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06,(8):72-72
西部,是一片富有的土地,西部的山水孕育着神圣与活力,走进西部,厚重的历史沉积与崭新的时代气息冲撞出七色的彩虹;聚集西部,随意点击一片平凡的山川,映入眼帘的,都有一种神奇与引力。今天,我们注目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用我们的关注与崇敬,领略“道教仙都”的风韵与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翻开厚重的历史,当我们用一颗虔诚的心走近老商埠,试图用文字记录下百余年前的那场繁华时,才发现那些与历史有关,与文化有染的故事有太多太多需要记录。经纬路、老字号、里弄街巷……提及哪一个都可谓故事一箩筐。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合川区地处中国西部、重庆西北部,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是重庆的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正在建设的中国知名旅游城市,还是全国儿童画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区、重庆市级文明城区和市级森林城市.先后获评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强区县、中国商品市场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合川人文历史厚重。  相似文献   

4.
2007,盛世中国和谐发展的风景依然壮美;2007,魅力西部奋力前行的脚步依然执着。 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许多举世瞩目的事件中,我们总能看到西部的影子;这一年.在许多因为各种事件而轰动一时的人物中.我们也总能发现来自西部或与西部相关的名字。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曾荡起不同的涟漪——面对温暖.我们感动过:面对顽强,我们钦佩过;面对喧哗,我们起哄过;面对阴暗.我们悲愤过……正是这一串串或深或浅、或正或斜.或疾或缓的脚印.勾勒出2007年西部中国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楼观台寄语     
西部,是一片富有的土地,西部的山水孕育着神圣与活力,走进西部,厚重的历史沉积与崭新的时代气息冲撞出七色的彩虹;聚焦西部,随意点击一片平凡的山川,映入眼帘的,都有一种神奇与引力。今天,我们注目号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用我们的关注与崇敬,领略“道教仙都”的风韵与无穷的魅力……楼观台是我国道教发祥地,始于西周,建于秦汉,鼎盛于唐,因老子李耳在此讲授道德经五千言而名扬天下楼观台地处秦岭北麓,规划有楼观台、大陵山、田峪河.首阳山四大游园,奇峰峻秀,风格独特,楼观台还是中国北方竹林发展的基地,秦岭山脉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且有富含20多种有益人体微量元素的自喷优质温泉井。今天,我们注目楼观台,还在于这种历史的沉积尚未喷发出耀目的光环,楼观台的发展与应有的辉煌,还需要智者的课略与强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纵观历史上各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过程对我们的决策起到了吸取经验和改进不足的作用。美国的西部开发,即西进运动。虽然与中国西部开发相差了100余年.但还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也只有通过这种已经完成的地区开发.才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神秘悠远、雄浑广袤、多姿多彩……这是若干行者游者口中和笔下对中国西部的印象。拥有厚重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中国西部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世界各地的人们争相一睹芳容的隐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令朝圣者们坚定地在悠长奇绝的山路上一路磕着长头走去的拉萨;令专家学者欣喜若狂的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8.
俄军 《发展》2008,(3):26-28
甘肃省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甘肃省“十大建筑”之一,典型的苏、欧建筑风格和绿阴环绕的环境,异常珍贵的文物和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在国内外影响甚大。甘肃位于祖国的西部、黄河的上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何发挥馆藏文物、老馆建设和改造、富有浓郁西北特色的资源,走出一条甘肃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一直是我们认真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使2005年的中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60年,整整一个甲子。时间的轮回催促当代中国人涉入历史长河,溯流而上,亲身体味历史的厚重与深奥,重新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曹光中  焦富全 《发展》2000,(8):15-17
作为当年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革命老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如何不失时机地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崛起,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苦难。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把生态修复与西部大开发密切联系起来,同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实施,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2.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也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苦难。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把生态修复与西部大开发密切联系起来,同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实施,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3.
<正>有着"西部绿谷"和"中国西部最美乡村"之美誉的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偏北部的嘉陵江、涪江脊背地带,是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创始人张澜先生的故里。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清洁能源生产示范县、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县,西充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地域区位、优良的自然禀赋、厚重的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一卷书香、一份厚重,当我翻开《中国高新区》杂志扉页,一行清新的标语进入眼帘一一“十年磨炼,与您同行”,这时我才发现《中国高新区》杂志已经创办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出鞘作龙吟。《中国高新区》杂志经历了无数风雨,我们感谢《中国高新区》杂志社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为我们创办了这样一份属于高新区人的、富于现代精神的新型刊物。  相似文献   

15.
从形成河流起,怒江从中国西部滇西北边陲静静地流淌着。但2003年8月,传出将要在怒江上修13道堤坝时,怒江再也不平静了。怒江作为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原始生态江河之一,将其作为一条生态江予以保留,不予开发;还是要“开发与保护并重”、“给怒江人民一条出路”的怒江开发与保护的争论波澜四起。然而,我们从中发现,怒江之争的实质是揭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怎样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1.认识西部的问题开发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或当今,西部的人民要生存,西部的经济要发展,因此开发西部肯定是西部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我们较多地讨论了如何开发的问题,我认为,在面临如何开发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如何认识西部的问题。什么是西部?西部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吗?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实际上有一个西部的概念,这个西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外在的西部,是指西部的自然、地理和资源。我国的西部地域辽阔,有雄伟的大山、奔流的大河、辽阔的草原、大片的荒漠,还有丰富的资源。但这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西部,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不少国家的西部地区都有。这个西部并不是我们心中完全的西部。我们心中还有一个内在的中国西部,它是指历史、文化和民族。哪一个国家的西部都没有中国西部这样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当代陕西》2009,(7):62-62,63
吴起镇,是一个沉甸甸的名字远在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在此屯兵戍边、保家卫国,吴起镇即随着狼烟走进厚重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长征精神不仅是一个厚重的历史话题,而且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寻根     
中国西部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二页面虽饱经沦桑,内容却如此经典。 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浸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西部的一切也变得深沉而充实起来。 风、河流、人,搅动着西部的雪山大漠、厚土高天。西部文明无处不在,但“根”却永留在了西部_,沉淀在历史的深处。所以荆民的人、探乡的人、求索的人,络绎不绝 走在沙丘、戈壁、草甸上,掬一杯黄土,那是单纯的黄土么?不,你也许捧起了先祖的血脉、皇室的英灵,和那悠远传说中的点点滴滴西部寻根@本刊编辑部 @汤敏  相似文献   

20.
滕飞 《西部论丛》2005,(12):77-77
还记得初识《西部论丛》是在一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天我们三五好友约在一起,大家玩得甚欢,其中一位朋友兴奇地说“今天我在单位发现了一本名为《西部论丛》的杂志。主要内容是讲“西部”问题和金融改革的.和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十分贴近。我觉得闲暇时看看挺有意义的,你们如果有兴趣,我改天带给大家看。”就这样,我和《西部论丛》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