(12):117-117
人一般都有视觉疲劳,什么东西老看老看,就会觉得“看饱了”、“看够了”。但我对自己收藏的锡壶从来没有视觉疲劳。有时候我去收藏室里拿东西,太太见我半天不出来,不用找,就知道我一定是又在那儿看上了。我经常能对着一把锡壶静静地看上两三个小时,哪怕面对的是已经到我手里十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我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一工厂上班,两年来,因工厂产品老化经营困难重重,再加上体制观念等众多原因工厂已到了临近破产的地步,我也遭到下岗待业的命运。初下岗的几个月我困惑过、痛苦过,也怨天怨地,想不开过,但生活的道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性情执著的我也想干点什么,但到市场上转了几天卖什么的都那么多,和现已经商做生意的几个战友谈起来,都直摇头说:如今下岗的多生意真是难做,现在也只是维持着吧。自己一个即没有经商经验又没有一定资金基础做后盾。想干点什么更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到县市级党政机关及企业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即无论行政公文还是事务文书,都频繁使用这样两个词:一个是“民本”,一个是“人本”。甚至同一文本中也会同时出现“民本”“、人本”这两个词。在调查中,68%的秘书回答“:民本”与“人本”没有什么区  相似文献   

18.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女士万万没有料到,仅仅是一次随随便便的逛街,竟会令她痛苦不堪。不久前的一天,朱女士陪同母亲上街购物,来到某超市,顺便进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却看出大麻烦。在超市里,母女二人觉得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决定到其他商店去转转。正当母女二人通过超市的出口处时,检测仪的警铃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堵住了出口。朱女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认为是超市的检测仪出了问题。这时,超市工作人员要求朱女士重新通过检测仪,警铃再次大响。朱女士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自己确实没有拿超市…  相似文献   

19.
现在谁都在说:打工不是一辈子的事,是永远没有出头之路的!既然如此,身为打工族的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未来的前程呢?
  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给人打工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考虑到以后需要进行创业,我们现在应该做一些什么呢?应该先考虑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1、学会“夹缝中生存”。刚开始可以选择从soho创业做起,当你有了创业的冲动的想法的时候,也许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实现的,不管是做什么,你总是需要在周六、周日来回的跑,为你的客户做分析、做实施;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到12点;每天在你坐车的时候做着你的工作上的计划;每天上班的时候又要换一付脑袋来做你本职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有多点思维。  相似文献   

20.
《财会月刊》2007,(11):I0002-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