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争利 《经济师》2005,(12):116-117
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倾向十分明显,这与西方的企业融资行为理论显然背离。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治理和经营特征,在保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促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融资一直以来都被大众所关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股权融资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但是,许多上市公司融资后对资金的利用并不理想,想要通过融资改善经营业绩的做法往往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上市公司这种盲目融资不但极大的影响了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热情,甚至还阻碍了上市公司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可以使上市公司更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战略的融资方案.本文简要阐述了融资的概念、融资的作用以及融资的方式;重点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偏好股权融资而轻视债务融资、证券市场发展不均衡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完善的对策,如纠正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完善证券市场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恰恰相反,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融资顺序原则存在明显冲突;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表现和弊端,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和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特有的股权结构形成了特有的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以及高的债务率与资本优化的不相矛盾基础之上对我国的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佟贺 《经济视角》2012,(6):43-45
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融资决策和实践往往出现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股权融资是其首选方式,很少采取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方式,这与啄食顺序理论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危害和动因,并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提出防止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融资决策和实践往往出现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进行股权融资是其首选方式,很少采取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方式,这与啄食顺序理论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危害和动因,并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提出防止上市公司的过度股权融资的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11-112
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一般认为,企业融资的顺序为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优于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重外部融资轻内部融资,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表现出了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通过探讨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希望能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改进方案,最终达到优化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胡金朋 《时代经贸》2007,5(10Z):197-19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融资多元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直接融资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国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资的选择上,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明显偏好股权融资方式,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偏好有着巨大的差异,也与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本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别从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和公司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剑梅 《经济纵横》2012,(11):102-104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林凡 《经济管理》2005,(11):74-78
本文以4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数单位模型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股权结构、所得税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非债务避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规模、成长性、业绩波动性、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市是很多公司的即期目标,待上市后又迫不及待的配股、增发。这种股权融资热一度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从理论、实证上都有所研究。本文拟通过揭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及其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忠伟 《经济师》2006,(8):99-99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股权融资的绩效低下,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绩效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股票市场设立10多年以来,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出现了偏好股权融资,忽视债务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较低,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形成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会对其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方融资理论的简要回顾以及西方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描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符合现代融资理论,而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和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智宏 《时代经贸》2011,(2):179-179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理论研究存在悖逆,企业管理者对资本成本的认识存在偏差,使股权资本成本虚化,导致上市公司管理者偏好股权融资;传统的会计利润评价方法强化了这种偏好;EVA评价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融 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对债务融资而言 ,资本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 ;对股权融资而言 ,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 ,公司的管理层受到股东的硬约束 ,面临分红派息的压力 ,外部股权融资成本并不低 ,而且由于债务的避税作用 ,债务成本往往低于外部股权筹资成本。他们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 ) ,其次是债务融资 ,最后是外部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虽然也表现出优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的倾向 ,但债务融资的顺序明显排在外部股权融资之后 ,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十分明显。本文在对这一偏好的行为表现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成因及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剖析 ,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问题进行探讨。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行为表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呈现出强劲的股权融资偏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热衷于包装上市自从我国内地设立股票市场以来 ,上市几乎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融资的唯一模式。不少企业似乎特别热衷于股票发行与上市 ,为了达到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目标 ,一些企业甚至不...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行为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慧 《经济问题》2006,(8):48-4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行为有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为此,分别从公司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了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股权功能限制弱化及公司管理层偏好和融资渠道不畅、融资行为的政策导向性强等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紫瑶  任爱莲 《经济师》2004,(10):114-115
文章分析了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指出了上市公司融资时普遍存在的股权偏好问题 ,并阐述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原因 ,最后提出解决这种融资偏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做出总体界定 ,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稳定地偏向于股权融资 ,然后从配股和股利分配这两个角度出发 ,分析这一融资偏好的强弱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