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在山水诗歌作品创作中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表达了"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描绘田园风光,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在他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他能更细致地感受、把握自然界美妙的景色,来体现出他"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王维被封为文人画的始祖,他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引领了时代风尚的人物。他的作品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3.
王维被誉为一代山水诗之宗,其山水诗表现出的境界尤为后世所推崇。本文集中论述其诗体现出的“诗中有画”,诗画结合;充满隐逸情结和禅趣的清幽意境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诗人W·S·默温,年近半百之时醉心修习禅宗佛学,并于1976年移居夏威夷岛,躬亲耕种保护环境,并且受中国染禅诗人尤其是苏轼王维诗歌的问接影响,其诗歌禅意甚浓。本文试图从“参透生死”,“玄思顿悟”这两个方面探讨禅佛对默温中后期诗歌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维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继承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的基础上,将它们高度融合于一体,发展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调动了绘画的艺术手段,将透视、色彩、动静、虚实、形神引入诗中,形成自己“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本文力图从画技与画理阐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维诗歌静美,历来为人所称道。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和以色显静是王维表达诗歌静美的三种手法。  相似文献   

7.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这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作以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王维是我国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们的诗歌以清幽、淡雅的意境而著称,对后代田园山水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页。本文主要从无我之境、韵外之致和意境相融等方面来分析比较陶渊明和王维诗歌的意境,以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二位诗人诗歌意境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坛的“皇家三李,”以高唱“大风歌”引领一代诗歌精神,将汉高祖、魏武帝式的文治武功作为贯穿他们诗歌的理想境界;将质朴高洁、豪壮英武的风格当成诗歌法式,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兴盛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0.
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对自然音响进行严格的艺术加工,融情入声,通过自然音响传达盛盛唐时代气息。王维对于发展古典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维山水诗空寂之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王维山水诗的空寂美这一角度入手,阐述了他创作的空寂诗境中具有强烈的生命律动,这与其以澄静清明的心灵观照大自然绝然不可分。他能创作出这种诗境,又是追求隐逸山林生活、崇尚佛禅的结果,所以王维空寂的诗境中又蕴涵着丰富的隐逸心境和佛禅情趣。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别具一格的一座宏伟高峰,纵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给人留下的总体审美印象是空灵静逸,意蕴悠远.他的诗方寸之间尽显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等方面理趣的高度和谐统一.从西方文学象征主义的视角下窥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质地凹凸地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空灵清逸的禅宗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甲天下”诗诞生的物质基础是桂林拥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即较纯的碳酸盐岩(石灰石)和充足的富有侵蚀能力的水即含有碳酸气(二氧化碳)的流动的水;而其根本原因是桂林这块地方在内涵与本质上所具有的为别地所无或无可替代的自然与文化完美融合的美质像磁场一般吸引了当时到桂林任职的像王正功一样的诸多高智商的有责任心的官员和文化名流,至于它的广为流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是桂林这地方民风纯朴、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大体同于中土大邑,深得那些旅桂人士的青睐与认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本质含义仍在发展深化。并仍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安国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后世却少人问津,以致于文集散佚。现在我们只能从《瀛奎律髓》的选诗和方回的评价来分析王安国的近体诗,由此得出王安国的律诗融合了宋初昆体的雍容富丽和白体的畅达闲适又参以杜诗的句法,形成了自己富丽闲雅的诗风。而从其几首古体佚诗中,又可看出王安国长于议论的宋人格调,及其反映现实的一面。总的来说,王安国是宋诗从新变到成熟的历程中一个过渡性人物之一,通过对其诗歌的分析为宋诗的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诗经.蒹葭》历来被世人认为是情爱诗的典范,关于诗中“伊人”形象的分析也是众说纷纭。文章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首待字闺中的女子求偶情诗,“伊人”是想象中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诗界革命”主要成员在理论主张上有所不同,同一成员前后的做法和观点也不尽相同。康、梁为了造新声,黄遵宪为了“有我;”在如何革命方面,梁、谭从新名词走向以旧风格含新意境,黄则在内容与手法上有独特可行的见解。其原因是形势的变化及对诗歌工具性认识的差异与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向峰的旧体诗集《云斋守望》,遵循"平水韵"格式写律诗,诗语清新流畅,诗情真挚浓厚,深得唐诗风致和中国古典美学的滋养,使旧体形式表现当代情思而毫无滞碍。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的创作,皆中规中矩而不显镣铐的束缚,足见学者之诗特有的审美表现功力。  相似文献   

18.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一向以田园诗著称的王维在其代表作《渭川田家》中一如既往地展现了闲逸恬适的田园生活以及自己淡淡的惆怅,而诸体兼擅尤以叙事抒情诗为世人称道的伟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作《日暮》中则同样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图,但其感情却是纷繁复杂而又刻骨铭心的.同是写田园,一个是情结,一个是情殇,二者相同点与不同点,背景与原因如何,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