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阳  宋良荣  阎奇冠 《财会月刊》2023,(12):108-116
智能制造产业链重构成为各国抢占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战略主阵地,产业链金融能够“精准滴灌”智能制造产业链,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本文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开展了内涵、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分析。其中,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元宇宙、数据资产、数字平台、供应链控制塔以及数智化供应链。智能制造产业链的特征包括:智能制造产业价值链重塑,导致“微笑曲线”变“马脸曲线”;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高数字化,导致新旧风险之间的转换。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科技与元宇宙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平台。智能制造产业链金融的特征包括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重塑、产业链金融信用体系重塑以及产业链金融风险管控思维和方式重塑。  相似文献   

2.
裴春梅  王艳秋  杨秀清  韩伟 《物流技术》2015,(4):127-129,166
主要针对密集架智能仓储通信系统的功能及架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在对密集架智能仓储系统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MODBUS协议的密集架智能仓储通信系统,对提高密集架智能仓储系统的通信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娟  邹浩 《物流技术》2021,(1):78-82
针对可能影响智能仓储绩效评价的各种因素,从智能仓储的建设投入、运营能力、决策时效性、安全状况、储货能力、人工需求状况这六个主要方面,建立智能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一个智能仓储绩效评价模型,最后用实例数据对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技术内涵、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就其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对牵引部队开展仓储保障能力建设规划、提升仓储部队导弹收发转运能力和贮存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发展路径,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是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红塔集团将智能制造视作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其“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源变革中发展统一的智能电网一时间成为全球能源界关注的焦点。而“智能电网”这一全新的词汇也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迅速风靡全球。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八、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而智能能源网是一个比智能电网层次更高、规模更大的新型能源网络。2009年11月27日,“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在京成立,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筹备智能能源网。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比较,分析了智能能源网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盼  杨书房 《河北企业》2023,(6):112-114
在智能制造业飞速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型的背景下,“新工匠精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总结“新工匠精神”的内涵,指出“新工匠精神”既包含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坚守,又包含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在对“新工匠精神”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制造时代培育“新工匠精神”面临着新旧产业格局的转型、代际文化观念的冲突、新老技术特性的整合、智能创新业态的调整等冲突。针对诸多挑战,从“新工匠精神”内涵塑造、制度建设以及源头培育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制造时代加快培育“新工匠精神”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智能制造是当今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文章从对智能制造的定义开始,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的特点及应用,然后通过分析智能制造在国内外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介绍了智能制造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飞毯智能技术适应了仓储智慧化、紧致化、绿色化的发展新趋势,并探索了飞毯智能技术在冷库中的应用,从冷库的整体布局、内部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对冷库进行优化,以满足飞毯智能设备运行的需要,从而打造紧致型仓储,实现仓储环节的提质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现时期,中国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的总量在不断增加;经济发展程度与绿色制造水平有显著关联度,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绿色制造水平也较高。与绿色制造企业的分布相似,智能制造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存在关联度,即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也较高;高技术行业和知识密集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领先于其他行业;中国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整体上还不是很高,智能制造成熟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十四五”时期,中国应该制定实施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差异化方案,推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差异化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创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大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企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递年包裹量已经超过630亿件的今天,在智能仓储物流需求和问题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携“库宝”系统出现的海柔创新,正在为需而战,也在期待更多同行者,共同实现未来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2.
智能制造技术是一种综合传统工业技术和现代智能技术的新型制造工程,是未来的机械制造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工控自动化领域中的智能制造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详细论述了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应用,为智能制造技术在工控自动化领域的推广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思谋科技的业务模式是将单点场景打通,再将点变成网,实现跨领域的智能制造部署“我们每天都会问自己,思谋科技要做什么?”贾佳亚说。2019年12月,贾佳亚顶着“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杰出科学家”的光环,走上创业之路,创立思谋科技。那时,全球智能制造产业方兴未艾,外界很好奇,一位顶级科学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工业场景结合在一起,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的钢铁企业在钢铁制造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迎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文章从钢铁智能工厂智慧制造的总体规划设计入手,阐述了钢铁智能工厂实现智慧制造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以及实施路径,为钢铁企业打造智能钢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存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传统模式下处理存货管理的弊病,简单介绍了ABC管理法与CVA管理法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配合ERP管理系统集成的智能仓储的可行性和优势以及在未来对智能仓储的推广普及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人工智能和信息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泥制造技术融合,推动水泥工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变革,已成为我国水泥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海螺集团聚焦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和营销物流等核心业务,按照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以数字工厂建设为目标,建成了行业首个包含智能生产、智能运维和智慧管理三大平台的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工厂,并迅速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作保障、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水泥生产全流程智能制造模式,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标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伟峰 《物流科技》2024,(4):51-53+71
智能配送作为解决城市交通压力和外卖配送效率的创新方案,在人工智能推动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探讨了在城市主干道上采用智能配送系统来改善外卖的配送问题,并减轻交通压力。介绍了智能车辆、智能管道运输、无人机配送和智能集中式仓储等智能配送方案,对提高外卖送餐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和道路拥堵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智能配送将在未来成为外卖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为城市交通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智能监控技术是现代新型监控技术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就大空间的烟草仓储安防问题,展开对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从智能监控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和发展优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目前所处的瓶颈状态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智能制造是发展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途径。在智能制造下财务管理不仅要与之相适应,而且要运用智能制造的优势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精益化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本文结合HL集团的实践,对财务融合业务参与智能制造系统构建,利用智能制造改进财务管理,进一步优化产品成本、产品报价、存货控制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泽华 《企业文化》2016,(1):9-11
2015年以来,有关“智能制造”不断见诸媒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讨论、规划着智能制造,有些企业早已捷足先登开始了实践。那么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哪些意义?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人们观察着思考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