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生态宜居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至关重要。而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因此,文章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例,基于2021年CLES数据,采用Orderd Probit模型,通过中介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非正式规范中村规民约、邻里效应和名誉约束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正式规范中宣传教育、奖惩措施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显著;(2)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存在家庭收入水平和性别异质性;(3)环境认知在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的农户群体实行适宜的规范措施,以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新疆655份农户的调查问卷,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环境规制对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双视角出发,对社会压力感知和环境认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励规制和引导规制正向影响农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且引导规制影响效果更显著,但约束规制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不显著;社会压力感知和环境认知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环境规制可通过加强农户社会压力感知和提高农户环境认知两条路径来促进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基于此,应充分发挥环境规制作用,高效治理农村粪污污染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探讨数字乡村背景下互联网使用与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关系,对实现农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数据,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收入差距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且为部分中介效应;受教育水平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在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东部地区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群体中表现更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技术下沉、加强农户对互联网使用的技术培训,缓解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制定环境治理规则的差异化推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文章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 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1)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2)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3)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 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识与行为模型指标,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结构模型,以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24.0、Amoss23.0等分析工具,对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运用计划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认知对其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是合理和适用的,揭示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选择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向→分类行为"的逻辑。(2)大学生行为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情感体验四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和行为响应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意向在大学生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行为响应受控制认知影响最大,行为意向第二,主观准则第三,行为态度第四,情感体验影响力最弱。(4)从观测变量的影响效应来看,垃圾分类设施情况、知识情况、参与花费时间、精力和空间资源等因子对行为响应影响最大。(5)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意向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整体意向还是较高的,只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和兴趣、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的价值等,就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文章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为高校进一步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土地托管风险认知对其土地托管决策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为政府制定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其中自然、市场风险认知具有正向效应,政策、契约风险认知具有负向效应,且契约风险认知的影响效应最强;(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风险认知通过行为态度影响土地托管决策,自然、契约风险认知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土地托管决策,主观规范可以增强农户风险认知的诱导效应,削弱抑制效应;(3)风险认知整体抑制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农户对托管机构的不信任是抑制其参与土地托管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应从加强农户土地托管认知,提升土地托管机构自然、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强化农户契约意识和相关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文章分析了新疆昌吉市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善治格局的形成。方法 基于新疆昌吉市微观调查数据,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心理认知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并揭示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 (1)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总体呈现出“意强行弱”特征;(2)参与意识、效益感知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较小,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3)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意愿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较大,主观规范影响较小,效益感知和参与意识对农户参与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即通过农户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4)政策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存在,表明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结论 要保护农户环境权利,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要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要提供参与机会和拓宽参与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互联网是如何影响农民创业的呢?文章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验证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与农民创业行为显著正相关,相比较于雇主型农民创业,互联网对自雇型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在互联网使用与农民创业中起中介作用。但以人力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时,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创业的作用机制是"互联网使用—(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受雇",而不是促进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9.
朱宁  秦富 《农村经济》2023,(5):89-95
目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行为与标准的悖离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利用CLES的2420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探明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调研地区出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分类意愿、无分类行为,有分类意愿和行为、实际未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二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三分类等四种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情况,后三种情况均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认知上出现了偏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奖惩措施、法律法规信任度以及了解程度等主观规范变量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在农村居民认为有分类行为的前提下,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作为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显著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或标准分类、二分类或标准分类。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分类指导、法律法规保障以及提升农村居民了解程度等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湖北省6个市、县、区的26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15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对乡村清洁工程的认知、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受农户素质、农村信息闭塞和环卫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比在传统农区更容易开展;政府的鼓励对农户参与积极性具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新型农民和强化政府引导职能,从而推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农户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农户对农地的市场及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对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 文章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6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归纳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对农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认知差异,并以其做为中介因素,构建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现该模型,检验相关假设。结果 (1)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2)农地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有正向的间接效应;农地非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具有负向的间接效应。(3)农户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供给行为,但显著性不高。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存在背离,农地多功能供给行为存在随机性。结论 (1)同步增强农户对农地多功能利用的市场和非市场价值的认知,激发农户农地多功能利用的意愿。(2)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吸引优质劳动力回流乡村,以引导农地多功能经营意愿向经营行为的转化,提升系统性,遏制随机性。(3)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4)对不同分化的农户实行差异化的农地多功能经营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CGSS2017年2 831份全国农民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采用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且可以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在互联网使用和农民收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不是完全中介效应;年龄等控制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各异。采取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此,应加强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产品更新换代以及采取差异化的培训政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确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探究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落实宅基地确权政策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有序Probit、逐步回归以及基于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研究结果:(1)确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在考虑选择性偏误后,结果依然显著。(2)禀赋效应在确权抑制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资本能够削弱禀赋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4)对于户主年龄较大的农户家庭和宅基地距离县区更近的农户而言,确权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大。研究结论:细化确权颁证工作内容,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农户正确认识确权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重视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在宅基地退出中的补充作用,因地因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分类保障农户差异性权益需求,充分激发宅基地确权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狭义的农户兼业化出发,基于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的视角,系统归纳了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DEA-Tobit两阶段法构建面板Tobit模型,就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总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化不仅会直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土地中介效应间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从影响效果看,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土地中介效应和资本中介效应为正,但资本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户兼业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土地中介效应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行为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文章以农户的政策认知作为中介变量,信息获取能力为调节变量,探究收入质量对农户自觉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路径。方法 基于湖北省65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检验方法探讨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 (1)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收入质量较低的农户,拥有高水平收入质量的农户更加自觉地采纳秸秆还田技术;(2)在收入质量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自觉采纳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政策认知发挥着正向中介作用,信息获取能力正向调节收入质量通过政策认知影响农户自觉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间接效应。结论 政府应该多措并举,促进农户收入水平高质量增长;强化政策宣传教育,提升农户生态环保认知;扩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整合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快实现农民富和农村美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耕地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和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利用浙江省345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化肥使用行为的影响,采用了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户对化肥的合理使用,其作用机理在于农户的电商参与行为能够正向影响农户对于安全农产品的了解程度、市场需求认知以及耕种意愿。政府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让更多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电子商务市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机制与引导作用,促进扩大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7.
手机使用能促进农户采用IPM技术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陕西省576户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两个方面分析手机对农户采用IPM技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维度农户认知在手机对IPM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后的模型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户IPM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分析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发现: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信息利用的影响更大。农户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农药施用认知在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农户农药影响认知只在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提高农户的信息利用能力;在推广IPM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实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地理标志使用地区,农产品质量普遍较高,农户安全生产表现较好,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影响。[方法]文章采用陕西"洛川苹果"地理标志的实地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地理标志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2)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分别对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最强的路径是"地理标志认知→主观规范→行为意向"。[结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一方面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行为意向,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最后从政府、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以及农户3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与加强农户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849户农户调查数据,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从行动信息、行动参与、行动组织和行动效果4个维度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考察了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通过改变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间接影响,并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影响水土保持实践过程中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面积对修筑梯田、使用地膜和造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土地流转期限对以上4种措施的实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集体行动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修筑梯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接受政府补贴较少农户的造林活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但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地膜使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3)政府补贴在农户集体行动影响造林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但在集体行动影响造林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负,在集体行动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索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实施农地质量提升行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层级回归法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1)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的农地质量提升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市场激励在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影响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3)相较于短期生产性技术,农户采纳长期保护性农地质量提升技术更多来自于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研究结论:应当充分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促使农户主动参与农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