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能与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自然通风的原理、作用等作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使在今后学习和相关工作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指出了自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论证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提出自然通风这项传统的技术要与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并辅以实例分析了自然通风与地域气候的完美结合。旨在引起在地域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传统适宜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的原理进行分析,明确了自然通风原理、功能和意义,并对机械式辅助通风和建筑围护结构通风技术设计实例进行了解析,为今后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气候条件的研究及被动式节能设计的特点,从建筑朝向、自然通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被动式遮阳及空间布局各方面分析节能住宅被动式设计的应用,并得出在杭州甚至是中国住宅建筑中,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设计能为住宅节能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室内热环境和能源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筑耗能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本文从分析了我国建筑能现状入手段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普遍技术问题,指出了建筑节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即大力发展低能耗建筑技术并详细论述了低能耗建筑技术关键及要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同时,建筑能源的浪费也成了摆在建筑管理行列里最为严峻的问题.推行建筑节能,不仅仅是降低建筑成本的需要,曼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种有效保护.本文主要以山东某地区的建筑现状为例,浅析如何通过对建筑能源进行节能改造以及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功能品质;切实达到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节能型健康居住建筑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更有利于节约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21世纪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建筑水平的标志.本文以实际建筑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遣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研究了住宅节能设计技术中的自然通风与空间设计的关系,之后就住宅节能技术中的室内房间布局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室内房间布局主要包括有利于穿堂风的形成、有利于日照、建筑平面要凹凸有致、考虑附加阳光间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承栽能力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健康、舒适、活动空间,节俭使用有限资源与能源的绿色建筑,将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亮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只有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改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相结合,才能改善建筑热环境有能源的支持而成为可能,又不致造成更加严重的浪费,做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善建筑热环境,必须使用能源.只有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改善建筑熟环境与建筑节能相结合,才能既使改善建筑热环境有能源的支持而成为可能,又不致造成更加严重的浪费,做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建筑的存在,人体生活的环境可划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要想对建筑降温就要从室内与室外两方面着手,找清热的来源,从而设计出有效的防热建筑,达到建筑降温的效果.造成建筑过热的原因有:室外传温.太阳辐射直射入室内,邻近建筑物的反射热几长波辐射等.通过研究造成建筑室内过热的原因主要是室外气候因素的影响.对此解决的途径有:减弱室外热作用,窗口遮阳,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合理的组织自然通风,尽量减少室内余热.;相应的降温设计方法有:外逸长波辐射降温,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降温,蒸发冷却,土壤供冷等.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不断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捉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强调降低一次性建设投资,建筑的设计对保温隔热问题不够重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很差,而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又十分低下,造成了建筑能耗急剧上升,成为全社会能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通过建筑总体布局以及提高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筑节能需要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中东 《经济纵横》2007,(9):20-21,38
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建筑节能尚难取得十分效果.要形成有效的节能机制,就应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既反映私人成本又反映社会成本的能源价格;改革住宅能源消费收费制度,使消费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能源的节约;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设置有利于节能的建筑行业进入门槛,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支持节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配套工程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其施工质量将会对能源的节约情况及其建筑的使用性能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确保建筑电气配套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对涵盖建筑电气施工安装准备工作、安装技术要点及其运用等建筑电气配套工程的安装技术展开了探讨,同时进一步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防护工作及西宁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春燕 《大陆桥视野》2012,(2):78-78,80
本文本着生态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论述了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并对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自然采光及通风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建筑中节约的使用能源、实现技术的高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已经成为目前建筑设计时的重要课题.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的应用与建筑的结合点越来越多,本文对太阳能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