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岗对个人而言是坏事,但也许是好事。”36岁的回族下岗职工马贵元用实践证明了自己这种观点。在新疆奇台县三个庄子乡,马贵元这个名字鲜为人知,然而他的乳名“老黑”却家喻户晓,因为老黑下岗后创办了“老黑面粉厂”,农牧民们为这家面粉厂成了当地农户家的“粮食...  相似文献   

2.
马瑞芳 《市场周刊》2009,(5):107-107
凤姐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在贾府招降纳叛、培植亲信,是她的既定方针。 王熙凤病倒,探春理家,平儿到大观园“哨探”,回来向生病的风姐报告:探春在拿有头有脸的人做法树立威信。凤姐大发感慨:“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吧。”  相似文献   

3.
小三的马先生野岛小三烦了!按说他可不该烦。怎么说呢,买卖一天比一天“火”,票子大把地进;原来摆在衔角的羊肉串摊挪进了铺面房里,伙计雇了俩,还添上了美式炸鸡。三儿做生意仁义,不象有的人那么“黑”,本人又遵纪守法,上上下下反映不错,没人成心找寻他。媳妇儿...  相似文献   

4.
赵云阳 《商》2014,(52):I0001-I0001
前些天,到一家制造企业调研,老板告诉我,他们企业“小团队”现象严重,一个部门往往都会有两三个“小团体”,他曾经也因为此事开除了几个员工,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问我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没。大到大型公司,小到中小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小团体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组成企业的主体是人,是有就会有思想,人与人交往,合得来的就会形成“小团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小团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柯实 《创业家》2014,(4):58-64
在北京再苦,每个月一万多块钱的收入,还是让他一天天地在这里“耗”了下来。周玉山今年37岁,在连接中国传媒大学及其男生宿舍、跨越京通高速的天桥上,卖了11年鸡蛋灌饼。天桥一头儿是中国传媒大学,一头儿是它的校外男生宿舍。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2002,(10):32-32
北京人最近喜好一物,常呼朋唤友地去吃。这个东西不神秘、也并不昂贵,大名叫做“麻辣小龙虾”,喜爱这一口儿的人们都叫它“麻小”。  相似文献   

7.
《经贸世界》2005,(2):72-73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了。  相似文献   

8.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相似文献   

9.
“傻冒儿”经理华岐,仲元,成顺"傻冒儿"经理今年整40,他心肠热,随他母亲;寡言少语,像他父亲。一张不苟言笑又黑又瘦的四方脸儿,带着庄户汉子的质朴和真诚,而绝少商人的刁钻与狡猾。他遇上人不会寒暄、客套,跟人说话,老是一副憨厚古板的模样。早年在部队上,...  相似文献   

10.
苏东 《网际商务》2004,(9):31-31
据说出生于北京的陈峰13岁时曾在天桥学过说书。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人们对他的评价果然不虚:陈峰是靠“说故事”的能力领导海航集团乘风破浪的。  相似文献   

11.
艾一 《中国工商》2002,(8):156-157
青鸟购买“天桥百货”,演绎了又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股市传奇。但现在看来,这场并购正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神话。天桥商场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2.
烹饪音乐     
12月的北京已是一派严冬气息。这种时候还能与朋友不辞辛苦在外面的餐厅品味音乐,如若不是此地有着超强的吸引力,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这样做。记者偏偏在进门前就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行6人,与记者一同踏上通往朝外丰联广场的天桥电梯。当记者向他们打听“纽约音乐厨房是否在丰联四层”时,他们带着惊喜笑开了,“我们也要去那儿。”一个女孩说。一个小伙子插话道:“其实差不多每周都来。我从石景山赶到朝阳门,是不是特傻?”这时人群中另一个小伙子笑着说:“我还不是从中关村赶过来?”与他们说笑着走进丰联大厦,上电梯时就见…  相似文献   

13.
曾经“商海”难为水邱海鹰练了一次摊赚了小钱二百;喜上眉梢,却苦上心头,刚迈到“海”边的腿儿又缩了回去……腐儒!腐儒?生日那天,妻的弟弟雄专程赶来祝贺,并送来“茅台”、“红塔山”等礼品。我那在工厂当小工人、月收入不足200元的妻子很感心疼,劝他不要这么...  相似文献   

14.
刘飞  贺为民 《华商》2013,(1):30-38
他是一个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极度狂热的人。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只做了“开发新能源汽车”这一件事,所以,圈内的很多朋友把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称为“大疯子”,把他叫做“小疯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供销商情》2005,(3):37-38
浙江人会做生意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把小生意做成“大蛋糕”的本领更是令其他省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鼠标垫大王”陈建飞就是其中一例。就是这么小小的一块鼠标垫,陈建飞居然用它赚了600万元!现在国内平均每三个使用电脑的人,就有一个人在用他生产的鼠标垫!他生产的鼠标垫不仅占有国内35%的市场份额,而且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连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都向他订贷……  相似文献   

16.
《北京商业》2004,(1):36-36
老北京商业中基本上没有综合店,那时的百货店也只是些日用百货,仍属于专一行业,连东安市场、天桥商场也只是专业摊商相邻陈列形成综合性市场。就这一点来说,似乎是继承了古老的“燕市”的市的格局,也印证了“生意经”中“隔行如隔山”的说法。因此老北京的商业可以  相似文献   

17.
实业守望者     
陈率 《浙商》2012,(5):34-36
王松叶开着车在浙江玉环坎门里澳礼区的一个小夹道里一拐弯,便提醒说:“看我的车技就是这么练出来的。”说话间,两边楼房的墙壁直逼向后视镜,这宽度设计得简直像是恰好能卡住一辆车,让其进退两难。但她还是从唯一的线路、唯一的角度成功切入。接着你会惊叹在如此逼仄的居民区内居然藏着一家浙江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松叶称之为“螺蛳壳里做道场”。这位当年赤脚医生的妻子,  相似文献   

18.
“帽子王”揭秘翁其才他手里握着一根魔杖,这棍魔杖点到哪种帽子,那种帽子便飞红走俏,致使大江南北的帽子商人不眨眼儿地盯住了帽子王……“帽子王”姓王,叫王德强。“帽子王”原意,是“卖帽子的老王”。兴许是口彩好,兴许是人精明,兴许是真勤快,兴许是特幸运;兴...  相似文献   

19.
看人不看钱     
小胡是江北无为人,来小县城做烤鸭生意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了。在这10年中,小县城的烤鸭摊林林总总发展到10多家,唯有小胡的生意最为红火。每天中午和傍晚,买烤鸭的人总是排起一条长龙似的队伍,这长长的队伍便成了现今小县城商家难得一见的风景。“您好!老板您要鸭肫还是鸭翅?”在小胡的眼中,他不是老板,那些顾客不管是官儿大款还是贩夫走卒,他都一概以“老板”相称,反而他成了一个地道的为您服务的打工仔。“您好”在他口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不知不觉地便缩短了他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刚好一斤,9元钱!”小胡的刀法很准,…  相似文献   

20.
当命运安排他做广告时,他没想到,不到十年,自己就成了中国广告界的“标本”。“地球人都知道”、“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这些由他笄的广告词已经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