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三年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全国4亿亩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永载我国林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阙鑫华 《绿色财会》2007,(10):12-13
2001年,国家财政拨款10个亿在11个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在三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起,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4亿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家财政拨款10个亿在11个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在三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起,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4亿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标 《绿色财会》2008,(2):28-28
2004年12月<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的基地,是重点公益林管护的主体,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完善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成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略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正式在全国十一个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这一工作标志着我国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历史的开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迈开了第一步.但是"补助"毕竟不是"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只是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费用进行补助,而不是对其抚育更新、营造林成本等进行的补偿,因此它不是完全意义的"补偿"制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2001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正式在全国十一个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这一工作标志着我国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历史的开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迈开了第一步。但是“补助”毕竟不是“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只是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管护费用进行补助,而不是对其抚育更新、营造林成本等进行的补偿,因此它不是完全意义的“补偿”制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文拟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存在的一些问…  相似文献   

7.
黄志榕 《绿色财会》2005,(12):27-28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 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国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正式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将我国11个省区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亿亩公益林作为试点地区进行补助,每年补助金额10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公益林面积扩大至4亿亩,补助金额也增加至每年20亿元;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扁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分别调查了福建、江西省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和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和管护的主要作法;指出了在目前国家没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实施分类经营和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补偿对象、范围、标准,补助资金的管理形式,补助资金与现有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调研提出统一认识,尽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起,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期11个试点省区之一,试点工作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林业的投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全国的推广和建立,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起,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期11个试点省区之一,试点工作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林业的投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全国的推广和建立,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竭尽…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根据《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淳安县制定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及补助基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按照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8元的补偿标准确定为:损失性补偿5元,护林人员劳务费2元.公共管理支出1元。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助及护林人员管护经费拨付,以经公示无异议的权属面积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将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公益林建设投资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照事权划分,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前不久,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但目前补偿工作尚未完全到位,本文就如何进一步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谈几点看法。一、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补偿标准偏低。目前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每年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我国全面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并于2006年再次扩大补偿范围。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政策的逐步深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逐渐明显。一、我省生态公益林分布状况2004年12月辽宁省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并组织开展了公益林区划工作。全省区划公益林面积5904.2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2.0%。其中,重点公益林面积3434.3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2469.9万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将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公益林建设投资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照事权划分,分别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承担."前不久,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但目前补偿工作尚未完全到位,本文就如何进一步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监督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安全运行,是实施重点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的关键。以下结合吉林省正在实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际,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及监督提出如下的探讨性意见。一、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拨付管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作为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一项专项补助资金,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应当比照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体制,按预算级次由财政部门逐级下拨,再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到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19.
辽宁作为国家首批实行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地区,现已全面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和发展问题,实现森林生态价值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历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启动了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首批确定了11个省区的660个县级单位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行试点,安排试点面积2亿亩,注入启动资金10亿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结束了长期以来无偿享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提高了全社会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但是现行办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一、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办法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辽宁等地开始征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