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巍 《现代商业》2014,(30):127-128
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社会建设领域理念和实践上的转变和升华,也是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基层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点,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创新基层治理可以从西方先进理念、我国传统文化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三个维度来理解。而基层社会治理又是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机制扁平化、双向互动的治理方式、平等合作关系等新特点的必然选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则要求从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维、确立多元的治理主体、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等具体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重要意义。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多元治理渠道,做到精治、共治、善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构建精治、共治、善治“三治共力”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以精治为治理手段,以共治为治理途径,以善治为目标的内在关联。并且在治理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体系,坚持提高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治理,坚持基层多元化共同治理,赋予基层治理新的活力效能,更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全面联系、联动,达到“1+1+1>3”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党员社区民警参与社区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人民调解为重点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以文化配送为抓手推进基层文化道德建设,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依托提升基层自治共治水平,以街镇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一、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一)以党员社区民警参与社区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2013年4月7日,上海市印发《关于鼓励党员社区民警积极参与社区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并激化,群体性事件蜂起,基层社会秩序和传统的治理模式正面临挑战。为了实现治理模式的重构,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文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基层治理模式路径选择和积极探析,探讨了如何依法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作为政法综治战线和社会治理领域的一面旗帜,新时代“枫桥经验”给予了基层社会治理丰富的经验启示,值得挖掘借鉴。面对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优化依法治理环境,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构建法治实绩考评体系,发挥自治、德治对法治的反哺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过"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考验后,理论界意识到单纯的政府和市场调节都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治理理论应运而生.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本文将社会资本进行两个维度的划分,即主观与客观、排他与共有,指在分析排他性社会资本与共有性社会资本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影响,并指出如何将发展社会资本引入对城市基层治理的改革中去.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以高质量基层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重塑,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必然要求。学理角度,全面认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化法治之策,强化德治之基,依托自治之本,嵌入智治之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重塑。实践角度,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秉承法治理念、健全民主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数字赋能,以“四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事关党的建设全局,对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以党建带群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和使  相似文献   

9.
蔡潇彬 《全球化》2024,(1):71-80+134
本文试图发展“社区禀赋—目标价值—治理方式”分析框架,以分析探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可能路径。借鉴嵌入性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聚焦城乡社区这一基层分析单位,从嵌入性和资源依赖性视角出发,分析城乡社区在特定禀赋条件下的环境特征、资源依赖特征、社区运作重点、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水平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特定禀赋条件下社区发育程度及与之相匹配的社区目标价值;最后将社区禀赋、目标价值与治理方式进行对位匹配,形成全新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与城乡社区的禀赋优势、目标价值及治理方式密切相关,三者的对位匹配将有益于治理有效性的提升,错位匹配将导致治理低效、治理失效甚至无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应根据基层城乡社区的禀赋优势特点及目标价值需求,对位匹配相应的治理模式,如此方能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公民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主要空间,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以宜兴市宜城街道为个案,分析了新形势下宜城街道在创新社区治理领域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并提出以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从信息时代智能互联大背景出发,技术革新给基层治理创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河北省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河北省基层社会治理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一手抓法治。一方面,增强河北省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推进河北省基层治理法治化。做到知行合一,更好地促进河北省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欣 《商业时代》2012,(27):103-104
社会资本认知性要素和结构性要素与城市基层治理相互建构,认知性要素的生产,奠定了基层治理的基础,在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确保治理模式的合法性及增加治理主体的内聚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结构性要素的构建确保了基层治理策略的合理性和广泛的公共参与,良性的基层治理有助于社会资本的更新与再生产。两者的良性建构并相互融合,有助于促成从单一主体的政府治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适应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求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书记队伍、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健全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并规范和约束公权力。要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以党建活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公众法治思维,实现基层文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2):54-55
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治理的实现,以及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尚处于孕育和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面临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职责不清;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弱;专业能力不足和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对社区社会组织应继续坚持培育和发展的理念,按照"政府扶持、社会运营、专业发展、项目合作"的思路,以坚持党的领导、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社分离、健全和完善社区社会组织运行的法律制度,以及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为原则,为社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扶持,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力量的基础,是高校党委联系党员与群众的纽带,如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其引领作用,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基层党组织在科研促进教学、优秀典型培养、思想文化创新及立德树人师风师德的作用,探索基层党组织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中引领作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胡根源 《消费导刊》2022,(3):105-108
金融机构参与社会治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探索,有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以桐庐农商行为例,总结该行融入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农信在主动融入和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彰显农信的责任和担当方面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沿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潮流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黄河治理开发理念,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强化民主法治意识,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基层黄河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了新时期的基层黄河党建工作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新兴力量,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有利于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社会治理效能,有利于推进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的统领作用。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需要明确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加强自身建设、健全体制机制、融通各类资源,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卜凡 《上海商业》2021,(4):105-107
本文简单说明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利益矛盾的主要特点,并对站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视域下,对当代中国基层社会利益矛盾化解原则与理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完善多方参与及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平台优势、更新不同利益矛盾的调节模式、健全基层矛盾化解协同机制这些面向创新社会治理的当代中国基层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