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柳依  刘健 《民营视界》2005,(1):34-36
对于沧州市工商民营界人士来说,有一个人是他们心中的主心骨,是他们的稳心称,是他们的贴心人;有了困难他们会想到她;有了成绩他们会告诉她;三五小聚,他们会叫上她;朋友畅谈。他们会提起她;她的激情、她的乐观、她的亲切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是他们心目中最亲近的“大姐”。她就是沧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汝珍同志。而提到她的工作状态,她却说,是广大工商界朋友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激励着她,给了她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姑婆     
姑婆的病在春节期间更重了。看到她那孱弱的身体,触及她那散乱的目光,大家都知道,八十四岁的姑婆已经执意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了。姑婆说,我要回家。她的家在那个叫古宾的壮族小村里。 姑婆命苦。当她还是个风姿绰约的小姑娘时,她嫁了一个好门第。然而这个好门第好景不长,她出嫁不久,这个让人眼热的家被称为“地主之家”,姑婆的丈夫成了地主,姑婆也成了地主婆。她丈夫死后,这个家庭的那些“遗产”全部由她继承。目不识丁的姑婆成了专政的对象。姑婆至今还不明白,她大半生的苦,是源于本来离她很遥远的地方,是源于她永远都弄不明白…  相似文献   

3.
红树 《东北之窗》2010,(9):19-20
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在一个乡村小学坚守了11年。如今,她出名了。城里的许多学校都打算要她,但王姣很纠结。她想去城里,但她不能去,她不想让人们说她刚能做一点事就离开农村:但一直在农村。她的未来还能像现在这样风光无限吗?她的能力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吗?她能保证永远做最好的自己吗?她心里没底。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7,(11):40-41
她的优雅与美丽,被认为与肯尼迪夫人和戴安娜王妃齐名,而世界对她更多的兴趣,则是因为她来自阿拉伯世界,可以说,她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穆斯林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就是约旦王后拉尼娅·阿卜杜拉。  相似文献   

5.
浑身上下充满着灵性的徐玲玲。人们都难以置信她已逾“知天命”之年,我想,这不仅由于她的面貌年轻、体态轻盈,更由于她心灵的始终纯真———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这是上天的恩赐,只有拥有真善美,才能表现真善美。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师范院校合唱学会会员徐玲玲,13岁时凭着能歌善舞考上了解放军东海舰队文工团,然而,她的“家庭出身”使她无缘于她朝思暮盼的女兵服,无奈之下,她转而投考上了安徽省艺术学校。她多么热爱艺术尤其是舞蹈呀。但上天不遂人愿。她的个子长到1.58米就再也不上去了,这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是残忍的…  相似文献   

6.
公司文员是杨茜情一个星期前的职业,现在她失业了。失业原因是一个朋友介绍她去当时装模特,她辞了公司的职后,时装模特队却由于投资方撤资的原因不打算再招人。我遇见她时,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应聘结果。现在,她每星期六、日要到天河广场三楼一个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上班,薪水还够她支付租房和简单的三餐。杨茜情来自四川南充地区南充县一个小乡里,父亲是重庆“棒棒军”中的一员,她的哥哥初中毕业后,和人一起做长途贩运生意,被同伙骗了,他欠了银行大笔债,于是,他跑到峨眉山旅游区,买了个特制的萎萎,专门背游客上山,有时一天可遇见…  相似文献   

7.
她凝视着眼前的屏幕,目不转睛,似乎全世界都在屏幕之中。她的表情分外严肃,尽管为这个足以令她开颜的一刻,她已经等了十年。  相似文献   

8.
她凝视着眼前的屏幕,目不转睛,似乎全世界都在屏幕之中。她的表情分外严肃,尽管为这个足以令她开颜的一刻,她已经等了十年。  相似文献   

9.
她有一个洒满阳光的名字,她从事的职业洋溢着阳刚之气。在波谲云诡的特殊战场上,她剑胆琴心、威震四方;然而当我们坐在她的近旁仔细地打量她时,却又感受到她顾盼举止之间,富于现代女性的妩媚婉约。警界红装、传奇人生,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磁场,吸引着我们走进她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她在奉献。她用理想和激情为这块值得奉献的土地奉献着。她奉献了三十多个春秋。她就是永修县卫生局长万淑娟。1957年9月,正是丹桂飘香之时。她毕业于九江医士学校,被分配在九江妇女保健院。但在分配方案公布的第二天,她辞去舒适的城市生活,带着理想的追求,毅然踏上了老区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
柳依 《民营视界》2006,(5):37-38,43
对魏丽的采访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由于她行踪不定,联系了多次只是听到她繁忙急促的声音和不断变换着的方位,时间总是难以确定。而在一些零星的听闻和偶而的逢面中,她的干练和爽朗也为她这样的生活状态做了适时的说明。六年间,四十多岁的她放弃了女人一份安享的生活,在别人的生活和事业大多都已定型的年纪上,她却一次次把自己放逐在事业的起跑线上,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把她女性背后的刚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她仅仅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不暗世事的小女孩;十年后,她却成了400多人的“老师”,荣获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十年前,她仅仅是一名只千过两年缝纫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打工妹;十年后,她却屡次拿到宁波市缝制比赛的冠军,被誉为“市操作能手”,转眼成了外来务工明星。当记者问她,是什么让她在这十年间,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她却谦虚地说:“不是我有多能干,而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机会,造就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安欣 《中国报道》2008,(9):40-41
中山千惠,一个有着可爱笑脸的19岁日本女孩。2008年,是她来到中国的第7个年头,也是她来北京读大学的第1个年头,更是对她意义重大的一个年头,因为2008年,她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接下来,她还将继续为残奥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杂志经历了十年的成长,没有目睹她诞生时的新颜,但有幸细阅了她今天的“花容月貌”,品味了她的内涵与境界。渐渐地她成了我的知己和工作伴侣。  相似文献   

15.
王刚跃 《魅力中国》2013,(34):73-73
河南越调表演大师申凤梅虽然离开了她毕生所钟爱的越调艺术,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越调事业,离开了她摸爬滚打的戏曲舞台,离开了喜欢她的一代又一代的戏迷观众,然而她却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越调艺术的经典剧目,留下了她所精心塑造出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留下了她用心血所创造出来的独树一帜的申派声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可以是,这一切都是河南越调艺术的宝贵财富,是从事河南越调艺术的后来者所研究与学习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闫晗 《中国报道》2011,(8):93-93
阿蒙是我在一家杂志社实习时认识的姑娘,有着婴儿肥的娃娃脸,明黄色长卷发。刚去时,她对我不理不睬,一直围着美编老师发自内心地拍马屁,因为她崇拜一切有才华的人。虽然她是自考生,但她男朋友就读于重点大学,这才体现了她的品位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她没有双臂,但她却一心想飞。她从穷山沟“飞”进了北京,又从四川“飞”进了青岛的一所大学校园;她本是一名学生,可她却常常坐上令人崇敬的大学讲台,成为中国第一个既是学生又是“讲师”的特殊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沪港经济》2007,(11):40-41
她的优雅与美丽,被认为与肯尼迪夫人和戴安娜王妃齐名,而世界对她更多的兴趣,则是因为她来自阿拉伯世界,可以说,她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穆斯林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就是约旦王后拉尼娅·阿卜杜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普高的大门对她紧紧地关闭了,9月,她带着旅游的梦想走进了职业中学的大门,开始她的旅游管理专业求学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位来自乡下的川妹子,当她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接受了黄埔军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教育,接受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锤炼.她就注定会成为非同寻常的人物。不过,她留给后世最难忘的印象则是她被捕后面对日寇的酷刑坚贞不屈,慷慨赴死的壮烈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