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牌石家庄市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使省会有了国家级基地的资质.封龙山距市区较近,属于省会近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渊源,建设石家庄动漫产业基地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旅游资源开发相互融合,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因此在封龙山打造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动漫产业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但多数动漫企业还处于动画加工低端环节。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创造力、具有真正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的企业却无法正常盈利。因此,建园区、盖大楼只提供了发展动漫产业的基础设施,关键是当地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促使各类相关企业繁衍和互动,形成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文章借用企业理论中的互补性资产概念,总结了美国好莱坞和日本秋叶原两种动漫盈利模式特点;并结合2001年产于深圳的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失败案例和2006年建立于深圳的国家级怡景动漫产业基地的发展,分析了深圳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动漫产业集群的经验。提出发展动漫产业须培育本地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尤其是外部的互补性资产,培育动漫产业集群,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  相似文献   

3.
吴宣 《大陆桥视野》2011,(18):85-85,87
进入21世纪,一个兼具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一动漫产业,凭借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依托“天堂硅谷、动漫之都”的战略构想,2004年12月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在高新区应运而生。现以2010年上半年动漫产业国税收入情况为引,综合历年税收收入情况,简要分析动漫产业税收征收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存在文化理念缺位、定位目标不够准确、产业链条脱节、高精产品与衍生品缺少、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落后、产业基地布局不够合理、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培养体系滞后等问题。为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必须积极培养欣赏和认同动漫的文化与社会氛围,加强动漫产业发展理念、组织模式、集聚模式、商业模式、科技政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动漫产业主要包括了动画产业、漫画产业以及电脑游戏产业.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一批动漫企业崭露头角,但与动漫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动漫产品传播渠道过窄,动漫人才比较缺乏,动漫作品原创性不足,动漫产业链尚未形成,盗版问题比较严重.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几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钻石理论与动漫产业集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鸣 《生产力研究》2011,(2):144-146
随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动漫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势。借助于产业集群研究的钻石理论,通过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环境要素,探索动漫产业集群建设的有效模式,有助于推动我国动漫创意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7.
陈霞 《江南论坛》2012,(2):54-56
一、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现状(一)高职动漫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日、韩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起步和2008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用3年时间完成了初期积累和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强力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09,(10):23-23
中国首个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近日在天津生态城开工建设。 由中国文化部与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规划占地一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拟划分创意编剧策划、研发与孵化、综合服务、高端设备集成和智能衍生品集成、高端办公等功能区以及动漫人才培育学校和动漫主题公园等专区,  相似文献   

9.
金属资源再生产业被理论界誉为"静脉产业",是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之一,也是台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从区位、基地和产业的实际出发,以建设"绿色生态、安全高效、集约有序"的先进性产业基地为目标,分别从城市防灾、道路交通、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支撑、节约和集约发展、公共配套设施、城市设计七个方面,对现代化的先进产业基地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长沙动漫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最大的原创动漫基地。但与日、美、韩等国家的发达动漫产业竞争力相比,差距很大。通过对动漫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长沙动漫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1.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动漫产业的先行国家,其动漫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以规范性政策为主.日本属于动漫产业后发国家,由于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实行了倾向性非常明显的鼓励性政策,所以短期内即获得了巨大成功.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构成、品牌战略、外部环境及文化特性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期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新兴业态随之出现。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门类的交集也越来越多。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标志着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日本东京的秋叶原,正是动漫产业跨界融合的典范,对于未来中国动漫产业的集群化,以及动漫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都有极大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规划>指出,"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国际合作,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构建高技术产业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提出重点建设"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沈斌 《当代经济》2017,(35):71-73
21世纪初,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动漫产业迈上了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政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杭州、上海、广州三个具有代表性城市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得出国内动漫产业政策与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对正确认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新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可提高我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抵御外来文化侵蚀,保障国家文化安全。该文依据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态势,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即加强国际动漫市场大数据研发,推行原创精品发展战略,创新国际营销与融资模式,培育高级国际化动漫人才,提升大型动漫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融合了科技和文化及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因此,其发展必须考虑产业融合和集群价值链。首先,通过分析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的特点;其次,从国际背景下分析了杭州动画产业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基于集群价值链分析了杭州动画产业发展模式和政策,并指出动漫和网络传媒融合以及动漫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基于杭州动漫产业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为其他城市发展动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民生产业基地,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应对WTO的挑战,推动泉州市企业上规模、上档次、规范化,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是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益,打造产业链的重要方式,是降低土地、基础配套设施和环保建设成本的最佳选择,是加速  相似文献   

18.
陈敏 《经济师》2013,(1):211-212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被称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业价值、多就业机会等特点与优势。发展动漫产业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设中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要求。山西动漫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山西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通过对其现状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山西动漫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建应加快发展动漫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献政 《发展研究》2005,(11):58-60
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运而生的动漫产业,正在全球产业变化中凸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在短短几年里,其市场规模就超越了传统产业乃至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动漫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文化产业,被称为世界经济中“无烟的重工业”,具有知识经济的全部特征和诱人的市场前景.目前,福建省尚未将发展动漫产业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应充分认识动漫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武汉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光谷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为促进武汉科技新城暨光谷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就武汉光谷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重点,以及超常规发展应予重点考虑的体制创新等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