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3 459户样本农户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研究农户受供给型、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倾向及影响因素,并计算不同类型信贷配给的相对风险比(RRR)。研究发现:(1)随着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推广,在剔除了缺乏有效信贷需求的农户后,有35.24%的农户受到不同程度信贷配给,其中受到供给型和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农户分别占18.17%和17.07%。(2)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类型的因素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性。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耕地面积、家庭储蓄、是否购买保险、贷款偿还经历和金融机构数目是影响农户需求型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户供给型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有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家庭收入、家庭储蓄、是否购买保险和贷款偿还经历。  相似文献   

2.
王征 《上海企业》2014,(3):69-71
<正>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商业银行在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不是通过提高利率的途径来增加存款供给,同时抑制贷款的需求来实现信贷市场的均衡;而是通过实行配给,来部分的满足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或者只满足部分借款人的信贷需求的这样一种金融现象。信贷配给现象和对信贷配给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者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信贷配给所做的解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王征 《西部财会》2014,(3):49-52
信贷配给是商业银行时常采用的一种贷款手段,近年来新凯恩斯主义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于信贷配给所做的解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国目前的信贷配给是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同时起作用的“双重信贷配给”.信贷配给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解决我国目前信贷配给问题的出路在于更快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中,抵押权人主要有担保中介和金融机构两类。本文以宁夏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农户为样本,考察不同抵押权人对农户抵押贷款是否配给、多大程度配给两步决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1)“是否信贷配给”在两类抵押权人信贷配给决策中都起着主导作用;(2)两类抵押权人虽然都排斥有过融资约束经历及规模经营农户,但是又有各自偏好;(3)同一影响因素在两类抵押权人信贷配给决策中都存在着不同权重,甚至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山东房地产》2010,(2):25-27
各信用社、分社:为了开拓农村市场,解决农户房产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创新信贷产品,更好的服务“三农”,经与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座谈,取得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机构的大力支持。现将《巨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户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6.
农户信贷配给及其福利损失——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3~2009年我国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估计农户遭受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对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64.5%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其中54.0%的农户受到完全配给,10.5%的农户受到部分配给;信贷配给使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8.5%和20.8%。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供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缺少有效的担保和抵押,多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无法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贷约束.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彻底解决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从而为农村市场提供了新的抵押物,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农户借贷需要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信贷产品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我国农村市场中存在的供求非均衡现象,并力图通过信贷产品的创新有效化解农户"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这一困扰我国金融市场多年的疾病,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贷供求非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持。我国农户特征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存在的客观基础,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强化了农村商业性正规金融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弱化了其为广大农户提供信贷的激励。根据我国农户特征和农村金融结构现状,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应是:通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使其更加有效地满足农户消费性信贷需求和部分生产性信贷需求;农村商业性正规金融应为农业企业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同时为农户提供部分生产性信贷服务;政策性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侯青林 《财会月刊》2011,(29):37-39
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信贷市场和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是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在我国,由于体制上的金融抑制加剧了信贷配给,而中小银行的特殊性,如区域性、资本资产额小、组织层级少等使得它们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方面具有大银行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减少违约风险,从而改变了解释信贷配给的贷款者的预期收益与承诺的贷款利率的函数,进而缓解了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10.
(一)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根据在四川农村实地调查发现,85.2%的样本农户对小额信贷有需求,其中有21.6%的农户贷款需求未得到满足,户均贷款需求约为9000元。以此测算,中国农户总数约1.9亿户,贷款未得满足的市场规模为1.9亿户×85.2%×21.6%×9000元/户=3147亿元。我国2007年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小额贷款额为2038亿元,可见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小额信贷远远达不到农户需求。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保险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中从投保人、保险人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三个方面阐述了保险信用缺失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健全我国保险信用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行业要赢得并保持社会公众信任,唯一的方法就是遵循高质量的职业道德准则。诚信、透明、专业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构成了CPA行业职业道德框架体系的基本架构,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农户二维信用包括守信意愿和守信能力。基于2011年北京大学公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从农户借贷额度视角考察中国农户信用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Tobit模型来研究正规金融机构、亲戚朋友以及民间借贷组织对农户信用评价之间的异质性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比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户守信意愿强。家庭财富是农户经营成果的表现,正向影响农户的守信能力。家庭人口特征中的不同因素对农户信用能力也有正负不同的影响。另外,品行和家庭收入对农户信用的影响在正规金融机构中较显著,而教育程度对其信用的影响在亲戚朋友中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信用管理,政府采购中心除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外,还要由专管员给各供应商进行信用评分和划分信用等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信贷资金形势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办学条件急需改善等实际情况,决定了学校向银行贷款的紧迫性;高校是特殊的法人主体,没有破产之忧,金融风险低下等各种优势,决定了银行主动向高校提供贷款的必然性;高校信贷资金规模扩大,效益潜伏期较长,缺乏责任人制度和还贷机制,同时又具有很大的债务风险性。为了保持高校适度的信贷规模,建议政府加大对高校发展的支持,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信贷资金管理制度,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争先创优,保证高校信贷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华 《基建优化》2007,28(5):66-68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业中诚信缺失现象进行的客观阐述,从经济学层面深入剖析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政府推行一体两翼的信用担保模式,但是现行的模式有诸多的缺陷。为了从实践中解决现行融资模式效率不高的弊病,建议政府推行以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信用担保模式,以便从制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我国信用信息共享发展现状,分析了三种典型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一种“现阶段以公共征信模式为主导,不断完善我国信用信息共享外部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私营征信模式,建立一种‘公共与私营相结合,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为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Credit risk is one of the main risks faced by a bank to provid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clients. To evaluat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lients, several scoring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are based mostly on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elevance of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eatures of applicants and proposes a new methodology based on mixed data clustering techniques. Indeed, cluster analysis may prov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estimation of credit risk. Traditionally, clustering concentrates only on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data at a time; however, since credit applica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mixed personal features, a cluster analysis specific for mixed data can lead to discover particularly informative patterns, estimating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credit granting.  相似文献   

20.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中国的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中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