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镀层是建筑结构用钢材防腐的表面处理方法中的常用操作方式之一,镀层的各项参数对钢结构防腐性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对钢结构用钢Q235B进行了电沉积镀镍、电沉积镀镍铜合金,并进行了乙酸盐雾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镀层有效提高了建筑钢结构的抗腐蚀性能,且复合镀层较单一镀层的抗腐蚀效果更好;电沉积制备的表面镀层能使钢结构经过10天乙酸盐雾腐蚀后,其质量损失率降低了87.16%;腐蚀电位正移78.45%。  相似文献   

2.
腐蚀是材料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主要是由于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有时还同时伴有机械、物理或生物作用。文章综合运用应力腐蚀试验、金相、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分析技术以及电化学、热力学、材料力学分析计算等多种方法研究16MnR和08Cr2A1Mo在H2S介质中应力腐蚀行为,有助于揭示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卤水浓度和不同流速下的CO2腐蚀模拟浸泡实验,研究了不同组织钢J55和X65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高的卤水浓度和低的流速条件下,两种钢的腐蚀速率相差不大,在低的卤水浓度和高的流速条件下,J55钢的耐蚀性较好。这主要是因为铁素体一珠光体结构的J55钢在腐蚀性比较强的介质中能够形成保护性膜,而贝氏体组织的X65钢则不能形成保护性膜而具有较高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4.
露点腐蚀对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新型耐硫酸露点腐蚀用09CrCuSb(ND)钢的主要特点是在中温中浓度的硫酸(70℃50%H_2SO_4溶液)介质中发生钝化,形成一层富含CuCr、Sb等合金元素的保护层,因而具有较高的耐硫酸腐蚀能力。焊接工艺焊接方法。国内对这种钢的常用的焊接方法是GTAW和SMAW,我们根据钢板的规格12mm、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铬和镍加入铁中形成固容体。当铬镍的含量超过一定值,则在氧化性介质中钢的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性的氧化膜,从而防止腐蚀,这就是铬和镍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储罐的酸洗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铬和镍加入铁中形成固容体.当铬镍的含量超过一定值,则在氧化性介质中钢的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性的氧化膜,从而防止腐蚀,这就是铬和镍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铬和镍加入铁中形成固容体.当铬镍的含量超过一定值,则在氧化性介质中钢的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性的氧化膜,从而防止腐蚀,这就是铬和镍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宝钢电镀锌机组在实现完全无铬化以前,在生产钝化和磷化产品时,带钢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以便于钝化液和磷化密封液在带钢表面上固化成膜,因此在电镀后采用的是煤气加热方式、后续的钝化、磷化密封处理采用气刀来控制形成的钝化膜和磷化密封膜的厚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A213-TP304H奥氏体钢是美国试验材料协会标准(ASTM)用钢。A213表示为技术条件编号。TP为级别代号,3为奥氏体钢,04为分组顺序号,H表示焊接专门用途符号,TP304H相当于1Cr18Ni9Ti钢。  相似文献   

10.
为净化汽车排气和降低单位油耗,主要采用提高排气温度和降低车身重量的方法。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开发了成本低且具有耐热性的铁素体系不锈钢YUS450(14Cr-0.3Nb-0.1Ti-0.5Mo)。发现通过复合添加Nb-Ti,可以延长热疲劳寿命,这是作为排气歧管用材料使用时最重要的特性;同时满足高温应用环境中的刚性以确保减薄,从900℃附近的高温强度和防止晶粒成长的观点出发,取0.3Nb-0.1Ti。为确保900℃附近的抗氧化性,Cr量为14Cr。发现通过添加少量的Mo,可以减少高温盐蚀造成的腐蚀减薄量,Mo量定为0.5Mo。开发的钢种与现有的SUS430J1L(YUS180:19Cr-0.4Nb-0.4Cu)相比,在耐热疲劳特性和耐高温盐蚀性等高温特性方面均良好,而且由于降低合金添加量,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电力接地网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是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原因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普通碳钢构件存在腐蚀速率快、开挖修复周期短、可靠性差等问题.直接采用纯铜作为接地体材料,或加大接地体截面虽然可以大大延长接地网使用寿命,但成本过高.钢表面镀锌或采用阳极牺牲法等存在延寿有限和均匀性差等问题.钢表面高温镀铜和涂覆导电防腐涂料的方法在提高耐土壤腐蚀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成本,可明显延长接地网可靠使用寿命至30年以上,是今后接地体构件防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32):120-122
针对ZL102、ZL101A砂型铝合金铸件使用三、四年后出现部分油漆层有气泡、剥落,铝合金基材存在腐蚀的问题,提出了在涂装前对其采取Al/Et·A(S)20·Cs(硫酸阳极氧化、铬酸盐封闭)的表面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盐雾试验结果表明,经Al/Et·A(S)20·Cs处理后的ZL102、ZL101A砂型铝合金铸件的防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了这种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ZL102、ZL101A砂型铝合金铸件。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随着我国金属加工的迅速发展,金属的表面处理,尤其是漆前处理——磷化工艺的应用也日趋广泛,随之对该工艺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较多数磷化液使用温度一般在40~90℃,结晶粗大,膜层较厚,磷化时间长,沉渣多,成本高,不能满足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本工作研制一种常温、少渣快速磷化液,该磷化液适用于汽车、自行车、农机、家电、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各种黑色金属制品表面的漆前处理,处理后的磷化膜致密,结合力强,耐盐水性好,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整Cr12钢热处理相关参数,对Cr12钢冷作模具的强韧性和使用寿命进行了研究,成功地研制出Cr12钢等温球化退火→淬火加热过程中充分预热→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Cr12钢,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形态和分布得以明显改善,最终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细隐晶回火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细粒状合金碳化物的显微组织,获得了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使热处理后的拉丝模和冷冲模的使用寿命比常规热处理工艺处理的使用寿命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5.
张喆 《价值工程》2011,30(17):29-30
镀铜层电接触润滑保护剂是一种新型的铜表面的功能膜保护润滑材料,该膜在不改变铜电接触性能的前提上起到润滑、保护作用。BTA、MBT、MBI和PQ等络合物加上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在可以控制挥发速度的复合溶剂中配成的铜电接触润滑保护剂,能在铜表面形成多元多层的纳米级自组装膜,抑制铜表面腐蚀。通过在0.2%K2S溶液中的变色测试,以及在3%NaCl溶液中的失重检验证明保护剂中各物质间的协同效应对铜表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通过加入高分子润滑剂,铜表面自组装成的高分子超薄膜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同时由于超薄膜的量子通道效应,铜的电接触性能几乎不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5,(27):143-144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二套常减压装置在加工高硫原油时,工艺设备和管道腐蚀严重。为此,采取了综合防腐蚀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除了工艺"一脱三注"和采取原油分储分炼外,还在设备选材和材料表面处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换热器管束渗铝;用ND钢制作空气预热器;用0Cr18Ni10Ti制作管束和16Mn R+0Cr18Ni10Ti复合板制作壳体,减压塔采用20g+1Cr13和20g+316L以抗高温硫、环烷酸腐蚀等。另外在一些设备的表面采取涂敷防腐涂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反应堆候选冷却剂液态铅铋合金对结构材料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控制液态铅铋合金中的氧含量或氧分压,使钢的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是很重要的腐蚀防护技术。液态铅铋合金中金属氧化数值模拟方法有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元胞自动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铅铋合金中金属氧化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各自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5):82-84
本文采用PEO技术在钛衬底上制备了一层致密的TiO_2陶瓷薄膜,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陶瓷薄膜的结构特性,并利用电化学极化测试技术分析了陶瓷薄膜的腐蚀特性。研究表明,利用PEO技术在钛衬底上生成陶瓷氧化膜后,其耐腐蚀性能优良,而且经65%~68%的发烟硝酸浸泡72小时后,其耐腐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作为腐蚀类军用危险品的包装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SEM研究苯并咪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BCS12-3在1mol/L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其对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缓蚀剂GBCS12-3的加入阻碍了腐蚀反应的进行;极化曲线表明GBCS12-3是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通过SEM可以看到其在碳钢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吸附膜。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铝件装饰镀铬,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装饰性。但铝是一种活泼的两性金属,在空气中极易生成一层氧化膜,易与多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置换镀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均不稳定。这些都会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镀前预处理。经过反复试验,我们总结出一种铝件装饰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