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形成庞大的生物产业,成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体。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是化解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的重要举措,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发展生物产业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2.
沟域经济模式下生物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沟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只有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才能促进沟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相对丰富的沟域经济资源也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沟域经济作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在生物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专家预言,生物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支柱产业。生物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谁占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就将在下一轮发展中把握先机。目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酝酿着重大突破,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促成生物产业成为信息产业并驾齐驱的产业群落。  相似文献   

4.
我们目前处在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期,不论是研究开发还是产业化都较以往有质的飞跃。通过创新引领的现代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产业与生物技术支撑产业 21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被誉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生物经济,已逐步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据测算.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市场将达到3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正在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话题,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国首届生物产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生物技术专家杨胜利认为,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抢占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机会。  相似文献   

7.
武汉生物基因制药产业相对北京、深圳、山东等经济发达城市比较薄弱,但是武汉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文章以武汉生物基因制药产业为例,描述武汉基因工程制药产业的现状,探讨分析该产业的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旨在提出有利于增强武汉生物技术制药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何垒 《浙江经济》2006,(15):44-45
继信息产业之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浙江在“十五”时期就把生物产业确立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经过数年来的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发展已打下良好基础。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将生物技术产业确立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浙江生物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产业(BI)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生物经济(BE)将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特别给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要迎接生物经济大潮的到来,必须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全球生物产业垄断格局尚未形成,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萌芽以来,已历经30余载。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从无到有逐步成为目前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型产业,2005年全球在研产品的27%是生物技术产品。近几年,生物技术产业无论在技术创新、企业融资与并购、企业创收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在众多的生物产业中,尤以生物制药业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擎 《中国高新区》2011,(4):111-113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曾报道:“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生物经济将成为21世纪增长最为迅速的经济领域。”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正在加速推进新的绿色革命的形成。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强化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目前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卢荣  黄耀平 《现代乡镇》2012,(3):100-10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在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生物产业中比重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医药市场上新的增长引擎。全球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专业公司也呈现激增态势,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超过20家,生物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也达到13.5%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科技部部长万钢: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提升相关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速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正> 紧紧抓住当前加快发展生物产业的极好契机近20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产生了质的飞跃,生物技术产业化几乎已遍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标志着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这为我们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1.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是当今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刚刚完成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发展生物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议我国应紧紧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力争通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为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在战略性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具备开发核心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生物技术产品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现代生物企业。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工业、生物环保、生物质能、生物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医药以及生物安全等九个重点领域。重点开发生物医药、转基因生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质能、中医药等30大类,150多个主导产品,形成新兴的生物产业群,使生物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部分区域的支柱产业。本期围绕“生物产业”这一主题,从我国生物产业的现状、问题、现行政策、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组织专题,同时对一些生物科技企业进行宣传,为推动我国的生物产业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院士寄语     
范云六 农业生物工程专家,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HarvestPlus项目中国负责人。长期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农业分子生物技术科研工作,是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院士寄语 范云六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重要学科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对生物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同时,也强劲地推动和促进了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为医药、农业、工业和环境等不同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目前发展过程中亟需做好的事业。生物技术将会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提高我国人口健康水平,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已经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列为实验重点跨越的优先科技领域,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更加详尽的科技规划和政策将先后出台,从人才培育、资金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为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也正在加强,以保障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能够健康而迅速地发展,显示出我国政府在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方面积极务实和负责任的态度。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必将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化程度和水平低。我国具备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基础和优势:一是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生物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生物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集聚化趋势。二是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明文彪 《浙江经济》2010,(19):24-25
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全球范围内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孕育形成。把握战略机遇,充分认识实施生物产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既是积极柞动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