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产业能耗分析的青岛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是在保证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通过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居民生活消费习惯的引导,实现碳排放强度有所降低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城市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背景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良 《企业导报》2013,(24):14-16,30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显著的社会效益,但与之伴随的是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与日趋紧张的能源消耗问题,而这些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无法绕过的障碍。"低碳经济"的提出不仅对人们是一种启示,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低耗能低污染的新路径。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城市发展转型的方向.低碳目标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文章以杭州为例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中二者协调的经验和问题,并得出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青 《企业导报》2012,(20):147-148
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产业结构优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本文从低碳角度对武汉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工业能源消耗等入手,分析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情况,并在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深入发展和节能减排三个角度上对武汉武汉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选择。而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场所,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不但是全球最主要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主体,还是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地区,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城镇化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目前,许多国家的城市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关注和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正处于局部试验和区域实践推广的混合转折阶段,许多方面亟待完善,体制和政策的痼疾是最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杨若谦 《价值工程》2015,(3):183-184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发展模式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载体、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简单介绍了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等。并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原城市群构建低碳城市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关于构建低碳城市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曹丽 《乡镇企业科技》2013,(24):159-160
近年来,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生态省"建设初具规模,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各地市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大产业在低碳技术的支持下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依然存在诸如:政策更新较为迟缓、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亟需提高、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碳市场没有得到足够力度的开发等问题,所以山东省要尽快出台低碳发展战略及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研发清洁能源、可循环、可再生资源来突破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自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的理念,"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用而生,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文章综述"低碳"的有关理念,结合英国和日本等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宜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低碳城市理念的道路,重点以能源结构低碳化、经济结构低碳化、社会发展低碳化以及技术发展低碳化为突破口来探索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继萍 《物流科技》2014,(10):77-79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业管理产业必须能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这一历史潮流,抓住契机,倡导低碳物业管理,提高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支持。文章主要从物业管理的高能耗现状及存在的垃圾处理、人们的节能意识以及物业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等问题出发,探索城市低碳生活路径,从而打造低碳物业。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世界各国强化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新的大规模的能源革命必然到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能源结构的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必须从国情和能源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型能源工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涛 《价值工程》2010,29(20):7-7
本文从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建设低碳社会等方面,论证了如何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型,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4.
韩露 《价值工程》2011,30(3):258-258
自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哈尔滨正在致力加速振兴步伐和现代化进程中,在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了环境问题,在哈尔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要把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发展,通过指出哈尔滨经济发展面临的状况和问题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吴雪  陈锦  李爽 《企业经济》2012,(6):11-14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阐述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选取了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指标,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开发碳汇潜力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Kaya模型的中国低碳经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因素分析法借助Kaya恒等式对1990年~2007年间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高碳排放的主导因素,人口是增加CO2排放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的降低对减排的贡献功不可没,能源结构改善对减排的效果不甚明显,并提出破除以GDP为纲的迷思,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口结构、宣扬低碳理念,改善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效率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其低碳化发展,对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标准体系是城市社会低碳发展各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有机整体,是指导、协调低碳技术标准化与各领域子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蓝图,对系统地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区域低碳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想、建设路径、重点和步骤、目标,并勾画了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指标,为城市群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工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1,30(22):5-6
低碳经济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耦合。低碳经济发展涉及到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我国目前应采取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组织推动型和法律约束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马莉 《科技与企业》2012,(14):202-204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态城市所提出的低排放、低能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中山市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的倡议,然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煤炭依赖、较高的能源结构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都决定了中山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