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分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有负债是财政风险的核心内容之一,正确认识或有负债是有效控制财政风险的关键.本文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来看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地方或有负债的内涵、演化机理及其负面效用,进而阐述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风险是指由于财政运行环境发生变动,而导致政府无力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发生法律支付违约的可能性。本文借助风险矩阵将地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或有债务的内涵及其形成财政风险的机理,并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吕明 《消费导刊》2012,(10):54-55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大幅增加,引起各方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属于政府或有负债,是地方政府负债的一种形式,而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然而许多研究在责备融资平台的不规范操作的同时,并没有探索政府过度负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对融资的过度需求及银行的过度供给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结果,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本质上是一个制度选择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从制度的改进和优化入手,降低制度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
政府担保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内容,而或有负债是政府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借鉴国际通用的风险计量方法VaR模型,对政府担保或有负债的计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府担保的计量方法,为政府担保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党欣  李冬冬 《现代商业》2008,(18):180-181
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预算编制中的收付实现制为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大开制度之门,使得政府能够以政府担保为主要载体来进行间接融资,导致政府或有负债的过度积累.本文以黑龙江发改委欠债数千万被判偿还为例,分析了政府或有负债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范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政府负债问题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负债能够缓解财政危机,保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负债又是引发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威胁到国家的财政安全。根据哈娜.波拉克科娃(HanaPolackovaBrixi)的财政风险矩阵将政府负债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政府负债可能会面临负债总额偏大,隐性负债沉重,经营性负债效率低下,企业的负债由政府负担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防范政府负债风险,应建立统一的制度规范体系,逐步实现以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政府负债,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和有效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制度,超前控制风险预期,防范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政府或有负债的大量形成,会加大各级财政的负担,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借鉴会计核算,尽可能的量化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和转化的政府直接支出责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评价和及时地防范或有负债可能引致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负债是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而近年地方政务债务的发行量屡创新高,这虽然与政府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量举债刺激经济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财税、行政及管理体制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当前政府负债情况的简要分析,简单归纳了地方政府负债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渐进式改革顺利向深层次推进,同时维持财政预算平衡,我国政府以隐性担保这样的准财政补偿活动替代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补偿活动,从而使我国财政表.现出了较低的显性负债水平.但这种补偿替代策略的实施使政府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同时由于隐性担保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道德风险的蔓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财政风险.为有效控制财政风险,政府必须进行财政创新并对传统的隐性担保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9)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债务风险,这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审计署对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审计报告的分析,得出了未来几年中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比例将不断上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