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近年来,嘉善县立足"双示范"建设,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创新"党管村办、机械强农"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迭代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机械强农,筑牢村级组织"主心骨"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嘉善县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牵引,将为民服务融入基层党建全过程,探索构建党建引领推动机械强农的新型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实施农业品牌强农行动",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当前,"酒香也怕巷子深"已成社会共识,农业品牌建设正逢其时,大有作为。江苏省淮安市在北京发布"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精心做好"品牌强农"大文章。要借鉴淮安经验做法,顺势而为,全力推进江苏农业品牌建设。政府推动,强化扶持。品牌强农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是江苏省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第五年。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省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平台作用,组织全省36家涉农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48个县(市、区)挂钩对接,全面推进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大推广,全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为促进对接县(市、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真正做到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认同,进一步打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服务机制 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2009年在滨海县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来,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科研及新技术、新产品等优势,与滨海县农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新机制,积极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有力促进了滨海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拉动政策支持,创新科技服务保障机制在全省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5.
一、上海农业进入科技创新和推动阶段 1、上海农业发展成效 “十一五”期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上海农业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积极推进“三高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农业农村部在去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基础上,决定2018年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简称"意见")。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做了专题解读。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是助推乡村振  相似文献   

7.
《农村工作通讯》2012,(11):33-34
开栏语: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八连快”,农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其中,农业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管长远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促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为主要任务,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为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典型经验,扎实做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宣传工作,本刊开设“科技强农”栏目,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科技强农,首先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要聚焦研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新建一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科技强农,还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站稳强农富民落脚点。必须将专家技术转化为农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契合中央精神、符合安徽实际,有利于提高安徽农业科技、农机装备水平,补齐农业生产体系的短板,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抓好科技强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结合安徽实际,就是要聚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农业科技的导入效应,着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省农科教推科技大军中的一员,扬州农科院一直致力于应用型农业科学研究,秉承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同步推进的原则,在注重成果研发的同时,力图为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几年来,在"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推动下,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自主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有效地实现了科技人才与地方农业、科技成果与特色产业的对接,促进了地方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品牌。品牌强农,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路径,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江苏省淮安市积极推进品牌强农工作,精心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截止2017年底,全市注册地理标  相似文献   

12.
<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品牌的特殊类型,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产业主体和形象,对保护地方特色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致富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随后,农业农村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并在全国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新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淮安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积极组织实施"品牌+基地""品牌+标准""品牌+溯源""品牌+电商""品牌+门店"建设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连锁化发展,实现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农业品牌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引领龙虾、生猪、家禽、稻米、蔬菜5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淮味千年"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抓手,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工程,强力  相似文献   

14.
三、加强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高耕地持续产出能力(一)组织实施“耕地质量建设推进行动”。加大沃土工程、性耕作、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垦现代化示范、商品粮基设等项目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对提高耕地质作用,通过工程建设带动和引导地方政府、农场和农户耕地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力度。以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和提础地力为中心,全面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力争使耕地质断提高;以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推进生业建设,积极防治农业源头污染;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强指导和培训,推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  相似文献   

15.
沪郊动态     
农业部决定把2003年定为“全国农业科技年”。为贯彻落实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市农委召开农业科技年活动专题工作会议作了部署。 上海农业科技年以实施“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科技行动”为核心,推进10项重点工作,9项全市性活动,各项活动要从全市性活动、农口各局院办活动、区县活动这三个层面展开。全市重点开展1—2次标志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大丰市实施“五项”举措,全面推进以“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为内容的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建设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会议精神,推进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深入实施,4月9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召开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实施推进会议,省教育厅科技与产业处、省科技厅农村处、40家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科研(科技服务)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工作通讯》2009,(21):58-59
近年来,合肥市把推进“532”提升行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集群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制定政策、整合资金、创新机制、重点投入等,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作为农业大省,湖南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结合省情实际,深入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大力推进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  相似文献   

20.
<正>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徐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树牢“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理念,强化组织推动,创新招商举措,集聚资源要素,优化协调服务,切实抓好项目招引和落地建设,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坚持系统谋划,激发产业振兴“动力源”。一是坚持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将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