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中职教育应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工作能力为核心,实际训练、实景操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的新形势,论文结合河北经济管理学校会计专业近几次校企合作的经验,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在校园内共建会计实习基地的策略。通过共建“会计共享中心”校内实习基地,论文探讨了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共建,探索了互惠互利、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育人往往存在合作层次浅、持续难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合作育人和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动力机制,以中电熊猫企业大学为例,提出以校企共建企业大学为载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企双动力合作育人模式,为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等常见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8):242-243
校企合作是有效实施工学并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需求之间实现零距离对接。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专业、将企业课堂植入校园、订单培养等模式,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及实践,构建了合理的校企合作工程实践课程建设实施平台,为社会不断培养满足发展需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性学院成为社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文章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营销学院为例,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教学团队和教学过程的管理、学生的管理等,企业与高校必须建立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为校企合作共建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许秋花  刘锦铭 《价值工程》2012,31(14):214-215
文章基于校企合作的三种模式——"学校本位型模式"、企业本位型模式"和"校企共建型模式",阐述了这三种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存在的弊端,从而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夏雯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22+253-22,253
由于高校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企业有运用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因此,全力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就成为当前满足校企需求的保障性条件之一。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不仅打造了校企合作的新途径,而且可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促进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发展。本文拟从当前高校和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的现状、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蔺宏良  崔选盟  任春晖 《价值工程》2010,29(34):289-290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状,构建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点就校企共同搭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携手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互惠共享型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等七个方面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及学校"三位一体"的合作协调机制、"双轨制"的人才教育机制、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项目驱动机制、合作考核激励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促进和保障紧密的战略伙伴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共建教学模式对于学校、企业、学生都具有积极意义,且随着产教融合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校企共建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在校企共建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校企双方合作不够深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依旧存在差距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因此,学校与企业要积极构建沟通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生考核机制,并不断提升教师的产教素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要考虑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参与,实现"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双营"的方式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服务产业经济,建立了"校企双赢"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0.
“:双高”建设背景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共建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共建办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求对“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共建办学模式进行研究。本文从学生、高职院校、企业角度分析了“双高”建设背景下校企共建办学模式意义,以广东省高职教育为背景,论述当前办学现状,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有限、“双师型”人才缺失以及缺失科学的评价体系问题突出,针对现状提出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构建实训基地、以双师素质为主导建设教师队伍、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设计评价体系四个策略,推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11):279-280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实现职业教育职培养目标的成功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并对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探讨,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当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怎样合作、合作什么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和内容。找准校企合作的对接点,才能更好的促进合作模式的有序运转,才能更好的实现学校、企业和毕业生的“三赢”,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它是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的多方位合作。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较为广泛地实施了"订单式培养"承包制培训"共建教育集团"等校企合作模式,但是,一旦介入深度与广度状态,校企合作就呈现出了梗阻情况。随之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从办学层面上讲,是一种办学模式,指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包括按企业标准引入教学和学校的教学要求,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在学校范围内建立校企之间的联系纽带,学生顶岗实习,校企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育人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原有的152个高职专科专业名称进行了更改。新的专业目录对会计专业群毕业生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提出了新的方向。为了适应会计专业群所对应的产业群,高职会计专业群应根据更名后的专业群所对应专业毕业生所应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构建校企共商、共建、共享的校企共同体,通过整合产教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群模式,创新“大数据+财会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群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主要动因,介绍了广西工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基本形式、合作方式及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孟静 《企业导报》2014,(16):48+86-48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是建立在职教集团发展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发展策略。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成为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摇篮,向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为企业带来无限动力。企业为学院提供更多的学生实习、就业机遇。通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主要动因,介绍了广西工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基本形式、合作方式及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点",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情景,解决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和教师的企业锻炼,解决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与课程的开发,实现了产教融合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点",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情景,解决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和教师的企业锻炼,解决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与课程的开发,实现了产教融合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