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保基金是国家按照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和运营,并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地安排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实现社保基金保值与增值的基本途径,合理设立社保基金运营机构、加强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举措。目前,在我国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基金缺口日益扩大、缺乏保值增值手段等问题已日益凸现。因此,为了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我们必须在确保基金来源、明确基金运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金融工具创新,积极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完善投资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根本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损失,更不用说实现增值。鉴于目前社保基金"碎片化"的属地管理现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化投资运营并不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可行路径。政府必须承担起保值增值的责任,一方面,成立专门投资管理机构承担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另一方面,通过适宜的政策制度设计,设置特种国债,将散落在各地的社保基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由政府选择具有相当容量的新能源产业和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既提高基金的实际利用效率,又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还能助推建立国家的新能源基地,确保未来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3.
刘蜜 《珠江经济》2006,(8):91-96
本文将世界主要国家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分成以美国为首的欧美模式,以智利为代表的拉美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加坡模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分别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主体、投资组合模式、投资收益、投资运营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对三种代表性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分别得出社保基金投资须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等相应的四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比我国社保基金试点中石化与正式入市运营的不同投资风格,发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与分散化投资两大原则;分析同时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选择有向消极型投资策略发展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除了要对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做事前谨慎选择外,更须对社保基金投资活动做好事前、事后的风险防范工作.为此,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强制推行证券投资保险,是有效规避社保基金投资活动中各类潜在风险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志超  但芳芳 《开放导报》2004,(4):99-101,107
对比我国社保基金试点中石化与正式入市运营的不同投资风格,发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与分散化投资两大原则;分析同时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选择有向消极型投资策略发展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除了要对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做事前谨慎选择外,更须对社保基金投资活动做好事前、事后的风险防范工作。为此,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强制推行证券投资保险,是有效规避社保基金投资活动中各类潜在风险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是社会保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改进完善这项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日本是社会保障事业发达国家,其社会保障基金具有政府直接管理、采取安全型投资模式、管理机构独立设置、相互制约等特点。对于社保基金采用集中投资方式,可以使投资成本降低,增加收益,且不侵害社会保障规定收益制的结构。为更好地实现社保基金集中运营管理,降低由集中而带来的行政风险,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运行机制,我国目前应重点开展建立信息公开的基金运营机制,确定合理的基金规模,使各管理机构运行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王俊 《特区经济》2010,(6):94-9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难免受到冲击,其中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首当其冲。为了防止出现支付危机,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社保制度改革,其中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改革一直是重点。本文对世界上主要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并展开比较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关于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生科技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民生科技应用不足导致基金目标规模不明确、投资渠道受限和社会监督缺失。文章提出从社会保障基金的行政管理、目标管理、运营管理、投资管理方面进行民生科技创新,以提高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祁玉良  李晓 《魅力中国》2009,(15):71-7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保基金覆盖面的扩大,社保基金的支出力越来越大,如何"做大"社保基金,防止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已迫在眉睫。在确保基金资产安全的同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投资运营和有效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方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与增值,进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行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保基金投资的领域很广,从资本市场到实业投资,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债券投资到金融衍生品投资,社保基金都有涉及。而我国由于社保体制改革较晚,社保金投资还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国债,这种投资模式无法满足新的社保体制下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因此,有步骤的增加社保基金投资工具,特别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放宽社保基金对高收益、高风险产品的投资限制,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拟以沪深300股指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指数投资对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的影响及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钱昊萌 《特区经济》2006,211(8):44-46
本文分析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目前的投资运营状况,并通过资产组合理论讨论了海外投资的重要意义;同时研究了12个OECD国家和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养老基金海外投资情况,以及爱尔兰和挪威养老储备基金的案例,并从中借鉴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文章指出,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是社保基金分散风险、保证收益的最佳途径,并在最后对海外投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范静 《特区经济》2011,(5):301-302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资金,资金活动也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本文讨论的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企业应对资金活动加强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李雨青  左和平 《特区经济》2008,(11):124-12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表明,基金的发展与壮大,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此环境下,研究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状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保基金关系民生,是老百姓未来生活的保障金,它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成为社保基金运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中各种投资手段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委托投资机制,扩大投资范围,调整资产结构,促进投资多元化的建议,以达到分散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现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这就涉及投融资管理与绩效评价问题。文章分别从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两个角度出发,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我国201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影响投融资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东部地区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人力资本、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方面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外部规定及投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瑞 《特区经济》2006,210(7):33-34
本文研究了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外部规定和投资组合,并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接着本文对我国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经验,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琦 《南方经济》2018,37(2):41-60
公共投资对居民消费存在拉动和挤出两种效应。文章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计算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中部地区也同样呈现出"挤出"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不明显。从基础设施结构来看,电力、燃气、水利和环境基础设施,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础设施对居民的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以及信息传递和软件业基础设施,教育设施、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探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就此,应加大对西部及落后地区的投入,中、东部地区适当控制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增加对电力、水利、交通、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18.
私募证券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规模逐渐壮大,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引导民间资本的可能途径。但是目前相关的量化研究较少,无法为金融监管与制度设计提供行为基础。本文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者人力资本特征作为主要切入点,建立包含组织制度因素和管理者特征差异的多因素模型来考察投资行为倾向、风险特征的综合效果。主要的发现是组织制度因素在市场环境整体表现中有助动效应以及基金管理者人力资本特征与投资绩效有显著关系。这些发现可以为面向新型金融形态的金融监管体系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