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与公民”。如果要我们对这一主题做进一步注释的话,那就是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与西方社会“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两种事不可避免,那就是纳税与死亡”的含义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为什么公民“依法纳税”在西方社会早已被作为一种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以及价值取向向得到广泛认同,而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成为问题,而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成为问题,因而多年来反复宣传,喋喋不休呢?为什么中国人的“依法纳税意识”不如西方的“洋人”呢?  相似文献   

2.
有一些摄影作品能让我们为美所折服,有一些摄影作品能让我们为奇所惊叹……。看到他的作品,我的心轻轻一颤,引人深思。穿越图片,回到当时,所有的作品都似乎传递着很多信息,历史的、文化的、生活的……。而与他交谈后更加肯定他是用心,  相似文献   

3.
余洁芬 《发展》2011,(10):137-138
舞蹈作品主题掌握着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并影响和指导舞蹈作品创作的过程。舞蹈作品的主题反映着文化,而舞蹈创作者在文化的影响下也决定着舞蹈作品主题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二者的关联,探析文化在舞蹈作品主题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谢涛 《中国招标》2008,(21):12-13
从"我最有感触的一次招标"征文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高兴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积极参与,发来了自己的作品。而这一次尤其令我们欣喜和感动:西北(陕西)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一下子发来了三篇征文稿,每一篇都为我们讲述着招标人自己的故事。对大家的支持,我们在此深表感谢!来稿我们将陆续刊出。10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漫长,但对从事的一项工作来说却并不短暂。本文的作者为什么对一个近10年前的项目招标念念不忘?这个项目组又有着哪些"创举"?让我们一同走入他的记忆吧……  相似文献   

5.
潘望望 《魅力中国》2011,(8):279-279
在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具有鲜明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创作回归现实主义,充满了温情和现实感。纵观余华的整个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前后期小说分别在内容上、叙述方式上及主题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小说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孙墨龙 《走向世界》2011,(34):72-73
李承志,因为艺术的缘分我们熟悉多年了,应该说我也一直在关注他的艺术活动和作品。看到他的画,我不能自己地想了很多问题:什么是艺术?人为什么画画?什么是高境界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深层内涵是什么一我的回答很简单:画以载道,画以寄情,就是以求道之心灵创作载道之画。  相似文献   

7.
严纪照 《走向世界》2012,(19):82-83
李恩成的花鸟世界有些与众不同,他将目光放在花鸟生灵静默生智的瞬间,在他的花鸟画中,充满了浓浓的思辨味道。花鸟被赋予了更多"人"的属性。这个"人"并非单一的普通人,而是隶属于天地又站在万物生灵最顶端的充满智慧的人,代表着生命的最丰富形式,安静、平和、沉默、生动,真实而悠远,平凡且高贵。用花鸟画的形式表达出如此丰富的主题,需要画家具有高人一筹的思想和精妙笔法。多年来,李恩成一直坚持以思辨的目光审视花鸟画创作,葆有着独立的追求与思索,这也使他的艺术生命一直保持着高速前行的状态,花鸟画精品迭出,不时带给业界新的惊喜。李恩成花鸟画作品多以冷色调为主导,技法上兼工带  相似文献   

8.
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体系——消费资本理论《中国经济周刊》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与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陈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它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主题,它是实践的主题,也是理论的主题。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要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被边缘化了吗?不见得,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想想19世纪的欧美与今日环境何其相似,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诞生了伟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雨果、拜伦、狄更斯、巴尔扎克、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等有谁不知呢?物质化的时代更容易诞生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张雨绮 《魅力中国》2012,(29):185-185
那天在道上看到一辆救护车停在行进的道路上等红灯,在它的前面还停着几辆汽车,而救护车的急救信号一直叫着,旁边的路人和前面的汽车毫无反应,真让人瞠目结舌。一条生命,是苍穹之一隅,是沧海之一粟,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渺小啊!当一条普通的生命遇到危险,遇到困难,又有多少人置身事外?事不关己?又有多少人曾经为此让出过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11.
艺术在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和空间,作为文化形态是如何以各种形式和独特的魅力满足和充实着人类的精神需要,在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是个复杂而又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可以使我们从历史的、现实的、动态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以及与人的精神生活、审美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是在研究人类生活为什么离不开艺术,艺术为什么使原始人和现代人相通时遇到这个问题。或许是人类有爱美的天性、创造的本能,而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上一篇,我们谈了发现自己的优势,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敬畏之心。 最近有弟子来看我.和我说起因为工业化而带来的心智模式的改变。他说,每隔半个月,就会听到某一种食品又变成了一次化工产品的科普,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到最近的毒鸡蛋和毒面条。“那种所谓的简单的创新思维.能应用到食品、医疗和教育这些跟生命有关的领域里吗?”他问。  相似文献   

13.
杜枫  陈茂辉 《走向世界》2011,(33):62-64
中国人应画什么画?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画种:中国画。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画画家为这门艺术贡献了不同的内容、枝法、境界,作品和著述洋洋大观。今日,仍有大批中国画画家努力着。中国画市场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炙手可热。按说,中国画家应该画中国画。因为中国画里蕴藏的是中国文化,而中国人最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天仁 《中国西部》2009,(11):66-67
在百度搜索引擎键入“企业社会责任”,我们能够得到9080000个主题页面,足见该话题之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清了品牌的含金量,从市场占有率、投资回报率等检验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来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大命题。这是否预示着中国企业跨越式成长的又一里程标志?  相似文献   

15.
反应堆工程、核设施临界安全的研究和设计……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在核的世界中,他用“实践可以解决任何困难”的信念,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努力着。拥有这样的科学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核电发展前景无限好! “科学家”,这一我们从小就当作偶像的称呼,似乎永远只能在心里想象,但记者却有幸在访谈中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的魅力。这位科学家就是曾任国家863 计划能源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我国核事业发展的阮可强院士。见到阮院士后,我们没有过多寒暄,便直入主题,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节奏紧凑而又气氛轻松的专访。整个访谈中,他都用随和的态度和记者进行交谈,认真地倾听和解答着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部论丛》2006,(6):74-75
“马合木提是我们最信赖的人.他真不愧是建行继李向党之后又一位出色的‘好巴郎!’近段时期.娄似于这样的客户评价纷至沓来。“好巴郎”维吾尔语意为特别优秀的小伙子,马合木提何以得到客户如此高的评价?寻着这闪光的足迹,维吾尔族青年马合木提走进了谁的视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李县飞 《魅力中国》2008,(2):163-165
李敖是当代台湾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评论家。本文从李敖才情中的‘情”的视角,选取其情爱观作为切入点,围绕他传奇而又备受争议的情爱历程,从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切入他的作品人生路,通过分析他在不同时期反映出来的情爱观和情爱历程,找寻李敖在作品人生路中的心路轨迹,窥视他对真善与美的追求过程.以此审视‘情”字对其作品人生路的全方位影响,触及他的情爱世界和作品人生,进而解读他的精神家园。在不同阶段,李敖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情爱观,在多个情爱故事和众多的作品中,我们能聆听到一位著名的台湾社会评论家的情爱心声,正如一曲从古典走向现代的情爱凯歌,乐声悠扬。  相似文献   

18.
李县飞 《魅力中国》2008,(4):103-105
李敖是当代台湾文坛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评论家。本文从李敖才情中的“情”的视角,选取其情爱观作为切入点,围绕他传奇而又备受争议的情爱历程,从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切入他的作品人生路,通过分析他在不同时期反映出来的情爱观和情爱历程,找寻李敖在作品人生路中的心路轨迹,窥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以此审视“情”字对其作品人生路的全方位影响,触及他的情爱世界和作品人生,进而解读他的精神家园。在不同阶段,李敖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情爱观,在多个情爱故事和众多的作品中,我们能聆听到一位著名的台湾社会评论家的情爱心声,正如一曲从古典走向现代的情爱凯歌,乐声悠扬。  相似文献   

19.
上海北医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雷震子护康胶囊”,生产的时间不到一年,桂冠一顶接着一顶,不仅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保健节上获“十佳”保健品称号,得了科技进步奖,而且在今年的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上,又获得了金奖。真的有这样好吗?我们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走访了该公司总经理陈建中。 陈总是个聪明人,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他不急于介绍自己的厂,自己的产品,而是叫人拿来一叠群众的来信,他说:“群众心里有杆天平,你们先看看群众的评价吧”。于是,我们翻阅着一封封群众的来信。有位退休工人高某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20.
程蕾静 《魅力中国》2013,(25):300-300
冯唐作为青春派作家,其越轨的笔触一直让大多数人为之动容。在青春这片土地上.他通过《十八岁给我个姑娘》、《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成长的画卷,而这个充满些许疼痛和忧伤的青春里,始终又冲斥着淡淡的无法排遣的初恋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